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2)
2023(11969)
2022(9825)
2021(9052)
2020(7309)
2019(16674)
2018(15787)
2017(29634)
2016(15851)
2015(17394)
2014(16707)
2013(16945)
2012(15927)
2011(14642)
2010(14648)
2009(13679)
2008(13379)
2007(11927)
2006(10624)
2005(9092)
作者
(48591)
(40832)
(40645)
(38685)
(25365)
(19623)
(18164)
(15985)
(15535)
(14119)
(14067)
(13356)
(12937)
(12761)
(12680)
(12434)
(11904)
(11765)
(11610)
(11463)
(10144)
(9926)
(9845)
(9259)
(9146)
(9017)
(8774)
(8600)
(8192)
(8171)
学科
(74931)
经济(74864)
(43796)
管理(39403)
方法(32236)
(30992)
数学(29682)
数学方法(29542)
(29360)
企业(29360)
中国(22166)
农业(20938)
(17804)
业经(17209)
(16781)
贸易(16772)
(16445)
(14096)
(13776)
地方(13457)
(11670)
(11652)
金融(11652)
银行(11615)
(11205)
(11182)
环境(10633)
(10015)
财务(10009)
财务管理(9995)
机构
大学(236342)
学院(234775)
(109556)
经济(107925)
研究(90300)
管理(86071)
理学(75170)
理学院(74270)
管理学(73191)
管理学院(72774)
中国(69043)
科学(53898)
(51726)
(49578)
(46644)
(46479)
研究所(42919)
农业(40120)
中心(39632)
业大(39195)
财经(37864)
经济学(35574)
(34865)
经济学院(32381)
(32185)
(31723)
北京(31348)
(28950)
科学院(28711)
师范(28563)
基金
项目(162277)
科学(128453)
基金(122808)
研究(111934)
(110960)
国家(110072)
科学基金(92318)
社会(76884)
社会科(72936)
社会科学(72919)
基金项目(64723)
自然(59383)
(59298)
自然科(58086)
自然科学(58067)
自然科学基金(57117)
(51715)
资助(49405)
教育(49291)
编号(41141)
重点(37367)
(37261)
(35614)
国家社会(34198)
(33458)
成果(32414)
中国(31869)
创新(31515)
教育部(31482)
科研(31399)
期刊
(118207)
经济(118207)
研究(69890)
(51840)
学报(44835)
中国(44686)
科学(40525)
农业(34939)
(33731)
大学(33715)
学学(32429)
管理(29586)
(23673)
金融(23673)
经济研究(20769)
业经(19848)
财经(19354)
(17069)
(16838)
问题(16314)
(15613)
教育(15599)
技术(15100)
国际(14722)
世界(14542)
(13178)
业大(12334)
技术经济(11698)
资源(11422)
农业大学(10716)
共检索到347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转林  王金霞  陈煌  关宝珠  邓洪波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北方地区的灌溉投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根据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的村级跟踪调查,描述了"八五"时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灌溉投资的变化趋势,并解析其背后的政策因素,进一步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已有灌溉条件、当地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村庄是否获得新增灌溉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八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重视,北方地区新增灌溉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但新增灌溉投资的村级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等政策动因使得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承担起新增灌溉投资的主导角色;随着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支持力度的加大,节水灌溉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计量回归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越严重的村庄不一定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新增灌溉投资具有"马太效应",即已有灌溉条件越好的地区越有可能获得新增灌溉投资;当地经济条件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耕地资源禀赋越好的村庄越有可能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村庄从政府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与从社区获得新增灌溉投资之间存在"挤入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户对其所在村灌溉设施投资状况满意度,以及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他们的这种评价。描述统计和OrderedLogit模型回归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教育程度、项目实施前是否公开预算、征求意见以及农户家庭是否参加了项目维护等因素都对满意情况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今后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外,还要增加项目投资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对保证投资的持续性和效果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规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华  陶椰  康静宁  
农村灌溉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物,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乡村公共治理危机和农田灌溉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亟需对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从效率、公平、参与3个维度对当前农村灌溉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并在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下,运用21个省区的大样本数据探索灌溉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效率水平与公平水平较好,而参与水平欠佳;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家庭条件、村民自治、社会资本、灌溉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用水户协会没有显著改善灌溉治理水平;相比政府主导的情形,以民主选举实现村民委员会换届的村庄往往具有更高的灌溉治理效率和参与水平。本文从农民参与、用水户协会、村民自治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村庄灌溉治理走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瑞峰  梁飞  马恒运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灌溉井供水可靠性的影响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科学、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华北5省100个村庄实地调查数据,以作物灌溉面积未受影响比例作为衡量供水可靠性指标,构建村级供水可靠性理论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灌溉井供水可靠性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结果](1)长期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灌溉井供水可靠性,气候变化因素对灌溉井无水和缺水供水可靠性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同;(2)村级灌溉井状况、村级组织灌溉管理状况与极端气候等变量显著影响灌溉井供水可靠性;(3)年份和地区虚拟变量对灌溉井供水可靠性影响存在差异。[结论]提出构建和培育更加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及维护,推进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组织,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逸竹  李晴  吴文斌  
[目的]区域尺度的灌溉耕地空间分布信息是相关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中国的灌溉农业面积居全球第二位,但目前灌溉空间分布制图相对缺乏,且多依赖人工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灌溉耕地制图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对我国灌溉耕地特征参量研究不足、难以描述灌溉耕地优势特征的空间差异性的缺陷,更好指导未来灌溉耕地制图。[方法]文章以高精度遥感产品作为真值,在对已有研究选用的分类参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年降水、高程、坡度、地表水分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不同类型特征参量的代表,通过单变量特征选择算法Select K Best,对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的灌溉/雨养耕地的优势参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优势特征类别呈现较大的地域差异,一些新特征被发现较常用的参量更有效;不同地区所呈现的特征优势原因各异。耕地基础禀赋、地理条件和灌溉结果三者互相关联,共同影响灌溉耕地空间信息提取的精度。[结论]耕地基础禀赋和灌溉结果最终归因于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未来灌溉耕地制图中需要优先重点考虑的特征参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娟  李周  
本文阐述了生产技术效率测定的理论,并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例,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户调查资料,对该灌区的生产技术效率、灌溉用水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津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为75.43%,说明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24.57%的灌溉用水;而且灌溉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可变性。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提高渠水使用的比例、提高水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用水者协会,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实行定额用水并给予农户剩余水权的处分权、提高节水灌溉财政投入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加大财政扶持,都能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灌溉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既呈现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在不同区域农村的不同表现,也反映了不同区域农村的传统、地方性规范、农民之间关系的差异。农田水利政策的制定与改正,需要关注这些差异,以使政策实施有相应的社会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景社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目前,全世界占耕地面积1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总产量40%的粮食。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的灌溉耕地上生产了分别占其各自总产量80%、70%和55%的粮食;美国占耕地面积12%的灌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景社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四)加强灌溉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据ICID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渠系的输水效率在30—90%之间,田间供水效率在35%—75%之间,整个渠系的用水效率大致为10%—50%。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林靖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政府的关注点也不仅仅限于灌溉设施投资的数量,还包括投资的质量。本文使用2003年大样本调查获得的2459个村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灌溉设施投资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评估结果表明,灌溉项目投资对项目村的亩均农业收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结合模型检验,证明该结果是显著的。但是,有灌溉项目的村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有关部门仍然需要大力关注农村基层的水利投资,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安徽省稻谷主产区村级调查数据分析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户均耕地规模以及外出打工户数比例等因素对村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之集体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方向都是先正后负,呈"倒U型"特征,即只有在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村庄集体行动才容易形成;户均耕地规模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出打工户比例对村庄集体行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一是应合理设置村庄规模,不宜过小或过大;二是应认同适度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户均耕地规模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雄化  钟若愚  
选取2004—2013年全国和31个省市区的劳动力、资本、农用物质、灌溉水吸收量、生态包袱、污染排放量和粮食产量,分别运用MFA、SFA和DEA方法测量粮食生产灌溉水资源的资源生产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资源效率,运用Moran’s I指数检验3种水资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影响3种水资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生产率稳步提高,灌溉条件改善中技术效率提高缓慢,全要素水资源效率中经济效率明显高于生态效率和环境效率;区域粮食生产的灌溉水资源效率分化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波  张新焕  杨德刚  肖艳秋  杨帆  夏文进  
通过三工河流域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DEA方法,从作物类型和地域空间两方面评价了农户灌溉效率,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灌溉效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对灌溉效率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效率不同,平均灌溉效率的大小依次为棉花(0.95)>葡萄(0.89)>葵花(0.88)>打瓜葫芦(0.80)>玉米(0.78)>小麦(0.72)。②不同地域空间的灌溉效率具有差异,同种作物的平均灌溉效率在兵团与地方间差异显著,兵团略大于地方;上、中、下游进行比较,上游与中下游作物平均灌溉效率差异显著,下游>中游>上游。③灌溉方式、作物类型、收入、灌水量、水价、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对灌溉效率影响显著。其中灌溉量与灌溉效率呈负相关;灌溉方式、灌溉管理规范程度、水价、技术培训、收入与灌溉效率呈正相关;灌溉效率随种植作物类型和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变化。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