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0)
- 2023(11606)
- 2022(10088)
- 2021(9224)
- 2020(7882)
- 2019(18405)
- 2018(18283)
- 2017(36433)
- 2016(19712)
- 2015(22667)
- 2014(22950)
- 2013(23124)
- 2012(22552)
- 2011(20772)
- 2010(21196)
- 2009(19972)
- 2008(20000)
- 2007(18206)
- 2006(16282)
- 2005(15108)
- 学科
- 济(97551)
- 经济(97458)
- 业(53503)
- 管理(53248)
- 方法(41364)
- 企(39762)
- 企业(39762)
- 数学(37208)
- 数学方法(36970)
- 中国(29209)
- 农(27428)
- 地方(25600)
- 财(22324)
- 业经(19635)
- 贸(18823)
- 贸易(18808)
- 农业(18474)
- 制(18318)
- 易(18166)
- 学(16863)
- 银(16707)
- 银行(16677)
- 融(16214)
- 金融(16211)
- 行(16081)
- 地方经济(14319)
- 环境(14158)
- 发(13598)
- 和(13259)
- 技术(12729)
- 机构
- 大学(298690)
- 学院(298143)
- 济(130634)
- 经济(127958)
- 管理(110832)
- 研究(106169)
- 理学(93854)
- 理学院(92706)
- 管理学(91417)
- 管理学院(90835)
- 中国(81938)
- 京(64278)
- 科学(62523)
- 财(61855)
- 所(55100)
- 农(50955)
- 研究所(49266)
- 财经(48414)
- 中心(48302)
- 江(46342)
- 经(43734)
- 业大(41953)
- 北京(41583)
- 经济学(41071)
- 范(40532)
- 师范(40161)
- 农业(39916)
- 院(37515)
- 州(37444)
- 经济学院(37300)
- 基金
- 项目(185406)
- 科学(144945)
- 研究(137908)
- 基金(132879)
- 家(114730)
- 国家(113733)
- 科学基金(95924)
- 社会(87707)
- 社会科(83192)
- 社会科学(83171)
- 省(72376)
- 基金项目(70017)
- 教育(63371)
- 划(61195)
- 自然(59292)
- 自然科(57837)
- 自然科学(57819)
- 编号(56872)
- 自然科学基金(56783)
- 资助(55453)
- 成果(47575)
- 发(45445)
- 部(42329)
- 重点(42150)
- 课题(39847)
- 创(37838)
- 发展(36992)
- 展(36406)
- 教育部(36244)
- 国家社会(35998)
- 期刊
- 济(151417)
- 经济(151417)
- 研究(94742)
- 中国(61028)
- 农(47339)
- 财(46320)
- 学报(44214)
- 科学(40825)
- 管理(40365)
- 融(33339)
- 金融(33339)
- 大学(33238)
- 教育(32079)
- 农业(31869)
- 学学(31084)
- 技术(25640)
- 业经(25493)
- 财经(24719)
- 经济研究(24569)
- 经(21252)
- 问题(21092)
- 贸(17760)
- 业(16925)
- 技术经济(15983)
- 商业(15223)
- 理论(15068)
- 统计(14981)
- 国际(14826)
- 图书(14138)
- 世界(13755)
共检索到464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楷
“八·五”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实证分析刘楷"八·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89-91年治理整顿后期的经济复苏阶段、92-93年邓小平南巡以后的高速增长时期以及94-95年的宏观经济软着陆时期。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受上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昊 胥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互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文章通过构建GVAR模型,利用我国东部沿海5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了制度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效应,包括正溢出效应、负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紧密的正相关联动关系,其中,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双方或多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评估制度适应效率,有助于规划各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界定相互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制度变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许颖悟 马军海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梯度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由南向北梯度推移发展的趋势明显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速度差别,形成由南向北从南到低的梯度经济布局,并伴随经济发展势头从南向北的推移。分析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脉络,制定恰当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仁祥
对中国沿海地区2009—2016年海洋经济产出数据的LMDI全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规模、陆海统筹发展、海洋资本价值构成、海洋科技创新四个指标表现为增量效应,而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产出表现为减量效应,两类效应共同对全国海洋经济增长起到增量效果;六种效应的变异系数绝对值揭示出陆海统筹发展效应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贡献;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价值构成两种效应,显示沿海地区的海洋劳动和海洋资本的空间效应有助于海洋三次就业结构和海洋经济结构升级。从加快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加大陆海统筹发展力度,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加快海洋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质量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东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使读者对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以出口导向理论、集聚-扩散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港口生长点效应,阐明了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紧密结合。从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始终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通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开放系统等多个...
关键词:
港口经济 集聚-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谢阳群
沿海地区是我国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信息产业规模超过全行业的90%。其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因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但是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在资金支持、人才配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发展现状/沿海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农村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震 孙嘉泽 杨霞 刘树鑫 胡渊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处于中、高响应水平,响应强度高值地区提升减缓,低值地区提升较快,差距逐渐减小,表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发展关系日趋紧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2001—2007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50%的地区属于低响应状态,2008年以来仅海南处于低响应状态,研究期内天津、广东的综合响应水平位次无明显变化,山东、江苏、河北、广西、海南位次均有所提升,而上海、浙江、辽宁、福建位次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位次提升地区更加注重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提升迅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发华
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地区工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利用对外开放的优惠地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发挥临海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的工业发展方向。最后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工业布局 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忠洲
本文研究的是1994-2005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环渤海地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低,而环渤海地区最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重点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以调整吸收外资的结构为主要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杜丽虹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区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突出表现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心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转移。本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差异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寻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力素质、市场潜力等因素在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劳动力成本、当地的经济规模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则明显减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茉莉
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研究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GDP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认为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的区位提升能力弱、发展性资源相对匮乏;投资力度不强,资金使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企业集群的规模偏小等。沿海应发展欠发展地区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还要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大力吸引国外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应发展欠发展 原因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华 姚星垣
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因素的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是当前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弱,两者的协同作用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对环渤海、东海和南海区域的研究表明,各区域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所区别。因此,海洋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各要素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其次要以金融创新为抓手,让金融与科技在海洋经济领域充分融合,发挥更大的内在协调作用。此外还需因地制宜,依据禀赋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金融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