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
2023(376)
2022(302)
2021(279)
2020(251)
2019(544)
2018(537)
2017(894)
2016(455)
2015(474)
2014(351)
2013(356)
2012(311)
2011(309)
2010(320)
2009(272)
2008(274)
2007(265)
2006(270)
2005(224)
作者
(884)
(755)
(753)
(738)
(468)
(359)
(353)
(333)
(271)
(268)
(265)
(264)
(262)
(259)
(253)
(235)
(217)
(207)
(202)
(201)
(201)
(194)
(192)
(189)
(186)
(166)
(164)
(154)
(151)
(144)
学科
(1542)
经济(1537)
管理(896)
中国(867)
地方(623)
(543)
(489)
业经(448)
(416)
关系(399)
教育(399)
(355)
企业(355)
对外(340)
理论(339)
(337)
外经(330)
经济关系(326)
财政(322)
对外经济(321)
农业(320)
工作(314)
(297)
方法(287)
社会(285)
(278)
学校(265)
(258)
(248)
(248)
机构
大学(4521)
学院(4123)
研究(1827)
(1521)
中国(1495)
经济(1470)
管理(1238)
(1084)
(1070)
科学(943)
理学(940)
理学院(928)
管理学(912)
管理学院(903)
中心(862)
(861)
教育(811)
(804)
(780)
(749)
北京(747)
(732)
师范(728)
社会(693)
(675)
研究所(674)
(649)
(627)
财经(606)
师范大学(594)
基金
项目(2501)
研究(2361)
科学(1943)
基金(1677)
社会(1534)
社会科(1373)
社会科学(1372)
(1359)
国家(1334)
教育(1120)
成果(1098)
科学基金(1084)
编号(1041)
(988)
课题(820)
(803)
基金项目(792)
(737)
(736)
项目编号(660)
(618)
重点(607)
(596)
国家社会(585)
(581)
(572)
(571)
研究成果(571)
(570)
(568)
期刊
(2596)
经济(2596)
中国(2245)
研究(2041)
教育(1614)
(931)
管理(699)
(672)
学报(622)
大学(607)
高等(525)
科学(524)
高等教育(488)
学学(460)
图书(457)
技术(457)
农业(456)
业经(425)
经济研究(423)
(406)
金融(406)
(387)
财政(387)
书馆(379)
图书馆(379)
职业(360)
财经(347)
社会(305)
(304)
经济管理(285)
共检索到9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莫纪宏  
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报告中均有关于守法的相关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守法"问题是与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民守法"的概念,并将"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相并列,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最重要的四项保障措施之一。"全民守法"将守法主体扩展到"全民"意义上,"守法"的前提不再只是与普法工作联系在一起,而且包含了法治文化的培养等内容。因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有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莫于川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成因,现行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尚不能适应法制建设进入精细化、规范化、民主化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助于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是转型期的重大现实课题。一、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内涵:全面推进、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法治中国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战略。这个以系统化、统一性为特征的法治发展新战略,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在法治建设方针上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新路径。一、法治政府建设的本土依据2004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时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十年目标,但是在目标期到来的2014年尚未见到对这一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福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构思,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依法治国是深化改革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虽然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的执政方略,但是将依法治国作为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定,主要是指政治体制和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因此,只有深刻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茂林  
1999年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在宪法中确立,标志着我国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自此,依法治国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在国家治理中无疑占据重要地位。从依宪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来看,无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提出,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手段,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都与依宪治国密切相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本身就是依宪治国的产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宪法的规范和保障,依宪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准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敬波  
法治是世界上普遍认同的理念和价值,法治政府也是我国已经明确的建设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将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作为与小康社会共同实现的目标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法治研究的发展历程看,传统的法治研究以描述和定性研究为主,偏重于法治内涵的理论阐释与建构。马克斯·韦伯、富勒等关于法治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文钊  
地方保护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政治、军阀割据存在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壁垒,地方政府以提升本地的GDP指标,为本地区生产者提供各种政策保护和行政保护。现实中的地方保护,危害也不小,会形成地方利益集团消解中央权威,破坏全国市场统一和法制统一,损害企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从而对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完善形成强有力的负面制约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  
在经济领域,具有"经济宪法"地位的《反垄断法》,是依法治国的主要法律。但由于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较晚,社会各界至今对《反垄断法》的认识程度差异较大。近期反垄断机构不断掀起执法风暴,涉案领域日益广泛,处罚数额屡创新高。这些案件的执法不仅对市场竞争秩序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极好的反垄断"普法",有时甚至是"扫盲"教育。正确认识《反垄断法》的法律地位、核心、实质、巨大作用、变化规律以及难点热点问题是在经济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五大核心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第一,增速年均13%,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刺激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致使中国反倾销涉案金额高达千亿,被调查和起诉已逾千件。借鉴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中国应一手抓贸易出口递增,一手抓反倾销法制建设。一、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反倾销法制建设,积累了如下基本经验:一是建立完备的反倾销法律体系。反倾销法最早出现于1791年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习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的到来。"治理"意为"决策的过程和执行决定(或不执行决定)的过程"。良法善治是治理的必由之路。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国家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俞可平,2000)。然而,善治在我国正面临着本土化和实在化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财政法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一方面,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13部财政法律、7部行政法规、28部财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全面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另一方面,财政"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精简了80%的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财政检查事项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减税降费、服务便民取得实效。总的来看,财政部的各单位齐心协力在立法、执法、普法、守法等方面做了大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财税法治建设。现阶段要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加快财税法治建设步伐。重点包括加快现代预算法制建设,强化预算法定约束;加快现代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税收法制建设,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傅光明  
税收法定原则,称为税收法律主义,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税收法定原则产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目前来看,完备的税收法定体系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重要宪法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