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8)
2023(13158)
2022(11136)
2021(10468)
2020(8476)
2019(18889)
2018(18749)
2017(34821)
2016(19618)
2015(21718)
2014(21383)
2013(19954)
2012(18223)
2011(16552)
2010(16880)
2009(15666)
2008(15387)
2007(13874)
2006(12463)
2005(11531)
作者
(50500)
(42060)
(42012)
(40281)
(26907)
(20105)
(19124)
(16142)
(15874)
(15306)
(14214)
(14033)
(13485)
(13361)
(13355)
(13084)
(12597)
(12503)
(12354)
(12114)
(10669)
(10361)
(9936)
(9707)
(9448)
(9445)
(9443)
(9397)
(8336)
(8274)
学科
(64346)
经济(64252)
管理(58827)
(51844)
(43224)
企业(43224)
中国(24677)
(23937)
方法(23880)
教育(21123)
数学(20513)
(20502)
数学方法(20168)
(19346)
业经(16207)
(13948)
(13937)
财务(13905)
(13900)
贸易(13891)
财务管理(13868)
理论(13789)
(13544)
地方(13244)
(12962)
农业(12890)
企业财务(12885)
(12778)
银行(12764)
(12669)
机构
大学(260800)
学院(259972)
(103648)
经济(101220)
管理(93742)
研究(90411)
理学(79716)
理学院(78793)
管理学(77416)
管理学院(76875)
中国(64813)
(55160)
(54433)
科学(50290)
(43751)
(42408)
(42092)
师范(41824)
财经(41146)
中心(40641)
研究所(38981)
(37263)
教育(35457)
(35371)
北京(35097)
师范大学(33837)
(33099)
(32667)
经济学(32298)
业大(32238)
基金
项目(166339)
科学(133785)
研究(132412)
基金(118599)
(100884)
国家(99921)
科学基金(86489)
社会(83744)
社会科(79282)
社会科学(79271)
教育(67771)
(65914)
基金项目(60864)
编号(56581)
(56500)
自然(52335)
自然科(51150)
自然科学(51138)
自然科学基金(50208)
成果(48964)
资助(47617)
课题(42095)
(38912)
重点(38788)
(37357)
(36965)
(35547)
(35333)
(35152)
教育部(34796)
期刊
(120696)
经济(120696)
研究(91618)
中国(62601)
教育(59172)
(44204)
管理(36508)
(33463)
学报(33460)
科学(31982)
大学(27766)
(26677)
金融(26677)
技术(25040)
学学(24637)
农业(22407)
财经(20862)
业经(20455)
经济研究(19903)
(18095)
职业(16070)
问题(14962)
(13597)
(12620)
论坛(12620)
国际(11625)
现代(11312)
(11177)
(11153)
(11113)
共检索到41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婵  张瑞利  
“全面三孩”时代已经到来,促使育龄人群释放生育潜能成为重要的政策议题。文章利用2017年的CHFS和CIEFR-HS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索了育龄有孩家庭教育成本和生育行为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生育憧憬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教育成本对生育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农村、低收入、东部地区家庭的生育行为对教育成本更为敏感,高昂的教育开支因令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击碎育龄家庭的多子女生活梦想,有限的教育资源会在降低父母对子女数量预期的同时增强其对少子生活方式的认同感,故教育经济负担对多子女生活憧憬的重塑力度越大,越容易出现自主选择或被动调整的消极生育行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永爱  宋健  陈卫  
文章利用2016年全国6省12市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已婚已育一孩妇女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24.4%的人计划生育二孩并且有明确的时间安排,有5.1%的人计划生育二孩但没有时间安排。生育偏好受个体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跟公婆居住、有兄弟姐妹的女性更可能有二孩偏好,但这些因素并不对生育计划产生影响;现实两大限制因素——经济成本和照料压力影响生育二孩的计划,但并不对生育偏好产生影响;男孩偏好是一种现实促进因素,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更可能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计划;生育计划和生育偏好之间的偏离也主要受到现实因素(年龄、家庭收入、照料可获得性、性别偏好)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洁  曾益  吴万宗  
面对不断加深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本文基于“全面二孩”走向“全面三孩”政策背景,设定了“全面三孩”政策影响小、中、大三种生育率情景,通过横向方案和纵向时间对比,探索生育政策调整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盈余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面三孩”政策对城镇人口数量有显著影响,影响幅度与生育率水平相关;(2)新增人口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改变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2038年后效果得以逐步显现;(3)提高生育率能够改善养老金赤字问题,生育率越高效果越好。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三孩”政策实施有助于提升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且需强化生育激励和完善保障措施,可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等增强基金可持续运行能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冬梅  
为适应新的人口形势,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逐步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但数据显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调查显示,教育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二孩家庭对教育数量、质量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凌   陈昊  
【目的/意义】实施符合国情的生育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生育政策体系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有研究集中在生育政策的变革成因、实践困境和制度构建。【设计/方法】文章收集31个省级政府的三孩政策期间生育配套政策,运用主题模型LDA算法处理102万余字政策文本,实证分析总体与区域政策文本的高频词和主题强度,通过政策文本聚类分析探究三孩政策背景下省级生育配套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结论/发现】省级生育配套政策总体上主题结构不均衡和发文主体单一,整体侧重于保护型政策,鼓励型政策和服务型政策较为匮乏。受地区特殊性影响,不同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在生育配套政策上存在分布差异。基于此,从政策结构、政策主体、政策创新三个角度提出政策改进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凤勤  汤慧质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考虑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协调配合,减轻育儿成本,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裘指挥  王攀  张丽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园幼儿数增长较快,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减少;幼儿园园舍数量、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需求变化趋势与在园幼儿数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幼儿园园舍建设需求存在差别。从地域上看,东部地区园舍建设需求变化幅度较大,即需求增长快回落也快;中西部地区园舍建设需求较为稳定,一直表现出较强的需求态势。为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建议:科学监测在园幼儿数,准确把握园舍建设需求;全面保障园舍资源供给,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坚持扩总量与优结构相结合,实行多元化供给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争呈  邹红  宋泽  
生育政策调整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单独二孩政策的外生冲击,评估单独二孩政策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检验生育多孩与女性就业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单独二孩政策使单独夫妇生育二孩的概率显著增加2.3%,但政策效应主要集中于34~39岁和高学历女性群体。(2)单独二孩政策并未显著降低政策目标女性的劳动参与,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也不存在年龄和学历上的异质性。(3)相比于非独生子女夫妇,单独夫妇与父母公婆同住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是政策未显著降低单独女性劳动参与的原因。此外,幼儿园等公共照护资源供给与祖辈同住存在互补效应,因而也能抵消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向冲击。本文的研究表明,生育二孩并不必然抑制女性劳动参与。但要实现女性生育与就业的协调,需要有可替代的家庭和公共儿童照护资源做支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文秀  
本研究运用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对"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20172026年的出生人口、适龄学前儿童以及在园学前儿童数量进行预测,分析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状况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将从2019年开始对我国学前教育阶段产生影响,到2022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缓慢回落。受此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将日益凸显,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仍将是"扩资源"。为此,在"全面二孩"背景之下,我国应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园,努力增加幼儿园学位供给;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忠敏  李青  张欣  杨青建  田建丽  
为了解承德市已育妇女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抽取承德市不同职业人群已婚且育有一个孩子的妇女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选择生育的人群为47.7%,比选择不生的人群52.3%略低;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全面二孩政策对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二孩意愿受多因素影响,除生育政策外,年龄、职业、一孩分娩方式等都制约着二孩意愿的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运用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算法,对人口参数尤其是总和生产率和生育模式进行假设,通过PADIS-INT系统实现人口预测,而后结合预测的劳动参与率,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现劳动力规模在2015年左右开始缩减,尤其在2025年以后快速下降。预计在2030—2035年间45~64岁中老年劳动力比重超过25~44岁中壮年劳动力比重,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全面二孩"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缩减的趋势,放缓劳动力结构老年化速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运用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算法,对人口参数尤其是总和生产率和生育模式进行假设,通过PADIS-INT系统实现人口预测,而后结合预测的劳动参与率,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现劳动力规模在2015年左右开始缩减,尤其在2025年以后快速下降。预计在2030—2035年间4564岁中老年劳动力比重超过2544岁中壮年劳动力比重,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全面二孩"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缩减的趋势,放缓劳动力结构老年化速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朱纪广  刘严松  陈慕华  
全面二孩的实施,不但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并且将对我国未来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产生深刻影响。文章运用队列要素算法对全面二孩放开后我国总人口及省际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基于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的角度研究了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结果表明:全面二孩的放开能够有效延缓我国总人口的缩减趋势,全面二孩实施前后我国区域人口空间密度都保持了东部最高、中部次、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特征;全面二孩的放开将提高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人口密度,深化我国人口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根据省际人口变化强度,将我国划分为人口高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婧  徐爱军  陈安琪  
目的:研究"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江苏省儿科医生实际缺乏数量和预测未来儿科医生缺口数量。方法:本研究基于需求供给维度角度,对江苏省2010—2015年各地区儿科医生需求数和缺口数进行测算,并利用GM(1,1)模型预测江苏省2016—2025年江苏省儿科医生需求数和缺口数。结果: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以后江苏省儿科医生缺口数快速增加,年平均增速达57.34%;江苏省各地区儿科医生资源配备不均衡,苏南地区医院儿科医生数匮乏,苏北地区基层儿科医生数匮乏。结论:本研究运用需求供给维度的方法将2011—2015年江苏省整体和13个地级市的儿科医生需求数和缺口数定量化,并且利用灰色模型预测2016—2025儿科医生缺口数。建议通过增加儿科医生薪酬待遇、扩大儿科专业招生规模和增加转岗人员执业能力等措施,增加儿科医生数量;并鼓励医学生走入苏北和基层,平衡全省儿科医生资源配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佳音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各阶段教育规划与资源配置有直接影响。笔者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分年龄数据,结合"全面二孩政策",对2016-2025年各省学前至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进行了预测,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会有较大影响,但并不可持续;各省份的学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波动幅度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高中阶段,在教育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