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7)
- 2023(15764)
- 2022(13642)
- 2021(12729)
- 2020(10535)
- 2019(23940)
- 2018(23881)
- 2017(45496)
- 2016(24729)
- 2015(27733)
- 2014(27479)
- 2013(27243)
- 2012(25074)
- 2011(22714)
- 2010(23000)
- 2009(21100)
- 2008(20237)
- 2007(17581)
- 2006(15688)
- 2005(13915)
- 学科
- 济(101591)
- 经济(101492)
- 管理(66848)
- 业(63636)
- 企(49527)
- 企业(49527)
- 方法(40125)
- 数学(33646)
- 数学方法(33270)
- 中国(30449)
- 地方(28554)
- 农(28184)
- 业经(23636)
- 财(21971)
- 学(21868)
- 农业(19222)
- 贸(18311)
- 贸易(18296)
- 制(17765)
- 易(17618)
- 环境(16830)
- 理论(16804)
- 和(16286)
- 银(16033)
- 银行(15992)
- 融(15473)
- 金融(15471)
- 行(15441)
- 技术(15440)
- 地方经济(15374)
- 机构
- 学院(343059)
- 大学(342234)
- 管理(134580)
- 济(132509)
- 经济(129299)
- 研究(118973)
- 理学(115281)
- 理学院(113867)
- 管理学(111899)
- 管理学院(111262)
- 中国(88768)
- 京(76593)
- 科学(75428)
- 所(60115)
- 财(60077)
- 农(55030)
- 研究所(54640)
- 中心(53671)
- 江(51518)
- 业大(50493)
- 范(49680)
- 北京(49369)
- 师范(49219)
- 财经(47148)
- 院(43727)
- 农业(42754)
- 经(42696)
- 州(42588)
- 师范大学(39761)
- 经济学(38292)
- 基金
- 项目(234038)
- 科学(183394)
- 研究(173796)
- 基金(166688)
- 家(144921)
- 国家(143651)
- 科学基金(122968)
- 社会(107928)
- 社会科(102119)
- 社会科学(102093)
- 省(92450)
- 基金项目(89053)
- 自然(78889)
- 教育(78692)
- 划(77962)
- 自然科(76989)
- 自然科学(76973)
- 自然科学基金(75538)
- 编号(72841)
- 资助(68124)
- 成果(59170)
- 发(54207)
- 重点(52488)
- 课题(50195)
- 部(49989)
- 创(48397)
- 创新(45061)
- 项目编号(44436)
- 科研(44157)
- 国家社会(43505)
- 期刊
- 济(153319)
- 经济(153319)
- 研究(102079)
- 中国(70431)
- 学报(52830)
- 农(50417)
- 科学(49634)
- 管理(48868)
- 教育(43364)
- 财(43078)
- 大学(39429)
- 学学(36422)
- 农业(35381)
- 融(30066)
- 金融(30066)
- 技术(29932)
- 业经(27239)
- 图书(24786)
- 经济研究(23890)
- 财经(21517)
- 问题(19740)
- 经(18391)
- 业(17927)
- 书馆(17316)
- 图书馆(17316)
- 科技(16917)
- 理论(16589)
- 资源(16545)
- 商业(16245)
- 技术经济(15719)
共检索到51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静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党春梅 唐朝生 刘邦凡
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涵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等维度的区域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分别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两维度和三维度综合协调指数,进而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旅游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统筹、旅游品牌建设、资源错位开发以及生态与经济耦合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测评 协调度 京津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耦合发展对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旅游耦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选取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者数量、国内旅游者数量四个旅游经济发展指标,依据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逻辑斯缔预测曲线与统计曲线的拟合状态为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斯缔模型预测京津冀区域旅游耦合发展趋势,构建耦合发展新格局。此研究结果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逻辑斯缔曲线 旅游耦合发展 京津冀区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旅游 合作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据笔者此前参会的印象,不仅与会各省市学会全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讨论既认真又直率;遗憾的是,基于各学会的正副会长和中坚力量多是学者和旅游局退下来的局长、处长,现职负责人不多,因而会中的思路及不少有益建议大多不能变为现实;为了使这个意在推动"京津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旅游业较低的资源消耗、高度的产业关联、紧密的地域联系、显著的富民效应以及突出的可持续特色,使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旅游业的先行破局,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坚持观念创新,转变思维定式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为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登科
京津冀地区古称燕赵之地。这里有着相同的历史沿革和不可分割的地形地貌。这里,秦汉时是中原的东北边陲,三国时同属曹魏管辖,到唐朝,它是保卫中原的东北方军事重地,辽代时,则是北京与契丹统治者的接壤交错地带。金代,又均在女真完颜氏的版图之内,元明清三朝,均同属于京畿之地。从地理环境上看,京津冀地区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思敏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旅游发展瓶颈京津冀的旅游到底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发达的旅游城市群呢笔者的答案不甚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理由:(一)首都客源市场的周边外溢性比较低,环京津创新性旅游产品缺乏从客源市场来看,北京属于较为成熟的旅游客源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相对成熟和理性,不会仅仅因为天津、河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艳艳 阎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新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京津冀农业生态发展存在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农业生态旅游极不平衡、行政区划障碍,法律法规滞后、缺乏统一旅游规划等问题。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法律等这几方面探讨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 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德进 徐虹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翼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增强,合作成熟度显著提升~(①②)。然而,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之受到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壮大的养生、养心和养老群体对健康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呈现出需求“井喷”的态势。基于此,旅游因其具有的独特健康价值属性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这不但加速了旅游目的地面向健康卫生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健康价值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兴主题和方向。因此,从健康价值视角研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问题,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同发展 价值视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伟 张鹏飞 赵丽茹 申明哲 虞虎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马世猛
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视角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能级;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定量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对外关联强度;基于区位熵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外向功能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城市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从规划、体制、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多中心共生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