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2)
- 2023(5752)
- 2022(4621)
- 2021(4393)
- 2020(3442)
- 2019(7336)
- 2018(7172)
- 2017(12820)
- 2016(7256)
- 2015(8133)
- 2014(8227)
- 2013(7491)
- 2012(6847)
- 2011(6083)
- 2010(6198)
- 2009(5659)
- 2008(5329)
- 2007(5053)
- 2006(4323)
- 2005(3869)
- 学科
- 管理(21624)
- 济(20933)
- 经济(20894)
- 业(14938)
- 企(12037)
- 企业(12037)
- 财(9307)
- 中国(8229)
- 农(8169)
- 制(7759)
- 家(6993)
- 国家(6653)
- 体(6563)
- 学(6333)
- 业经(5885)
- 地方(5787)
- 方法(5524)
- 财政(5361)
- 理论(5216)
- 农业(5205)
- 教育(5152)
- 工作(4851)
- 银(4770)
- 银行(4751)
- 融(4605)
- 金融(4598)
- 行(4587)
- 数学(4285)
- 政(4211)
- 数学方法(4197)
- 机构
- 学院(95522)
- 大学(93412)
- 研究(35248)
- 济(33023)
- 管理(32756)
- 经济(32018)
- 理学(27408)
- 理学院(27059)
- 管理学(26520)
- 管理学院(26339)
- 中国(25964)
- 科学(22317)
- 京(20447)
- 财(20020)
- 农(18323)
- 所(18181)
- 研究所(16426)
- 中心(16053)
- 江(15879)
- 业大(14625)
- 农业(14294)
- 财经(14091)
- 院(13627)
- 范(13346)
- 师范(13143)
- 技术(12995)
- 经(12818)
- 北京(12782)
- 省(12629)
- 州(12433)
- 基金
- 项目(64866)
- 研究(50032)
- 科学(49776)
- 基金(44039)
- 家(39101)
- 国家(38722)
- 科学基金(31833)
- 社会(29891)
- 社会科(28125)
- 社会科学(28119)
- 省(27078)
- 教育(23143)
- 划(22558)
- 基金项目(22514)
- 编号(21547)
- 自然(19031)
- 成果(18972)
- 自然科(18574)
- 自然科学(18564)
- 自然科学基金(18203)
- 资助(17145)
- 课题(16301)
- 重点(15084)
- 发(14804)
- 创(13785)
- 年(13616)
- 部(13537)
- 项目编号(13366)
- 性(13258)
- 创新(12885)
共检索到151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莲琳
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政府收支活动的复杂性日益增强,对传统预算原则形成了挑战。政府收支未能全部纳入预算,以及纳入预算的政府收支并非都受到了同样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监控,这两大问题长期存在于政府收支预算管理之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寇铁军 高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建立复式预算制度,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为先导的、由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功能互补的政府预算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全口径预算,并要开展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与监督。只有实行政府全口径预算,才能促使尚不完整、不完全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逐步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一、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稳步推进政府预算改革。政府预算改革是财政改革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行。从传统的视角来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收支计划。它提供了政府活动的基本信息。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冬妍
一、"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界定(一)概念的提出。我国关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表述,最早出现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赟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口径预算管理"针对的主要是以前存在的未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目前我国政府中全口径预算体系执行状况并不理想,而政府审计能够起到促进全口径预算规范执行的作用。文章以审计促进全口径预算执行的完善路径为研究课题,分析了我国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现状与不足,主要是目前我国预算体系建设还达不到全预算管理的要求。文章最后提出了以政府审计职能推动全口径预算执行的改革完善路径,主要措施是通过政府审计来规范预算制定、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等。
关键词:
全口径预算 预算执行审计 权责发生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全口径预算涉及的根本问题是界定预算的适当范围。理想情形下预算应全面反映政府活动及其财政效应,然而实践中背离预算全面性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在预算程序和报告层面促进全面性,以及采用基线筹划分离预测与评估,应置于新一轮预算改革议程的优先位置。
关键词:
预算程序 预算文件 基线筹划 预算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梅香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其财务管理方面问题逐渐暴露,组织构建财务风险监管体系,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财务风险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点,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识别的三个维度,并通过剖析其财务风险产生原因,从全口径预算角度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燕
本文以约束与监督权力运行的视角,提出了建立全流程、全口径、多维度的预算管理体系作为约束与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的突破口。通过分析对全口径预算的理解,并借鉴国际组织及他国的相关预算管理经验,从全口径预算报告体系构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等方面为我国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口径预算 约束与监督 体系构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健全地方税体系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选择有许多争论,但现有的税种解决不了地方主体税种问题;消费地课税原则不能适应一国之内地方税体系健全的需要。健全地方税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但必须走出中国道路。从根本上看,应以有效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从健全地方税体系到健全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转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经纬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财权逐渐上解,中央地方共同事权越来越多,而地方支出责任并未减小。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推行减税降费等政策,造成地方政府收入增速降低,而养老金发放、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给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则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愈发显现。同时,由于我国地方税体系落后,间接造成地方税收收入偏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财政治理效能的改善。
关键词:
地方税体系 受益性 地方税主体税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全口径预算"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足见其受重视的程度。但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方面,仍有大量问题有待厘清,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全口径预算的确切含义是怎样的?如何设定相关的改革次序与优先性?全口径预算:作为基本预算原则全口径预算可以看作预算全面性的另一种表述,涉及的基本问题是政府预算的适当范围。在政府预算制度发展的早期,西方古典财政学家从有限政府的角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杰
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政府预算。全口径预算并非简单的预算口径问题,它关系到公共资源配置、国家方针政策和公众利益等重要问题。自2003年提出全口径预算的概念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已经朝着这一方向有所推进,未来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可以考虑在切实将预算外纳入预算内、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完善复式预算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
关键词:
全口径预算 复式预算 部门预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红英
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与监督的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我国,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需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进行管理,财政部曾明文规定,2011年起全面停止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在实践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进行票据管理及监督检查,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两项重要工作。在财政工作中,收支的票据是控制预算内资金最为基础的方式,其对预算外资金同样适用,强化票据管理需做到如下几方面。(1)梳理有关信息。在实践过程中常因相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万鹏
全口径预决算管理适应了新时期我国预算制度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利于促进人大权力机关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基于全口径预算管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界定、保障机制以及实施路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以期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全红 雷铭
全口径预算已在我国全面推广,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现行财政制度要求相比,现行全口径预算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中央和地方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不明确;预算完整性和统一性不够;预算、决算不够公开;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重塑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充实预算部门权力,完善预算编制程序,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强化预算支出约束;细化预算公开程序和人大监督与绩效监督互为补充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管理 全口径预算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