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7)
2023(12629)
2022(10517)
2021(9639)
2020(8260)
2019(19065)
2018(18294)
2017(34885)
2016(19071)
2015(21684)
2014(21188)
2013(21443)
2012(20075)
2011(18284)
2010(17980)
2009(16954)
2008(16888)
2007(14856)
2006(12679)
2005(11323)
作者
(58421)
(49090)
(49018)
(46498)
(31116)
(23833)
(22191)
(19209)
(18485)
(17057)
(16895)
(16231)
(15543)
(15514)
(15476)
(15280)
(15091)
(14548)
(14185)
(14043)
(12358)
(12014)
(11905)
(11257)
(10994)
(10983)
(10746)
(10656)
(9854)
(9813)
学科
(86204)
经济(86114)
管理(53606)
(52928)
方法(43775)
(40607)
企业(40607)
数学(39977)
数学方法(39733)
中国(23625)
(23473)
(21625)
(19823)
贸易(19818)
(19347)
(17047)
业经(16583)
农业(15606)
(14797)
地方(13728)
(13303)
财务(13287)
财务管理(13256)
(12805)
银行(12753)
(12730)
金融(12728)
企业财务(12602)
环境(12543)
(12139)
机构
大学(288925)
学院(284755)
(127995)
经济(125946)
管理(108378)
研究(102393)
理学(94865)
理学院(93786)
管理学(92448)
管理学院(91933)
中国(77350)
科学(62907)
(60253)
(58075)
(55092)
(53042)
研究所(48835)
业大(47087)
农业(46548)
中心(46101)
财经(45506)
(41781)
经济学(41431)
(39769)
经济学院(37792)
北京(37770)
(35832)
(34459)
财经大学(34161)
师范(33969)
基金
项目(195995)
科学(154268)
基金(146712)
研究(135119)
(131475)
国家(130461)
科学基金(109971)
社会(89742)
社会科(85356)
社会科学(85331)
基金项目(77320)
(73196)
自然(72091)
自然科(70503)
自然科学(70475)
自然科学基金(69325)
(63643)
教育(61164)
资助(60321)
编号(50608)
(45015)
重点(44876)
(41968)
(40696)
成果(40087)
国家社会(39131)
科研(38686)
创新(38282)
教育部(38202)
计划(37287)
期刊
(128704)
经济(128704)
研究(80082)
学报(52650)
(51283)
中国(49575)
科学(46249)
(41546)
大学(38466)
学学(36796)
管理(36196)
农业(35027)
(24777)
金融(24777)
财经(23152)
经济研究(23054)
技术(21198)
教育(20372)
(20346)
(19901)
业经(19635)
问题(18177)
(17503)
世界(15419)
技术经济(14960)
国际(14901)
(14788)
统计(14119)
商业(13054)
业大(12975)
共检索到405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杭生  孙亚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收入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的效应大于生产性补贴,应通过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补贴模式以及加大收入性补贴力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治华  
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张治华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对长期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改革,逐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将剩余粮食在市场上出售,从此开始自觉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和刺激粮食生产。经过十几年的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区域格局变动主要表现: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显著;中部粮食生产重要性凸显;东北和中部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粮食生产能力逐渐加强,而东南沿海区部分省份(如浙江、广东)粮食生产能力逐渐缩减。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水资源丰沛程度、财政支农力度、种粮经济效益比对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水平和成灾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锦英  韩晓娜  方行明  
2004~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七连增",但随着粮食需求不断增长,供给缺口仍然巨大,而以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源高投入所推动的粮食产量增长则具有明显的粗放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更为严峻的是,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本文基于Malmquist-DEA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来计算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对其要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粮食产量"七连增"年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下降了0.7%,而技术进步年均指数的大幅度下降则成为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DEA方法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即要素投入的粗放性)问题突出。因此,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课题组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投入热情,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我国相关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增产也发挥了积极贡献。课题组在陕西省开展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为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陕西省在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之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粮食单产都显著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丽  许锐  郝玲  
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年均造成60亿元的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水平,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克强  鹿新华  
本文基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相关统计数据对财政支农投入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关系展开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短期因果关系状况。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投入有助于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其中除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对于粮食生产具有负效应之外,其余财政支农投入对于粮食生产均具有较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投入的应急性特点和工具化倾向造成其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效果不佳,其中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于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正向效应,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仅具有微弱的积极作用,农村救济费不是粮食增产的短期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着力构建和健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克强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基建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农业基建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滞后性正向效应,然而,政府农业基建投资政策对农作物成灾面积波动不够敏感,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因此,政府必须持续重视并加大农业基建投入,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淑莲  
从1978-2002年江西省粮食生产情况看,江西粮食生产有明显周期性,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粮食生产条件、粮食市场发展和政府支农措施等密切相关,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熨平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才能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徐晋涛  张海鹏  
本文基于1996~2009年中国县级层面农作物产量、灌溉、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并结合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采用经济学方法,考察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变量对中国水稻和小麦单产的影响都存在"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优拐点。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条件将越过最优拐点,对中国水稻和小麦生产产生明确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由于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气候变化在未来的长期危害将会急剧增大。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水稻单产降低2%~16%、小麦单产降低3%~19%。这意味着,需要及早出台更为积极有效的气候政策,才能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娅范  余海鹏  
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价格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弹性。结论是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大于粮食市场零售价格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薛继亮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将对中国粮食生产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农业生产传统布局和结构以及影响粮食安全,但是同时也给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机遇。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