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6)
2023(10910)
2022(9345)
2021(8520)
2020(6808)
2019(15678)
2018(15392)
2017(28954)
2016(15784)
2015(17638)
2014(17921)
2013(17501)
2012(16859)
2011(15616)
2010(16401)
2009(15101)
2008(15119)
2007(13646)
2006(12830)
2005(12109)
作者
(45894)
(38078)
(37992)
(36246)
(24770)
(18430)
(17272)
(14746)
(14745)
(14264)
(13148)
(12933)
(12620)
(12497)
(12167)
(11950)
(11438)
(11421)
(11319)
(11208)
(10079)
(9538)
(9362)
(8971)
(8754)
(8721)
(8640)
(8615)
(7773)
(7617)
学科
(69444)
经济(69378)
管理(45488)
(41375)
(31346)
企业(31346)
地方(24417)
中国(23509)
(22579)
(22188)
贸易(22169)
(21448)
方法(20427)
数学(16893)
数学方法(16647)
业经(16272)
环境(16079)
(15777)
农业(14617)
(14317)
(13664)
银行(13652)
(13497)
(13332)
(13197)
金融(13197)
地方经济(12837)
(12347)
(11979)
技术(10441)
机构
学院(226193)
大学(221989)
(97984)
经济(95796)
研究(84731)
管理(82255)
理学(68082)
理学院(67254)
中国(66725)
管理学(66243)
管理学院(65802)
(48993)
科学(48833)
(46617)
(43655)
(43271)
中心(39173)
研究所(38380)
(37116)
财经(34497)
(33018)
师范(32719)
(31518)
(31072)
北京(30927)
(30891)
业大(29746)
(29199)
经济学(28900)
农业(28476)
基金
项目(138577)
科学(109144)
研究(107337)
基金(97355)
(83370)
国家(82592)
科学基金(70231)
社会(67813)
社会科(64323)
社会科学(64311)
(56703)
基金项目(49874)
教育(48443)
(46350)
编号(44843)
自然(42511)
自然科(41384)
自然科学(41374)
自然科学基金(40589)
资助(40442)
成果(38023)
(36396)
课题(33117)
重点(31951)
(30464)
发展(30029)
(29515)
(28626)
(27487)
国家社会(27164)
期刊
(123813)
经济(123813)
研究(76786)
中国(56032)
(35709)
(34470)
管理(32784)
教育(31191)
学报(29765)
(29730)
金融(29730)
科学(28856)
农业(24136)
大学(23107)
业经(21911)
学学(21201)
技术(20015)
经济研究(19640)
(17893)
问题(16998)
财经(16674)
国际(16532)
(14392)
图书(12711)
(12533)
世界(12509)
(11618)
论坛(11618)
资源(11368)
商业(11354)
共检索到38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有旺  郭炳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敏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简单的贸易制裁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贸易制裁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乏问题。将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关联来改善越境污染的思路就是利用贸易合作的丰厚利益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其局限是改变了原有贸易博弈的支付函数,从而影响贸易合作的稳定性。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的关联博弈中更应该立足于眼前利益,立足于贸易合作,并着眼未来,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环境管制标准,推动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威  
本文以日本贸易与环境政策的国内、国际协调机制为出发点,分别探讨了日本的循环经济战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贸易体制,主办亚太环境会议和贸易与环境国际协调的构建主义目标、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等问题,及其对中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工作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金堂  王志强  
绿色崛起赋予了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梳理国家及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主张后,阐述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认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和行动误差、生态资源优势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生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从重引导、强宣传、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挖潜力、创品牌、打造"江西样板"典型模式;补短板、缩差距,促进江西区域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探索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国内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发展压力。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建耀  
贸易自由化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保护也已成为贸易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为推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健全环保制度和法律,开发绿色产品和跟踪国外环境信息动态,以适时调整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家章  
越来越多的研究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跨国或地区经济差异问题。文章试图分析社会资本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区域社会资本的基本框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各因素对贸易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会资本、贸易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瑞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新辉  
文章构建了江西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祖莎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晶  
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口贸易主要从两种机制影响进口贸易:在一般贸易方式下,由于出口增加国民收入,而进口使用国民收入,因此,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在加工贸易方式下,由于出口加工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模式,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进口的增加。进口贸易影响出口贸易的机制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稀缺的自然资源,使供给结构得到改善;通过商品进口的技术外溢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掌握、消化和吸收,以比较低的成本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通过这两种机制的作用,提高一国出口能力。因此,促进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的协调发展,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拓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各国出现了不同服务产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模式。2015年后,我国服务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超过50%,服务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国内对于服务产业与服务贸易两者如何协调发展的认识存在分歧。在此背景下,分析世界范围内服务产业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与趋势,对于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超  
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江西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调整外贸出口结构、鼓励清洁生产技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对于促进江西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敏  韦鹤平  张勤俭  
从经济与环境矛盾运动的规律性、变化性及发展趋势出发 ,探讨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