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3)
2023(14039)
2022(11962)
2021(11277)
2020(9595)
2019(22031)
2018(22165)
2017(41561)
2016(22957)
2015(26023)
2014(26308)
2013(25687)
2012(24123)
2011(21889)
2010(22175)
2009(20831)
2008(20846)
2007(18834)
2006(16456)
2005(15261)
作者
(65459)
(54836)
(54828)
(52597)
(34853)
(26205)
(25111)
(21421)
(20783)
(19602)
(18846)
(18455)
(17626)
(17616)
(17494)
(17137)
(16527)
(16312)
(15996)
(15732)
(13904)
(13538)
(13335)
(12452)
(12361)
(12292)
(12263)
(12191)
(11109)
(11095)
学科
(91364)
经济(91238)
管理(65971)
(58370)
(47753)
企业(47753)
方法(38507)
数学(33810)
数学方法(33519)
中国(28614)
(28032)
(25901)
(24886)
业经(19740)
(18985)
贸易(18978)
(18853)
(18504)
(17867)
(17371)
银行(17334)
(16634)
(16398)
金融(16390)
地方(16247)
农业(16110)
(15050)
财务(15002)
财务管理(14952)
理论(14139)
机构
大学(328653)
学院(325639)
(139431)
经济(136552)
管理(118665)
研究(118226)
理学(100543)
理学院(99353)
管理学(97800)
管理学院(97158)
中国(91762)
(71014)
(69330)
科学(69204)
(60710)
(55719)
研究所(54576)
中心(53398)
财经(53140)
(50350)
(48273)
业大(46253)
北京(45575)
经济学(44246)
农业(43723)
(43262)
师范(42822)
(42386)
经济学院(39756)
财经大学(39212)
基金
项目(208892)
科学(163591)
研究(155497)
基金(151274)
(132022)
国家(130942)
科学基金(110333)
社会(98972)
社会科(93750)
社会科学(93726)
(79658)
基金项目(78837)
教育(72497)
自然(68489)
(68014)
自然科(66867)
自然科学(66844)
自然科学基金(65683)
编号(63024)
资助(62298)
成果(53881)
(48215)
重点(47867)
课题(45023)
(45013)
(42997)
(42162)
国家社会(41768)
教育部(41401)
(40640)
期刊
(158791)
经济(158791)
研究(103708)
中国(72660)
(56251)
学报(51659)
(51596)
科学(46746)
管理(44153)
教育(39831)
大学(39397)
学学(36742)
农业(34393)
(33216)
金融(33216)
技术(27770)
财经(27352)
经济研究(26417)
业经(23780)
(23614)
问题(20992)
(19056)
(18859)
世界(16925)
国际(16863)
(15981)
技术经济(15351)
理论(15276)
统计(14665)
图书(14097)
共检索到50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瑛华  
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尽快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万能政府"和人治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树立起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的理念,使政府公共管理走上依法行政、以民为本、注重效率的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博,景学芳  
在现实社会里,政府的经济决策随时都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中国传统的产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历史的包袱也很沉重,我们不是自然地进入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军  
政府规制是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条件下,国家为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与制约,干预经济政策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转轨时期的中国,在政府规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规制法规建设滞后、缺乏统一、权威、独立行使规制职能的规制机构、政府规制过程中行为主体不成熟及其相互关系定位偏差、规制方式存在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规制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政府规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路径选择以及改革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推进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宝  李湛  
我国政府综合效率的改进速度很快,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对政府综合效率改进构成显著性影响。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政府投入、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主成分;其次通过回归分析确认对政府效率改进构成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最后,分析回归结果并给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要提高政府效率应该降低政府投入增长速度、强化社会政策、积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同时降低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并缩小对经济的干预范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新光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而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府又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也一直受到了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且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结果是造成乡村社会出现了管理上的“权力真空”。因此,中国下一步应按“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建制,强化县级政府功能,精简乡镇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充实村民自治必要的经费供给,建立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豪  
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以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为鉴王俊豪(杭州商学院)中国的基础设施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紧运行状态,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改革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提高基础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澈元  
市场体制完善主题下中国政府的治理成本走向与转型的初始条件及转型方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转型前两个阶段政府治理成本的“制度范式”分析, 归纳出影响政府治理成本的制度因素: (1) 过高沉淀成本; (2) 善治理念缺失; (3) 制度安排的非协调; (4) 成本分担结构凸现治理成本; (5) 学习成本与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作者认为, “制度范式”分析为市场体制完善阶段政府治理成本的合理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宏观层面主要确立完善治理理念; 中观层面主要推进转型制度的安排与变迁; 微观层面主要进行组织技术的改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晖  
监管在政府行政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伴随着监管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需要从全局高度来思考整个政府监管体制问题,重新明确监管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反思现行监管体制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钟灵娜  刘红芹  贾尚栩  
中国的官员晋升是只看重短期的现职表现,还是存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引入社会流动理论中的"赞助式流动"与"竞争式流动",帮助解读中国党政领导干部的甄拔体系。但由于人才培养不拘形式,不易系统捕捉,本文基于干部任职的年龄划线,回推任职的小步快跑,运用官员提拔到特定级别的"年龄",作为组织栽培意愿的代理变量,进一步考察组织"栽培意愿"与派任地"增长速度"间的关系,发现上任年龄越轻的官员,越可能被派往更易表现的职位。这一发现显示在中国的政府人事体制中,虽然看重官员的能力与绩效,以此为选拔、擢升的标准,但同时也存在组织部门主导的人才培养,将甄选锁定的官员尽早调往发展势头较佳的地区,锻炼其主政的能力,同时考察其相对绩效,形成一套系统的政治精英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世林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中国政府经济治理主要模式——"项目体制"的基本内涵、理论与运作机制,并试图论证项目体制与经济发展及其各种经济问题的内在关联。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在经济治理上依靠专项项目形式自上而下来动员下级政府和市场企业,并促成了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化,最终演化为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这种体制引发了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项目竞争运动,激发了地方政府"跑项目"、"大办项目"和"拉项目"的热情,从而推动了项目经济大繁荣。虽然项目体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解释之一,但它仍然是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也是以政府项目垄断权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它从市场决定领域退出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