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1)
- 2023(10769)
- 2022(9367)
- 2021(8609)
- 2020(7378)
- 2019(17158)
- 2018(17142)
- 2017(34177)
- 2016(18691)
- 2015(21542)
- 2014(22102)
- 2013(22380)
- 2012(21826)
- 2011(19964)
- 2010(20617)
- 2009(19548)
- 2008(19747)
- 2007(18250)
- 2006(16465)
- 2005(15521)
- 学科
- 济(92004)
- 经济(91911)
- 业(50764)
- 管理(49964)
- 企(37853)
- 企业(37853)
- 方法(34673)
- 数学(30229)
- 数学方法(29933)
- 中国(28549)
- 农(27654)
- 地方(25196)
- 业经(20469)
- 财(20408)
- 制(18936)
- 农业(18197)
- 贸(17642)
- 贸易(17628)
- 易(17019)
- 银(16900)
- 银行(16871)
- 学(16745)
- 行(16283)
- 融(15609)
- 金融(15607)
- 地方经济(14313)
- 发(13566)
- 和(13138)
- 环境(13137)
- 技术(12922)
- 机构
- 学院(285939)
- 大学(284506)
- 济(124004)
- 经济(121270)
- 管理(104501)
- 研究(102782)
- 理学(87160)
- 理学院(86098)
- 管理学(84779)
- 管理学院(84221)
- 中国(80434)
- 京(62149)
- 科学(61120)
- 财(59375)
- 所(54314)
- 农(49996)
- 研究所(48258)
- 中心(46877)
- 江(46333)
- 财经(45427)
- 北京(40773)
- 经(40698)
- 业大(40142)
- 范(39344)
- 师范(39005)
- 农业(38912)
- 经济学(38180)
- 州(37425)
- 院(35902)
- 经济学院(34481)
- 基金
- 项目(170640)
- 科学(132387)
- 研究(128722)
- 基金(119450)
- 家(102514)
- 国家(101584)
- 科学基金(85012)
- 社会(80283)
- 社会科(76086)
- 社会科学(76064)
- 省(68644)
- 基金项目(62888)
- 教育(58261)
- 划(57226)
- 编号(54165)
- 自然(51578)
- 自然科(50227)
- 自然科学(50211)
- 资助(49724)
- 自然科学基金(49274)
- 成果(45960)
- 发(43383)
- 重点(38851)
- 课题(38461)
- 部(37845)
- 发展(35477)
- 创(35073)
- 展(34893)
- 性(32913)
- 创新(32870)
- 期刊
- 济(150760)
- 经济(150760)
- 研究(93046)
- 中国(60979)
- 农(47808)
- 财(44914)
- 学报(41130)
- 管理(38911)
- 科学(38464)
- 融(33138)
- 金融(33138)
- 教育(32467)
- 农业(31946)
- 大学(30784)
- 学学(28620)
- 业经(26466)
- 技术(25419)
- 经济研究(23580)
- 财经(22889)
- 问题(21442)
- 经(19821)
- 贸(17297)
- 业(16348)
- 技术经济(15675)
- 商业(15027)
- 理论(14968)
- 国际(14655)
- 统计(14103)
- 图书(14086)
- 经济问题(13664)
共检索到45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 磊 范爱军
同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层次仍相对偏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国际经济利益的维护。入世将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却将对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短期内“入世”将在我国形成一种“反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为此,我国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进行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的作用,推动并保障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WTO 产业发展 结构调整 措施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玉恒 刘彦随
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探究了转型期我国城乡资源环境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城乡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多重影响。当前城乡转型时期要通过市场及政策力量引导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伟
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问题 解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永波 王丽
传统投资理论在资本市场完美的假设条件下认为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成本相同,投资决策与融资选择无关。信息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给投资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提高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结合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文章就企业融资偏好、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融资偏好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利群
“入世”后 ,我国立即全面开放市场 ,完全放弃对本国产业保护的条件尚不成熟 ,适度产业保护政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谋求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类 ,税制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利于本国产业发展的阻滞因素 ,优化和完善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
入世 产业保护 流转税制改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宗军 邵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201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公布。绿色债券是各试验区探索和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凡 王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强
文章基于Romer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通过对模型扩展得出金融发展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04-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三个方面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和金融规模对我国产业升级都具有促进作用;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不断增强,而金融结构的促进效应在不断下降;金融规模主要利用研发途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作用在下降;金融效率主要利用FDI技术溢出途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作用在上升;金融结构主要利用人力资本积累途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作用在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董左卉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总量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愈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视角讨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并根据1994-2005年我国资本市场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对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随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变迁起到促进作用。最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辉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面对这一国际分工大转换的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如何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和竞争有一个由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的认识。本文回顾了全球价值链理论20多年的形成历程,理清理论传承和主要研究思路;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动力机制、治理结构、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概括性探究和由此引发的诸多发展启示;最后,给出了研究和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一些总结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