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7)
- 2023(5978)
- 2022(4965)
- 2021(4455)
- 2020(3764)
- 2019(8333)
- 2018(8252)
- 2017(15071)
- 2016(8291)
- 2015(9355)
- 2014(9159)
- 2013(9181)
- 2012(9146)
- 2011(8675)
- 2010(8981)
- 2009(8368)
- 2008(8132)
- 2007(7469)
- 2006(7016)
- 2005(6431)
- 学科
- 济(58514)
- 经济(58476)
- 管理(18762)
- 方法(16758)
- 学(16338)
- 地方(16069)
- 数学(14691)
- 数学方法(14540)
- 业(14519)
- 地方经济(12090)
- 中国(11828)
- 企(10704)
- 企业(10704)
- 业经(9419)
- 农(9134)
- 环境(7438)
- 经济学(7118)
- 财(7046)
- 融(6892)
- 金融(6888)
- 制(6678)
- 和(6639)
- 农业(6548)
- 发(6419)
- 理论(6362)
- 银(5903)
- 银行(5874)
- 贸(5786)
- 贸易(5780)
- 体(5752)
- 机构
- 大学(135101)
- 学院(130895)
- 济(63029)
- 经济(61939)
- 研究(55415)
- 管理(42782)
- 中国(39824)
- 理学(35727)
- 理学院(35167)
- 科学(34815)
- 管理学(34450)
- 管理学院(34190)
- 所(29805)
- 京(29628)
- 研究所(27338)
- 财(26316)
- 农(24412)
- 中心(22742)
- 经济学(21457)
- 江(21160)
- 财经(20742)
- 业大(20237)
- 院(19996)
- 北京(19203)
- 范(19139)
- 经济学院(18941)
- 师范(18935)
- 经(18748)
- 农业(18612)
- 科学院(17240)
- 基金
- 项目(83619)
- 科学(64816)
- 基金(60913)
- 研究(58116)
- 家(55113)
- 国家(54738)
- 科学基金(44474)
- 社会(38124)
- 社会科(36089)
- 社会科学(36078)
- 省(31606)
- 基金项目(31328)
- 自然(27933)
- 自然科(27197)
- 自然科学(27187)
- 划(27054)
- 自然科学基金(26713)
- 教育(25916)
- 资助(25050)
- 编号(21120)
- 重点(19948)
- 发(19681)
- 成果(18419)
- 部(18134)
- 国家社会(16655)
- 创(16185)
- 科研(16032)
- 课题(15822)
- 发展(15796)
- 计划(15697)
共检索到21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立冰 刘晔
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从科技革命的推动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西方经济思潮的冲击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坚守四个方面,梳理了二战以来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与科学性正是源于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首先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诣远
就全球范围来说,新经济远未成形,但是必然趋势,且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新经济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将超过工业革命。现在,新经济已经向传统经济学提出全面挑战,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模型构造、统计检验、预测决策也面临一场变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华
从1980年起至今的30多年里,数量经济学在中国是按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是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二是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其间,主要的学术纷争有三个,即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数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迄今,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不清晰,学科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方向不明确;数量模型应用泛化,研究结果常常受到质疑;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滞后,已有成果中创造发明的少;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新问题理论上不能给出答案,方法上没有破解之策。
关键词:
数量经济学 经济计量学 数理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敏谦
“振兴美国经济”是克林顿总统向美国人民作出的承诺。因其富有特色的经济政策主张而被美国舆论界冠之的“克林顿经济学”,随着今年2月份克林顿政府“综合经济发展计划”和4月份“1994年财政年度预算计划”的出台,得以进一步具体化。如何理解“克林顿经济学”,怎样看待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受到世界关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小兵
在克林顿任职期间,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3.9%;失业率由1992年的7.3%降至1997年的4.7%,为近24年来最低水平;通货膨胀率由1992年的2.9%降为1997年的1.7%;财政赤字在1992年达到2900亿美元,1997年仅为220亿美元;美国股市道·琼斯平均指数由1992年底的3242点开始一路狂升,到1998年初已突破9000点大关。美国经济近年来低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智柳 陈英耀 周萍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同期平行进行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下简称平行研究)在数据收集和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所遇到的质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平行研究的方法学文献以及经选择的经验类研究文章。结果:平行研究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同时收集数据而不需要专门开展独立的经济学研究。但在平行研究的设计及数据收集中仍存在许多挑战和争论。结论:平行研究仍是测量医学干预在经济上影响的适当方式。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经济评价 平行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 张虎 丁一兵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是由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等深层次问题累积而成的,虽然"安倍经济学"试图通过前所未有的超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予以清算,但日本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诸多问题如劳动人口的巨大变化等结构性因素倘若得不到解决,仅以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对,是于事无补的。因此,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今后的日本经济无论如何调整,都已经不再是寻找新起点的过程,而是寻找新的均衡点的过程。现阶段日本经济的调整,从短期来看会对中国的对日贸易、FDI流入、金融环境稳定及总体经济增长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但长期而言也会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与新的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傅明华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革,传统经济学也面临挑战,在诸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微观和宏观经济等方面都显示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它表明,传统经济学需要修正、补充和创新。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传统经济学 新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玉山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经济行为,都同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特别是在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以来,网络经济活动的发展势头之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络?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燕和 王西方
以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为理论依据,傅殷才主张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忽视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与实践的研究。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批判克林顿经济学的阶级性、辩护性和反动性,目的是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克林顿经济学:既要避免对克林顿经济学的过度盲从,又要重视其所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的复兴理论与现实意义,还要重视克林顿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借鉴价值。傅殷才对克林顿经济学理论本质的批判,与对其政策实践的评析,启示我们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重视科技进步、产业创新,借以推进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试论“克林顿经济学”与美国的预算之争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刘杰预算之争是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大辩论的焦点。如何平衡联邦政府预算开支,减轻高达49万亿美元的国债负担,这是“克林顿经济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但经过4年的努力,问题不但未能缓解反而日趋激化,在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宝森
逆水行舟的克林顿经济学──评克林顿的成功与挫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陈宝森克林顿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标志着美国当权派的两种不同经济哲学和他们在冷战前后所处的两个不同时代。回顾历史,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美国当权派的经济哲学走了一个“之”字。里根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春
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来大时代的五大变化对于宏观经济学界提出的四大挑战,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学界对于这些挑战所进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指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于金融失灵问题和宏观哲学的反思,长期停滞带来对于低利率和经济停滞的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对极端状态下各种经济运行指标和经济逻辑的反思,以及数字技术革命带来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假设和经济传递机制变化的反思,已构成了未来宏观经济学发展的4大主线,这些理论上的发展无论是边际性的调整还是革命性的重构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态度来拥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春寰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由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后遗症和"平成萧条"的旷日持久,面临的问题既复杂又深刻。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四方面的挑战,它们决心通过迎战促使经济走向繁荣,也为日本进入21世纪,维持高龄、少于社会的活性化创造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