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5)
- 2023(13110)
- 2022(11532)
- 2021(10657)
- 2020(8929)
- 2019(20557)
- 2018(20305)
- 2017(39583)
- 2016(21169)
- 2015(23499)
- 2014(23156)
- 2013(22967)
- 2012(20885)
- 2011(18867)
- 2010(18794)
- 2009(17118)
- 2008(16560)
- 2007(14382)
- 2006(12442)
- 2005(10499)
- 学科
- 济(84511)
- 经济(84426)
- 管理(65860)
- 业(64061)
- 企(55064)
- 企业(55064)
- 方法(42820)
- 数学(36507)
- 数学方法(36189)
- 财(21647)
- 中国(21140)
- 农(20988)
- 业经(19423)
- 技术(19304)
- 学(17319)
- 地方(16872)
- 理论(15359)
- 贸(14593)
- 贸易(14584)
- 农业(14556)
- 务(14543)
- 财务(14479)
- 财务管理(14456)
- 易(14087)
- 制(13828)
- 企业财务(13793)
- 技术管理(13323)
- 和(13268)
- 环境(13004)
- 划(12243)
- 机构
- 大学(298329)
- 学院(297396)
- 管理(124204)
- 济(116284)
- 经济(113812)
- 理学(108803)
- 理学院(107628)
- 管理学(105994)
- 管理学院(105425)
- 研究(92584)
- 中国(67762)
- 京(62391)
- 科学(57628)
- 财(52994)
- 所(44397)
- 财经(43613)
- 业大(42845)
- 中心(42172)
- 江(42160)
- 农(42120)
- 研究所(40628)
- 范(40117)
- 师范(39771)
- 经(39752)
- 北京(39194)
- 经济学(34648)
- 州(34608)
- 院(34069)
- 商学(33215)
- 商学院(32867)
- 基金
- 项目(209046)
- 科学(166028)
- 研究(154649)
- 基金(152570)
- 家(131647)
- 国家(130521)
- 科学基金(113986)
- 社会(98514)
- 社会科(93415)
- 社会科学(93392)
- 省(82335)
- 基金项目(82031)
- 自然(74196)
- 自然科(72481)
- 自然科学(72466)
- 教育(71350)
- 自然科学基金(71234)
- 划(68664)
- 资助(62465)
- 编号(62322)
- 成果(49639)
- 创(47258)
- 部(46167)
- 重点(45959)
- 发(44153)
- 创新(43318)
- 课题(42676)
- 教育部(40218)
- 国家社会(40081)
- 人文(39955)
- 期刊
- 济(121722)
- 经济(121722)
- 研究(84505)
- 中国(51901)
- 管理(45037)
- 学报(43860)
- 科学(41643)
- 财(38974)
- 农(36757)
- 教育(34571)
- 大学(33593)
- 学学(31477)
- 农业(25981)
- 技术(25471)
- 融(22677)
- 金融(22677)
- 业经(20862)
- 财经(20766)
- 经济研究(19256)
- 经(17561)
- 科技(16193)
- 图书(15709)
- 问题(15699)
- 技术经济(14861)
- 理论(14610)
- 业(13778)
- 商业(13674)
- 实践(13522)
- 践(13522)
- 现代(12917)
共检索到41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延波 吴艾凌 刘亦雪 贾广美
家庭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但家庭成员在旅游中的互动并非总是创造价值,还可能导致价值共毁。文章聚焦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探究家庭旅游价值共毁如何被恢复这一问题。通过3个情景实验发现,首先,成年子女对价值共毁责任归因影响其价值恢复主动性和未来共创意愿,负债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可控性归因则起调节作用,在可控归因情景下,自我引发共毁比父母引发共毁导致更强的负债感,进而引发更高水平的价值恢复主动性和未来共创意愿;反之,在不可控归因情景下,自我引发共毁和父母引发共毁导致的负债感水平差异降低,价值恢复主动性和未来共创意愿差异相对减小。其次,自我牺牲意愿调节了价值共毁责任归因对价值恢复主动性和未来共创意愿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家庭旅游中价值共毁向共创转化的机制,丰富了家庭旅游的研究体系,为家庭旅游中的价值共毁预防与恢复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广美 姚延波 范雪丰 刘欣
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的消极体验逐渐受到关注,以往仅聚焦积极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解释双方互动的复杂性。基于此,文章从共创和共毁双重视角,以脚本理论和逆转理论为基础,探究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互动能否导致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结果。通过对成年子女与父母双方访谈以及网络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子女与父母在旅游中通常经历4种互动类型,即协作和参与、依赖和确认、倾诉和分享,以及学习和关爱。每类互动因双方运行脚本一致性及动机逆转状态不同,存在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潜力。具体而言,成年子女和父母互动脚本一致性是导致价值共创或共毁的前提,但脚本不一致不一定导致价值共毁,还取决于双方动机激活情况。当价值共毁发生后,成年子女和父母会积极进行价值恢复,恢复措施体现为共同恢复和自我恢复两种形式,并且与自我恢复相比,共同恢复更可能实现共毁向共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家庭旅游研究及营销提供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礼珊 刘欣 郭伊琪 黎冬梅
价值共创的研究话题已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价值共创并非总是成功的。基于价值共创的负面视角——价值共毁,探讨价值的协同破坏机制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文章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探讨价值共毁对负面口碑传播的影响,检验顾客失望的中介作用以及价值恢复类型的调节作用。文章以定制化旅游服务为实验情境,实验结果发现:(1)价值共毁类型在负面口碑传播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顾客引发的价值共毁,企业引发的价值共毁对负面口碑传播的影响关系更强;(2)顾客失望在价值共毁类型与负面口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价值恢复措施的不同类型调节了顾客失望的中介关系强度,当企业单独恢复价值时,企业引发价值共毁(相比于顾客引发价值共毁)会产生更少的顾客失望进而降低负面口碑。当企业与顾客共同恢复价值时,顾客引发价值共毁(相比于企业引发价值共毁)会产生更少失望进而降低负面口碑。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华成钢 白长虹 张辉
尽管移动信息技术能够协助游客加强和创造新型旅游体验,但其效用绝非单向度的,探讨其功能的"反向"作用是重要的时代课题。现有文献认为创新和开发新型旅游体验需要探索价值共创效果的最大化,但鲜有研究对新型旅游体验的类型及其价值进行系统识别,且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价值共毁这一情况。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着眼移动信息技术的双重效用,对以上缺失进行了补足。文章识别并归纳了六种新型旅游体验及其价值,创建了体验价值层次模型,解释了旅游者参与价值共创的价值主张和心理动机。进而,文章还总结了旅游体验价值共毁的方式及消极结果,并创建了关系矩阵模型,分析了价值共创和共毁的关系以及多种主体的互动方式。相关成果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有助于揭示旅游者的体验诉求和目的地网络社区成员的参与动机,从而进行有效的网络社区管理,也为旅游企业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工具,可以协助旅游企业精准识别顾客价值需求,设置相应的体验服务,甚至创造独特的价值主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聂振兴 吴炆佳 龚金红
由于在线评论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不少企业和电商平台在利益的驱使下制造虚假评论,顾客也会出于报复或其他动机发布虚假评论。然而学术界对在线评论的研究更多关注真实评论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于虚假评论如何影响价值共毁的研究甚少。文章采用情景实验法,分析在线虚假评论如何造成顾客、旅游企业和平台三方的价值共毁。3个情景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夸大的虚假评论相比,完全不实的虚假评论对顾客情绪及其报复、回避意愿的影响更强烈;顾客的失望、愤怒和后悔情绪在虚假评论和报复、回避意愿间发挥中介作用;顾客专业性负向调节虚假评论对顾客报复和回避意愿的影响。文章丰富了虚假评论和价值共毁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企业和平台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婕 刘兵 张培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价值共创与价值共毁研究的缘起和发展做了梳理,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在分析其成因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整合研究框架,解释了价值共创与共毁结果的形成及反馈规律,探讨了两者共存状态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基于价值共创和价值共毁的整合视角,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探究在线知识社区间接互动对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通过情景实验和问卷调查发现:积极间接互动提高结果期望从而提高个体知识共享意愿,而消极间接互动降低结果期望从而降低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结果期望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结果期望与知识共享意愿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自我效能感较高时,间接互动通过结果期望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伟 吴宗法 徐菊
价值共创是营销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价值共创对立面的价值共毁则少有学者关注。价值共毁是指在价值形成的互动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低效率地利用对方或自己的资源而造成至少一方福利减少的情形。随着价值共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逐渐被认识,相关文献开始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推动价值共毁研究的发展,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本文梳理了价值共毁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归纳总结了价值共毁的定义、分类、原因及流程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价值共毁流程框架,利用科学变革理论对该领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可能呈现的特征等。
关键词:
价值共毁 价值共创 互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关新华 谢礼珊
学术界对服务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思想的研究主要聚焦价值共创的积极方面,忽略了失败或错误的共创过程可能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学者们开始将价值共毁的概念引入服务主导逻辑领域。本文以价值共毁作为关键词,在中英文主流数据库中检索出47篇中英文文献,然后整理了价值共毁的提出背景、概念界定,从价值共毁的内在机制、不同互动情境下的价值共毁、技术应用引致的价值共毁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了价值共毁过程循环理论框架,进而从影响因素、互动中的资源与流程、状态与动态、结果与反馈及干预机制等方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已有研究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
价值 价值共创 价值共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轶娟 李甦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作为重要的互动因素对亲子共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近期文献的梳理,对亲子共读中的父母行为对儿童语言能力(口语及读写萌发)的影响、影响父母共读行为的因素以及优化父母行为以提升共读质量等内容进行综述。本文内容对于亲子共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亲子共读 父母行为 语言发展 对话式阅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计艾彤
成人因犯罪而服刑,对其未成年子女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父母服刑对未成年子女影响的相关理论、影响领域、干预及未来展望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相关理论包括发展理论、危险因素和弹性理论、累积性危险因素模型以及整合理论。服刑父母对子女影响涉及到经济、学业、情绪与适应、问题行为与犯罪、污名等方面。同时,本文提到了干预时的注意事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竹贤 张骁鸣
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敞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子旅游与教育的结合发展提供明确的实践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舒玢玢 同钰莹
以往的理论和文献没有就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达成共识。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分析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从家庭支持角度入手探讨影响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作用的重要机制。考虑到可能存在样本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对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会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期两地分离而导致家庭照顾支持和情感支持减少是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家庭经济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舒玢玢 同钰莹
以往的理论和文献没有就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达成共识。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分析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从家庭支持角度入手探讨影响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作用的重要机制。考虑到可能存在样本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对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会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期两地分离而导致家庭照顾支持和情感支持减少是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家庭经济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有关。随着家庭规模变小和大量劳动力外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和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德洗 杨奇明 赵宝
本文利用2013年河南省农民工监测数据,考察了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高中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不利于子女,特别是儿子获得高中入学机会。比较而言,父亲外出务工反而能促进子女获得高中入学机会。这意味着在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也要关注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获得非义务教育机会的影响,避免父母在子女成长和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期"缺位",从而影响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