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4)
2023(3518)
2022(2809)
2021(2504)
2020(2113)
2019(4926)
2018(4696)
2017(8990)
2016(4391)
2015(4734)
2014(4423)
2013(4659)
2012(4215)
2011(3855)
2010(3951)
2009(3847)
2008(3750)
2007(3506)
2006(3293)
2005(2860)
作者
(11731)
(9763)
(9742)
(9390)
(6250)
(4770)
(4485)
(3858)
(3762)
(3520)
(3445)
(3237)
(3235)
(3168)
(3014)
(2939)
(2918)
(2890)
(2864)
(2637)
(2448)
(2407)
(2341)
(2284)
(2270)
(2230)
(2160)
(2065)
(1969)
(1920)
学科
(20471)
经济(20325)
管理(10437)
(9659)
(9365)
企业(9365)
方法(7649)
中国(6721)
理论(5811)
业经(5804)
(5597)
(5178)
(4927)
(4868)
数学(4421)
数学方法(4315)
社会(4058)
关系(3934)
地方(3771)
(3697)
教育(3521)
农业(3363)
企业经济(3316)
经济理论(3276)
(2812)
经济关系(2595)
(2532)
对外(2475)
(2463)
贸易(2460)
机构
大学(63166)
学院(60343)
(24622)
经济(24108)
研究(22553)
管理(21677)
理学(18552)
理学院(18263)
管理学(17789)
管理学院(17643)
中国(16728)
(13693)
(13372)
科学(12597)
(10906)
财经(10072)
(9931)
师范(9875)
中心(9818)
研究所(9621)
(9596)
(9122)
北京(8956)
(8390)
师范大学(8203)
(7949)
经济学(7936)
社会(7473)
财经大学(7451)
(7319)
基金
项目(38806)
科学(31404)
研究(29617)
基金(29115)
(24979)
国家(24736)
社会(22026)
科学基金(21419)
社会科(19493)
社会科学(19481)
基金项目(14651)
教育(14080)
(13897)
自然(12486)
自然科(12256)
自然科学(12252)
(12060)
自然科学基金(12042)
编号(11712)
资助(11537)
成果(11069)
(9063)
国家社会(8872)
重点(8760)
课题(8420)
教育部(8155)
大学(7867)
(7793)
人文(7676)
(7619)
期刊
(30506)
经济(30506)
研究(21748)
中国(16480)
(11324)
教育(10861)
学报(10179)
科学(9322)
管理(9322)
大学(8418)
(8357)
学学(7487)
财经(5602)
农业(5354)
经济研究(5253)
(4921)
金融(4921)
(4829)
技术(4818)
业经(3854)
(3785)
图书(3724)
问题(3576)
社会(3535)
(3499)
世界(3236)
统计(2976)
书馆(2892)
图书馆(2892)
会计(2867)
共检索到10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娟娟  丁鹏  
社会主义构想与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前,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特色最受瞩目:中国根据国情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理论,并稳步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当初在20世纪的历史关头选择跨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发展社会主义,这本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而且,我国是从有着悠久历史的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许多因素,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发展中要一直进行修正、修改或发展的任务。文章对"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军国  
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思想 ,内涵丰富 :应让辛勤劳动 ,守法经营 ,善抓机遇 ,适应市场经济 ,运用价值规律 ,长于经营管理 ,具有创新精神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的人先富起来。应提倡和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更多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这一思想应成为现阶段我们价值选择和判断的标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政策支撑 ,西部大开发同样必须坚持这一战略。根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选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先行发展 ,最终实现从一部分富裕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贤远  
本文以个人财富运动方向理论为基础 ,从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 ,解释了邓小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的内涵 ,并同时指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两极分化”两种社会状况的根本区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叔九  
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仍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符合。为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个分配战略的选择,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只有一部分人先富,才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由此也说明,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正由于坚持先让一部分人富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凤昆,孔凡信  
一部分人为何没富起来──对响水县农村贫困户和富裕户的调查与思考赵凤昆,孔凡信党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江苏省响水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告别贫困,解决温饱,部分农民率先致富奔了小康,达到富裕。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贫困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宜萍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全面落实需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必要的保证。现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基石,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武  
在祖国大地上,已涌现出一批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小康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和临颖县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县窦店村和市郊韩村河村、山东牟平县西关村、陕西渭南市五里铺村等,就是突出的代表。这些村的广大农民,在党的一系列正确政策的指引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学模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坚决为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兴华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左"风时期忽视快速发展生产力,漠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贫穷社会主义,也是针对在党的理论和宣传史上,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和突出地论述这一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经济理论问题,结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厚钊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受价值规律支配,市场经济在它的运行中,势必会出现等价交换中的不等价交换,势必会出现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重新分化组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石  
一、社会主义医疗卫生经济是有计划的医疗卫生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究竟采取什么经济形式,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不能将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纳入自然经济的轨道?不能。因为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卫生保健服务生产,是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国镇  胡怀国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伴随着西方式现代化的进程,古典经济学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马克思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作了深刻反思,强调人的发展,为共同富裕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实践探索中推动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推动了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二,吸收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果;第三,在新的征程上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