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8)
- 2023(7177)
- 2022(5698)
- 2021(5054)
- 2020(4319)
- 2019(9509)
- 2018(9404)
- 2017(18364)
- 2016(9787)
- 2015(10745)
- 2014(10536)
- 2013(10409)
- 2012(9293)
- 2011(7996)
- 2010(8310)
- 2009(8001)
- 2008(8351)
- 2007(7740)
- 2006(6928)
- 2005(6559)
- 学科
- 业(71833)
- 企(69577)
- 企业(69577)
- 管理(51067)
- 济(48412)
- 经济(48355)
- 业经(24684)
- 财(19852)
- 方法(19165)
- 农(18538)
- 务(17520)
- 财务(17507)
- 财务管理(17499)
- 企业财务(16547)
- 技术(15378)
- 农业(14394)
- 策(12717)
- 企业经济(11976)
- 划(11861)
- 数学(11842)
- 数学方法(11771)
- 经营(11509)
- 制(11077)
- 和(10618)
- 技术管理(10203)
- 理论(10199)
- 中国(9605)
- 决策(9218)
- 体(9211)
- 计划(8651)
- 机构
- 学院(147507)
- 大学(138206)
- 管理(65497)
- 济(65429)
- 经济(64337)
- 理学(55954)
- 理学院(55533)
- 管理学(55069)
- 管理学院(54787)
- 研究(40612)
- 中国(34646)
- 财(30835)
- 京(27987)
- 财经(24409)
- 江(23681)
- 农(23186)
- 经(22035)
- 科学(21479)
- 商学(20061)
- 商学院(19907)
- 所(19370)
- 业大(18968)
- 中心(18562)
- 州(18510)
- 经济学(18278)
- 农业(18104)
- 经济管理(17844)
- 财经大学(17644)
- 北京(17185)
- 研究所(16990)
- 基金
- 项目(90049)
- 科学(73745)
- 研究(69428)
- 基金(66587)
- 家(55486)
- 国家(54890)
- 科学基金(50372)
- 社会(45967)
- 社会科(43741)
- 社会科学(43729)
- 省(37208)
- 基金项目(35163)
- 自然(31845)
- 自然科(31186)
- 自然科学(31180)
- 教育(30823)
- 自然科学基金(30722)
- 划(28805)
- 编号(28254)
- 业(27787)
- 资助(26259)
- 创(22956)
- 成果(21090)
- 创新(20281)
- 发(20129)
- 部(19723)
- 制(19587)
- 重点(19390)
- 课题(18766)
- 国家社会(18583)
共检索到22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舜楠 陈琛
运用Logit模型对我国"僵尸企业"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负债企业、规模过大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国有企业较易成为"僵尸企业",运营效率低是造成能源开采与制造行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主要原因。针对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两种"僵尸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处置"僵尸企业"应从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债务重组、安置失业人员、解决过剩产能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企业重组 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坚持市场化原则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导向。效率低下是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当前,政府部门将处置过剩产能视做去除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仅凭逻辑推导,僵尸企业能够导致并恶化产能过剩,甚至两者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国际经验表明,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并没有经常同时出现。发达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关键词:
江西 僵尸企业 现状 处置举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关键词:
江西 僵尸企业 现状 处置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春阳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明晰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总结日本、美国、欧盟等经验,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破产清算、债务分担、行动思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启示。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处置 识别 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永生 蒋蓉华
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处在一个开放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 ,难免会因各种内外部原因导致危机发生 ,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危机产生的诱因 ,加强危机管理 ,才有利于培养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进而防范并处理企业危机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企业危机的诱因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战略层面 企业危机 诱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智宁 吴应宇
本文探讨了危机、危机预警和危机源的概念并提出危机源的三维空间探索技术,在探索出企业危机内部诱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预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对模型的应用予以说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敏
一、引言20世纪20年代初,预算管理思想在美国大型企业中悄然崛起,初时被用于几大企业的成本控制,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衍生出了其他功能,如计划、评价功能,因其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功用一跃而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无法彻底摆脱长期以来运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企业自身已经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固定指令传递模式,这种组织方式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链条长度,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永生 闫春
从财务管理的视角考察企业危机诱因,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危机诱因至少有财务结构的恶化、财务指标恶化、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融资困难、关联企业倒闭、缺少现金储备、盲目筹资、看重收入却忽视利润、信用丧失、盲目投资、过度资本运营、税务管理不善、财务监管不力等。
关键词:
企业危机 危机诱因 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会太
本文全面分析了西方绿色管理产生的外在诱因,认为西方企业绿色管理是当代环境问题恶化,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绿色浪潮高涨,以及政府、公众、绿色组织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东
本文从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环境因素角度 ,对美日两国企业制度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在分析制度成因时 ,本文着重强调了文化因素对制度差异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最后是总结其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制度 差异 文化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破产 税收债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洲
当前,我国"僵尸企业"主要出现在传统重化工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受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和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由我国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政府过度干预行为造成的。"僵尸企业"危害巨大,轻则将使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不公;重则将会在债务、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性风险。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上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延续和升级。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亮 唐任伍 成蕾
我国"僵尸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实行选择性产业政策造成市场扭曲、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和商业银行的持续信贷。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应对"僵尸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对不同类型"僵尸企业"精准处置,加强法律机制建设提高处置效率,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识别 处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