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8)
- 2023(7103)
- 2022(5597)
- 2021(5011)
- 2020(4224)
- 2019(9128)
- 2018(8755)
- 2017(17286)
- 2016(9281)
- 2015(10089)
- 2014(9743)
- 2013(9527)
- 2012(8541)
- 2011(7139)
- 2010(7395)
- 2009(7194)
- 2008(7607)
- 2007(6817)
- 2006(6026)
- 2005(5748)
- 学科
- 业(70137)
- 企(68087)
- 企业(68087)
- 管理(50378)
- 济(45967)
- 经济(45905)
- 业经(24292)
- 财(21390)
- 方法(19463)
- 务(18594)
- 财务(18592)
- 财务管理(18578)
- 农(18527)
- 企业财务(17664)
- 技术(14227)
- 农业(14071)
- 数学(12281)
- 数学方法(12256)
- 企业经济(11901)
- 策(11862)
- 划(11802)
- 制(11004)
- 经营(10816)
- 和(10129)
- 体(10027)
- 技术管理(9881)
- 理论(9248)
- 体制(9119)
- 决策(8636)
- 中国(8476)
- 机构
- 学院(137343)
- 大学(129016)
- 济(62582)
- 管理(62053)
- 经济(61726)
- 理学(53348)
- 理学院(53007)
- 管理学(52691)
- 管理学院(52440)
- 研究(36832)
- 中国(32267)
- 财(31286)
- 京(25576)
- 财经(24720)
- 经(22495)
- 江(21332)
- 农(21115)
- 商学(19405)
- 商学院(19245)
- 科学(18354)
- 经济学(18279)
- 财经大学(18117)
- 中心(17153)
- 经济管理(17022)
- 所(16987)
- 业大(16929)
- 经济学院(16660)
- 州(16448)
- 农业(16379)
- 北京(15533)
- 基金
- 项目(85472)
- 科学(70608)
- 研究(66944)
- 基金(64445)
- 家(53575)
- 国家(52990)
- 科学基金(48945)
- 社会(46057)
- 社会科(43748)
- 社会科学(43735)
- 省(34488)
- 基金项目(34188)
- 自然(29815)
- 教育(29187)
- 自然科(29179)
- 自然科学(29173)
- 自然科学基金(28754)
- 业(27205)
- 划(26498)
- 编号(26330)
- 资助(24853)
- 创(22198)
- 制(20106)
- 成果(19743)
- 创新(19645)
- 部(19472)
- 国家社会(19365)
- 发(18592)
- 重点(18472)
- 人文(18008)
共检索到20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兵
"僵尸企业"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企业在改制或升级中跟不上国家发展要求;受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影响,企业技术落后,陷入亏损;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不彻底导致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处置"僵尸企业"的经验,我国处置"僵尸企业"应从三方面着手:建立破产法庭,完善《企业破产法》;成立第三方机构——产业再生机构;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企业重组 企业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平平 张楠
僵尸企业一直是我国致力解决的顽疾,其不仅占用大量社会资源不能创造价值影响经济发展效率,还会造成不良资产暴增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僵尸企业的产生主要是政府的过度干预和银行的持续信贷,导致资本市场发展扭曲和滞后。国务院在2015年即提出加快僵尸企业的重整清退,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治理工作,但经过几年的治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此,本文开展僵尸企业治理的国际比较,力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我国僵尸企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国际比较 经验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去产能"是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被看做是"去产能"的"牛鼻子"。那么,究竟什么是"僵尸企业"呢?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春阳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明晰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总结日本、美国、欧盟等经验,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破产清算、债务分担、行动思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启示。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处置 识别 经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栾甫贵 刘梅
本文基于僵尸企业的定义及本质特征,修正和优化了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以沪深A股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僵尸指数,确定了僵尸企业的特征变量及相关权重,使得识别僵尸企业的准确率达到了90.94%,大大提高了僵尸企业的识别效率。此外,本文将僵尸企业的僵尸指数用于衡量僵尸企业的僵尸化程度,实证分析验证了僵尸企业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实现了识别僵尸企业、衡量僵尸企业的僵尸化程度以及企业僵尸化预警的统一,为僵尸企业的有效清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政府补助 僵尸指数 僵尸界定 僵尸化程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仲兵 刘颖
我国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项任务之首是"去产能",而处置国有僵尸企业是关键。国有僵尸企业是供给结构出现错配的结果,国有僵尸企业清理意味着恢复市场机制,而这需要对国有僵尸企业界定取得一致标准与对国有僵尸企业形成机理取得共识。国有僵尸企业清理涉及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制度安排,其中去除过剩产能主要依赖市场和破产来解决的政策信号应成为稳定的市场预期。国有僵尸企业清理应有助于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并改革导致国企低效率的体制弊病以预防僵尸经济的形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虹 汪制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中处置僵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僵尸企业治理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就内部而言,CEO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对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继任来源和职业经历是反映CEO管理能力和经营风格的两个关键指标,能够为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使用2004—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数据、CEO简历和个人特征数据研究CEO继任来源和多元化职业经历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具体影响及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拥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使企业成为僵尸企业概率更低,影响路径主要是降低了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中存在两个作用机制:一是提高企业薪酬激励水平;二是增加企业并购重组次数和金额。进一步分析表明,来源于非内部晋升且具有多元化职业经历的CEO对降低僵尸企业比例的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上市僵尸企业如何科学聘任CEO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为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仲兵 刘颖
我国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项任务之首是"去产能",而处置国有僵尸企业是关键。国有僵尸企业是供给结构出现错配的结果,国有僵尸企业清理意味着恢复市场机制,而这需要对国有僵尸企业界定取得一致标准与对国有僵尸企业形成机理取得共识。国有僵尸企业清理涉及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制度安排,其中去除过剩产能主要依赖市场和破产来解决的政策信号应成为稳定的市场预期。国有僵尸企业清理应有助于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并改革导致国企低效率的体制弊病以预防僵尸经济的形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胡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路径,如何治理好企业僵尸化问题,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文章立足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普遍高于真实禀赋的现实情况,研究了增长目标契合对当地企业僵尸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设定契合真实禀赋的增长目标,能够减少企业获得的非正常资源支持,并引导其良性健康发展,从而降低当地企业的僵尸化倾向。这种作用随着增长目标契合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且在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企业中更加明显。增长目标契合能够改善当地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债务规模,抑制正常企业僵尸化,促进僵尸企业恢复正常经营,最终对企业的资本市场价值和生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研究表明,政府量力而行地设定契合真实禀赋的增长目标能够产生积极的施政成效。这不仅对经济增长目标微观治理成效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而且支持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决策层统筹协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破产 税收债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破产 税收债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霄阳 瞿强
僵尸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既影响经济效率,也蕴含金融风险。处理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和分类。本文提出我国僵尸企业可以分为信贷补贴支持和经营不善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界定标准。实证分析表明,两类僵尸企业构成、分布、决定因素均有差异。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容易成为信贷补贴支持类僵尸企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更容易成为经营不善类僵尸企业。发现两类僵尸企业决定因素上的差别可以为解决僵尸企业这一现实问题提供支持。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界定 分类 久期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霄阳 瞿强
僵尸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既影响经济效率,也蕴含金融风险。处理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和分类。本文提出我国僵尸企业可以分为信贷补贴支持和经营不善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界定标准。实证分析表明,两类僵尸企业构成、分布、决定因素均有差异。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容易成为信贷补贴支持类僵尸企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更容易成为经营不善类僵尸企业。发现两类僵尸企业决定因素上的差别可以为解决僵尸企业这一现实问题提供支持。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界定 分类 久期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僵尸企业的存在大大影响了行业效率的提升,加剧产能过剩,并最终影响市场机制的发挥,损害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近期,中央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快清理僵尸企业(zombie firm)。从国际经验来看,僵尸企业并不是最近才在中国出现。20世纪90年代,日本到处都是僵尸企业;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一度也出现了大批僵尸企业。所谓僵尸企业,指那些债台高筑、经营效率低下,但由于获得银行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企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蒋瑜洁 蔡达贤
僵尸企业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相关经济体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共同挑战。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因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日本主要通过产业再生机构和中小企业再生支援协议会治理僵尸企业。借鉴日本相关机构协助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或走出困境重获生机的具体方法,中国对僵尸企业的治理和防范可从多层面着手:在政府层面,运用综合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在银行层面,严控融资借贷,避免向僵尸企业输血;在制度层面,畅通退市机制,对僵尸企业实施破产或倒闭措施;在社会层面,成立中立机构,协助治理僵尸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