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9)
- 2023(17817)
- 2022(15410)
- 2021(14275)
- 2020(12369)
- 2019(28159)
- 2018(27540)
- 2017(53275)
- 2016(28930)
- 2015(31995)
- 2014(31593)
- 2013(30904)
- 2012(28093)
- 2011(24906)
- 2010(24646)
- 2009(22593)
- 2008(22040)
- 2007(19137)
- 2006(16484)
- 2005(14258)
- 学科
- 济(108932)
- 经济(108796)
- 业(85642)
- 管理(85429)
- 企(71299)
- 企业(71299)
- 方法(54548)
- 数学(47888)
- 数学方法(47278)
- 财(33626)
- 中国(29225)
- 农(28585)
- 业经(24411)
- 务(23423)
- 学(23423)
- 财务(23351)
- 财务管理(23306)
- 企业财务(22247)
- 制(20729)
- 贸(20433)
- 贸易(20424)
- 易(19868)
- 地方(19393)
- 农业(19237)
- 银(17852)
- 银行(17787)
- 理论(17785)
- 技术(17667)
- 融(16950)
- 金融(16948)
- 机构
- 大学(400753)
- 学院(396733)
- 管理(160594)
- 济(156068)
- 经济(152845)
- 理学(139840)
- 理学院(138347)
- 管理学(135691)
- 管理学院(134988)
- 研究(128970)
- 中国(98705)
- 京(84197)
- 科学(81734)
- 财(73640)
- 农(68311)
- 所(64272)
- 业大(63618)
- 中心(59985)
- 财经(59664)
- 研究所(58909)
- 江(56310)
- 经(54547)
- 农业(53873)
- 北京(52572)
- 范(48982)
- 师范(48357)
- 院(47156)
- 经济学(46643)
- 州(45445)
- 财经大学(44929)
- 基金
- 项目(280961)
- 科学(219911)
- 基金(205817)
- 研究(197877)
- 家(182324)
- 国家(180634)
- 科学基金(154895)
- 社会(125030)
- 社会科(118530)
- 社会科学(118493)
- 基金项目(109712)
- 省(108408)
- 自然(104302)
- 自然科(101938)
- 自然科学(101906)
- 自然科学基金(100089)
- 划(92203)
- 教育(90654)
- 资助(85075)
- 编号(79126)
- 重点(62524)
- 成果(62353)
- 部(61418)
- 创(58288)
- 发(57824)
- 科研(54996)
- 创新(54419)
- 课题(53034)
- 教育部(52519)
- 计划(52350)
- 期刊
- 济(161384)
- 经济(161384)
- 研究(111685)
- 中国(71140)
- 学报(69704)
- 科学(60825)
- 农(60409)
- 财(57883)
- 管理(57760)
- 大学(52555)
- 学学(49885)
- 农业(41372)
- 教育(36715)
- 融(35831)
- 金融(35831)
- 技术(32951)
- 财经(28615)
- 业经(26172)
- 经济研究(25924)
- 经(24332)
- 业(22301)
- 问题(20875)
- 版(20083)
- 科技(19894)
- 图书(19772)
- 技术经济(18703)
- 理论(18652)
- 业大(18210)
- 统计(17816)
- 财会(17433)
共检索到568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祁永正
"偿二代"监管准则的实施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收集了2016~2020年间共85家保险公司面板数据,选取"偿二代"两个主要监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偿二代"监管约束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相较于风险综合评级,偿付能力充足率对投资收益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即监管压力较小时保险公司所得投资收益更多,而两个主要监管指标的共同约束导致投资收益减少,反映出"偿二代"下保险公司投资决策更为谨慎。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发现,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低时,保险公司选择更多的持有货币资金,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降低。"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改革对保险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提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应是完善"偿二代"的关键点。
关键词:
偿二代 投资收益 中介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婧 方志玮
偿二代监管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下的资本约束体系,偿付能力指标成为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面临的重要约束。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在以最大化股东收益为目标、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为约束,同时考虑资产负债风险相关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最优化资产配置问题,并说明了偿二代监管规则下重要风险参数值的设置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股东收益以及破产概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证明了,在达到一定的门槛值之后,监管系数的严格化不仅会减少保险公司的收益,而且也可能达不到降低破产概率的效果,同时监管系数的调整对于财险和寿险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本文对于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和监管层进一步完善偿二代监管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桦 赵婉竹
2016年1月1日,我国保险业开始实施"偿二代",其第8号信用风险监管规则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保险公司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最低资本设定,规则的核心是针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手设定不同的基础因子。本文希望检验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差异是否足够大,以至使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因子需要不同。为此,本文首先利用KMV模型计算了反映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大小的违约距离,将计算结果与第8号监管规则中的规定进行对比,之后再结合对我国银行监管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结论:按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类,并赋值不同基础因子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计算方法值得商榷。
关键词:
偿二代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KMV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胡珊珊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发展强劲,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经营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偿付能力不足尤为严重。为此,2016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了保险业"偿二代"监管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现状及存在的监管问题,探讨了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II框架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下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雅明 李静
我国"偿二代"监管要求自2016年起正式实施,其核心是通过因子设定对各类风险进行度量,并在相关系数矩阵下实现对风险的聚合。本文从市场一致性角度,通过建立经济资本模型对保险公司面临的股票和债券投资风险进行了度量,并与"偿二代"第7号和第8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规则中基础因子和相关系数设置下的度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不同于面向整体行业的"偿二代"因子法,经济资本可以对保险公司自身投资风险进行更详细的模型化度量,并通过模拟结果获取更全面的风险特征。同时,经济资本度量模型可从单个资产间的相关性出发进行更微观的风险聚合,为保险公司内部战略选择与风险管理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
偿二代 经济资本 风险聚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虎 王学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产出现了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企业加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力度,投资额占比不断上升。通过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研究,表明保险企业的承保利润在下降,而投资收益出现上升的势头,并且对公司整体收益影响很大。公司投资品种中银行存款呈现下降的态势,债券投资为最主要的品种,其占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上升明显,收益率波动大,且保险公司整体收益与该品种投资收益成同幅波动。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加大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奕 王云龙
现有理论研究从已有损失经验、承保能力约束和一般经济因素三方面解释保险周期产生的原因,而已有实证检验多使用某一个国家(地区)的加总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使用2007~2016年全球各国保险公司的财务面板数据,构建差分模型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检验现有主流的解释保险周期假说的成立性,并验证高收入国家(地区)和中低收入国家(地区)的保险周期在传导机制上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已有损失经验是保险周期的显著影响因素,且该因素在高收入国家(地区)与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之间不存在结构性差异,而承保能力约束对保险周期的影响在高收入国家(地区)与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本文使用企业层面数据对几种主流理论模型解释加以实证检验,更加切合理论模型的行为假设,同时本文所构建的结构性差异差分模型揭示了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保险周期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差异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少锋 冯邦彦
在一定的条件下 ,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之间正相关性 ,这就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在高收益、高风险和低风险、低收益之间进行选择。然而 ,基于保险公司风险偏好的分析却表明 ,这两种极端的选择都不满足最优的条件 ,保险公司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
关键词:
收益 风险 保险 资金运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远为 严飞 林江鹏 齐文博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越来越大。本文利用我国四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数据,研究股票收益率变动与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数据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由于利率数据是非平稳的,利用数据的一阶差分做回归分析;而D.W检验结果表明,随机误差项存在自相关现象,因而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来解决自相关问题。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四家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均对利率变动敏感,即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最后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面临较大利率风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桦 赵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内容,以高效率、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科技是新时代实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016—2020年56家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实证检验保险科技与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保险科技能够针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痛点对症下药,驱动产险公司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偿付能力的提高;门槛回归显示,保险科技正向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增长过程中受到金融数字化和监管成本的门槛收敛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保险科技发展对不同属性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不对称影响,对中资产险公司和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外资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保险科技对于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金融监管的参与下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与保险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对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驱动作用,本文建议,未来要积极推进保险科技发展,同时将资源适度朝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
关键词:
保险科技 偿付能力 金融监管 偿二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薄滂沱 邵全权 江生忠
大量研究发现保险业发展可以影响经济增长,但对于保险业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作用却鲜有涉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在1999年~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我们发现提高保险市场上中小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市场份额的平方项和经济增长负相关,即中小保险公司份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提高寿险深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财险深度的提高则会抑制经济增长。本文还构建了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发现不同区域保险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骥 孙健
"偿二代"的实施对人身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2~2017年我国人身险公司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人身险公司在"偿二代"实施前后的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分析各因素影响变化,研究"偿二代"对人身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偿二代"实施后人身险公司投资管理技术提升,规模报酬改善,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提升,负债业务规模对保险资金运用效率的约束增加。人身险公司应采取积极的保险资金投资策略,降低保险资金闲置率,培养专业投资人才,注重自身保险资金投资技术的更新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姣 李立 李晶晶
基于48家财产保险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投保人市场约束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保人市场在市场监督阶段产生了比较显著的价格约束效应但没有产生数量约束效应,而在市场影响阶段,保险公司并没有根据投保人市场的价格约束和数量约束信号改变其风险承担行为。针对投保人市场约束机制无效的情况,应积极转变监管理念,加快培养投保人的市场约束能力和完善保险信息披露体系、鼓励成立专业的保险公司评级机构,并且继续推进保险市场化进程,健全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
投保人市场 市场约束 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铭利 陆峰 高爽
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建设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都选择性地排除保险公司,因而对保险公司内部治理遗留了大量的研究空白。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资保险公司2007-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内部治理因素对于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对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中资保险公司已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并提出了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基于2011~2013年季度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宏观经济周期因素还是其他非周期因素引起的资产减值,都与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经济周期因素引致的资产减值损失呈现顺周期的特征。该特征的强弱程度与资产规模相关联,而且包含门限效应。保险公司应该根据资产规模的变化执行动态的、有差别的减值准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减值准备比率应该略高于中等规模的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