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1)
2023(14431)
2022(11622)
2021(10819)
2020(8727)
2019(20144)
2018(19939)
2017(37919)
2016(20481)
2015(22797)
2014(22861)
2013(22645)
2012(21188)
2011(19012)
2010(19919)
2009(19006)
2008(19298)
2007(17427)
2006(16255)
2005(15505)
作者
(58041)
(48028)
(48010)
(45488)
(30905)
(22654)
(21841)
(18472)
(18251)
(17556)
(16380)
(15952)
(15744)
(15507)
(15056)
(14688)
(14153)
(13986)
(13844)
(13637)
(12354)
(11826)
(11750)
(11251)
(10903)
(10874)
(10853)
(10731)
(9605)
(9432)
学科
(97380)
经济(97248)
(83641)
(76098)
企业(76098)
管理(72216)
方法(33368)
业经(32421)
中国(29968)
(29844)
(29793)
数学(24197)
(23974)
数学方法(23970)
地方(22084)
农业(20808)
(20041)
财务(20013)
财务管理(19984)
技术(19068)
理论(18982)
企业财务(18910)
(17769)
(17758)
银行(17758)
(17459)
(17308)
(17288)
(16654)
金融(16654)
机构
学院(299110)
大学(294310)
(130787)
经济(128183)
管理(115367)
研究(101930)
理学(96338)
理学院(95334)
管理学(94166)
管理学院(93573)
中国(83701)
(67137)
(63999)
科学(55405)
(50881)
财经(50451)
(49024)
中心(45619)
(45528)
研究所(44603)
(44243)
北京(42056)
经济学(39512)
(39424)
(39295)
师范(39106)
财经大学(36819)
(36616)
业大(36288)
经济学院(35377)
基金
项目(175447)
科学(139433)
研究(138855)
基金(124775)
(105231)
国家(104116)
科学基金(90636)
社会(88966)
社会科(84245)
社会科学(84227)
(69945)
基金项目(64344)
教育(64210)
编号(57847)
(56731)
自然(53182)
自然科(51893)
自然科学(51879)
自然科学基金(51020)
资助(50047)
成果(48798)
(42978)
课题(41284)
(39846)
重点(39501)
(39280)
(37419)
(36535)
国家社会(36521)
创新(36272)
期刊
(164532)
经济(164532)
研究(102368)
中国(70209)
(55093)
管理(52113)
(43082)
教育(41845)
科学(36610)
(36082)
金融(36082)
学报(35340)
技术(30572)
农业(29092)
大学(28994)
业经(28673)
学学(26569)
财经(26217)
经济研究(25781)
(22766)
问题(21468)
(17927)
(17350)
技术经济(17154)
国际(15695)
商业(15564)
现代(15458)
世界(15259)
经济管理(14874)
理论(13936)
共检索到49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钦  
新中国7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1949~1978年,为新中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为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全面国有化阶段;1978~2012年,以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国有企业提质增效阶段;2012年至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有企业全面"做强做优做大"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发展要求的诠释和践行,是应对每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关切人民的主要需求,在"强""优"和"大"之间各有侧重,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正是新中国7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宋方敏  
所有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权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问题,而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者)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没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支撑,就没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方式,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全民所有制与公司制是两个论域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改"和"公司制"不等于取消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对国有经济来说,不控股企业,就没有实际支配权,支配权与所有权配套,才能保证实现符合所有者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赖小民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非常重视,近两年连续召开了四次国企改革的座谈会,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论、新的要求。总书记多次讲到,国有企业是共和国的基石,也是公有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我们改革的方向,要求国有企业要不断通过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赖小民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非常重视,近两年连续召开了四次国企改革的座谈会,每一次都有新的理论、新的要求。总书记多次讲到,国有企业是共和国的基石,也是公有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我们改革的方向,要求国有企业要不断通过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赖小民  
什么叫做优?结构、竞争力、质量、绿色和可持续。结构是手段,竞争力是核心,质量是生命,可持续是目标。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结构,包括产品结构、盈利结构、人才对比结构,等等。要有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和核心影响力。要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方式,既要考虑GDP,又要考虑质量。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赖小民  
什么叫做优?结构、竞争力、质量、绿色和可持续。结构是手段,竞争力是核心,质量是生命,可持续是目标。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结构,包括产品结构、盈利结构、人才对比结构,等等。要有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和核心影响力。要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方式,既要考虑GDP,又要考虑质量。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关键词: 一以贯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有经济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任务,一直贯彻始终。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载体,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经济的抓手;载体变,抓手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到股份制改革,再到全面改制与做大规模并进,又到现在的混改及剥离其国有资本运营职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从政资分离到"管人管事管资产",再到国有集团合并减少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文龙  葛泽坤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由"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是当前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的重要方向,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是成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制改革等。在公司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实现"国民共进",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和民营资本权益受侵犯等问题发生。当前,我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活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积极履行其制度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使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真正成为党执政兴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海明  杨万铭  
本文从主流的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企业所有权在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配置提出了一个超越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反思了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笔者坚持人力资本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产权改革方向,也指出已有产权改革的误区在于过多地倾向于将人力资本产权赋予企业高层经营者,而忽视了企业中普通职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塑造,需要推进改革,摸索普通职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增加对普通人力资本产权的扶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效华  杨立志  
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剑平  何召鹏  刘长庚  
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何坚持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套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发展方向、改革发展目标、改革发展重点、改革发展主体、改革发展方法论、改革发展方针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理解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增强改革发展定力、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钢  肖小勇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三十年国企改革的逻辑包括: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从享受保护到"泯为众企"、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从中可以得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垄断企业推向市场以及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金胜  陈明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走过了30年。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反思改革过程中理论思路,发现主导我国改革的实际上是对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中,何者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的理解上。我国的改革在开始的阶段是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是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仲兵  
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回归企业本质的过程。在对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历史起点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