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4)
2023(5995)
2022(5079)
2021(4328)
2020(3769)
2019(8265)
2018(7937)
2017(16420)
2016(8206)
2015(9506)
2014(9515)
2013(9891)
2012(9674)
2011(9060)
2010(9163)
2009(8676)
2008(8020)
2007(7200)
2006(6575)
2005(5984)
作者
(24318)
(20610)
(20576)
(19779)
(13459)
(9721)
(9315)
(8004)
(7839)
(7361)
(7316)
(6908)
(6629)
(6540)
(6450)
(6435)
(6070)
(5955)
(5955)
(5562)
(5364)
(5017)
(4909)
(4793)
(4755)
(4720)
(4376)
(4125)
(4102)
(3910)
学科
(71853)
经济(71794)
方法(28812)
数学(26998)
数学方法(26938)
管理(26139)
(23403)
(17710)
企业(17710)
地方(16411)
中国(12499)
地方经济(12324)
(11922)
(11284)
业经(10244)
(9047)
(8334)
贸易(8331)
(8214)
农业(8108)
(8082)
金融(8082)
(7918)
环境(7695)
产业(7146)
经济学(7078)
(6749)
银行(6747)
(6719)
(6510)
机构
大学(137840)
学院(137472)
(78313)
经济(77282)
管理(54109)
理学(47158)
研究(47013)
理学院(46741)
管理学(46334)
管理学院(46075)
中国(35947)
(33604)
财经(27618)
经济学(27351)
(26468)
(25175)
经济学院(24582)
科学(22622)
(22377)
中心(20638)
财经大学(20559)
研究所(19931)
(19083)
商学(16904)
商学院(16755)
北京(16740)
(16332)
(15943)
经济管理(15833)
(15194)
基金
项目(86526)
科学(70524)
基金(67306)
研究(63698)
(56564)
国家(56147)
科学基金(49792)
社会(46906)
社会科(44809)
社会科学(44799)
基金项目(34952)
(31397)
自然(29418)
教育(28820)
自然科(28778)
自然科学(28775)
资助(28721)
自然科学基金(28310)
(25615)
编号(22980)
(21125)
国家社会(20850)
(19381)
教育部(19340)
重点(19014)
人文(18880)
成果(17890)
(17867)
经济(17728)
(17250)
期刊
(90640)
经济(90640)
研究(46746)
(24609)
管理(20755)
中国(20392)
经济研究(17474)
财经(15863)
科学(15577)
学报(15287)
(15002)
金融(15002)
(13719)
(13105)
大学(12819)
学学(12512)
业经(11945)
问题(11481)
技术(11258)
统计(9592)
技术经济(9572)
(9082)
商业(8896)
农业(8335)
世界(8104)
(8062)
决策(7556)
国际(7403)
经济问题(7187)
经济管理(6957)
共检索到20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栾惠德  
本文采用季节调整的方法,通过考察“五一”、“十一”长假制度实施前后季节模式的变迁,定量测算了“假日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春节的移动假日效应,结果显示“假日经济”实际上更多的是有限的消费在不同时期间的转移和替代。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芳  项燕霞  齐东军  
文章首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季节调整的原因、季节调整方法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进行了说明,着重介绍了国际上最新流行的X-12-ARIMA和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然后用X-12-ARIMA方法对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分析和预测,并结合使用TRAMO/SEATS方法解决中国与国外明显不同的春节假日因素的调整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季节调整面临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明辉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出现了结构失衡。因此,准确把握当前的消费状况和特征,对于制定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逐步完成,投资对四川经济的作用日趋减弱,在净出口额并不是很大的状况下消费便成了拉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分析四川居民消费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季节调整的方法,准确分离出消费的长期变动趋势、季节变动趋势、不规则变动因素,并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雄强  张晓峒  
文章根据日销售额的节假日特征,提出我国居民消费序列季节调整的新方案,并运用季节调整结果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波动。研究表明:在新方案中增加移动假日效应和工作日效应后,不仅能充分提取原始序列的季节成分和节假日效应成分,而且可以有效监测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波动。原始序列的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的趋势循环成分持续稳步增长、季节波动模式基本保持稳定、不规则成分平稳随机变动。基于新季节调整方案得到的环比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经济指标的转折点,因此更适宜于对居民消费进行实时监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栾惠德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季节调整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X-12-ARIMA季节调整的原理,对中国月度CPI进行了季节调整,继而比较了月环比CPI与同比CPI的灵敏性,结果表明经过季节调整所得到的月环比CPI更适合用于宏观经济的实时监测,在对经济转折点的判断上比同比CPI领先2到6个月。最后对月度CPI进行了短期预测,认为近期内我国不会发生大的通货膨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颖  陈辉  杜丹燕  
文章首先论述了季节调整方法的发展过程;然后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数据转换为定基比数据,运用国际上最新流行的X-12-ARIMA程序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再运用TRAMO/SEATS方法剔除中国特有的春节假日因素;最后对CPI进行短期预测,得出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桂文林  韩兆洲  
Bayes季节调整方法因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调整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等,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应用。本文将Bayes季节调整模型引入国内,同时在模型中补充贸易日和闰年的影响。用R软件Timsac包中的Bayesian程序实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季节调整和环比增长率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长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稳定的指数增长趋势和U型季节特征,得到的月环比增长率反应灵敏。通过季节指数抛物线拟合,得到"五一"和"十一"节日经济效应和比例。总体上"五一"的节日效应显著;"十一"有正面效应,但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鸣   肖峻   王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环境治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低碳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必然对经济社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在实现“双碳”战略同时能否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成为热点议题。本文结合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7-2021年2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识别其消费升级效应。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对居民消费升级提高近53.28%;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活力、市场化水平在低碳城市试点促进消费升级过程中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此,应构建并完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体制机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新基建发展,更好释放低碳城市的消费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良  
文章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短期预测作为切入点,采用定量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季节性ARIMA模型)模型对CPI时间序列进行量化分析。首先阐述基于该模型的CPI预测的一般过程,即:平稳化处理、差分变换的阶数辨识、参数估计,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然后对模型进行性能检验,确定较适合的季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最后在实证分析中探讨经济变量CPI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变动规律,对CPI时间序列进行适当的差分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将居民消费问题纳入数字经济的分析框架,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理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流动性约束等手段影响居民消费。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和手工查找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2011—2019年我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居民消费带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将增加本地人均消费支出,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层级等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支付便利性、流动性约束以及家庭不确定性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机制;基于城乡不平等视角的扩展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有利于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荣  周金南  
文章基于X-13-ARIMA-SEATS模型,针对中国经济数据存在移动假日效应的问题,采用AICC准则对移动假日效应的影响期进行客观选取,以CPI为例阐述了最新的季节调整模型在中国经济数据方面的运用。同时,应用该模型对样本内和样本外的中国CPI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样本内预测的精度很高;而样本外预测则显示中国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大的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晓婷  
目前我国延长假日政策的实施,力图从增加居民可支配闲暇时间的角度来影响其经济行为。居民对时间的意识和价值认识是其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导波  张思麒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增长,且对服务型消费促进效果更明显。此外,与中间消费水平人群相比,数字经济对低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人群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由异质性研究可知,与农村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与男性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女性居民消费的作用更显著;与中、老年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青年消费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主要是由于青年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由理论机制检验可知,数字经济能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芳  吴桂珍  高铁梅  
对我国经济指标进行季节调整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消除春节因素的干扰。本文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提供了两种先验的月份调整方法:月平均日值法和比例因子法,并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汉  
数字经济发展是降低消费隐含碳排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了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但产业结构升级在上述影响路径中产生显著负向调节作用,从而抑制了消费隐含碳排放。为此,本文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分别从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提供减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