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6)
- 2023(9710)
- 2022(8768)
- 2021(8353)
- 2020(7078)
- 2019(16477)
- 2018(16418)
- 2017(32313)
- 2016(17421)
- 2015(19431)
- 2014(19268)
- 2013(19162)
- 2012(17397)
- 2011(15415)
- 2010(15164)
- 2009(13535)
- 2008(13229)
- 2007(11270)
- 2006(9788)
- 2005(8399)
- 学科
- 济(65447)
- 经济(65364)
- 管理(54202)
- 业(52264)
- 企(46285)
- 企业(46285)
- 方法(33923)
- 数学(29620)
- 数学方法(29333)
- 财(20759)
- 农(15391)
- 务(15389)
- 财务(15329)
- 财务管理(15306)
- 中国(15148)
- 企业财务(14730)
- 业经(14687)
- 学(13810)
- 制(13791)
- 地方(12507)
- 银(11191)
- 银行(11158)
- 理论(11095)
- 和(10838)
- 技术(10682)
- 融(10650)
- 金融(10649)
- 贸(10623)
- 贸易(10618)
- 行(10539)
- 机构
- 大学(241045)
- 学院(238578)
- 管理(101460)
- 济(91081)
- 经济(89034)
- 理学(88653)
- 理学院(87743)
- 管理学(86371)
- 管理学院(85948)
- 研究(74586)
- 中国(56454)
- 京(50799)
- 科学(46793)
- 财(44198)
- 所(36693)
- 财经(35964)
- 业大(35189)
- 农(34305)
- 中心(33953)
- 研究所(33449)
- 经(32931)
- 江(32340)
- 北京(32213)
- 范(29863)
- 师范(29603)
- 院(27333)
- 财经大学(27325)
- 州(27066)
- 商学(26930)
- 农业(26914)
- 基金
- 项目(168459)
- 科学(132639)
- 基金(123321)
- 研究(123079)
- 家(106670)
- 国家(105789)
- 科学基金(92080)
- 社会(76141)
- 社会科(72180)
- 社会科学(72161)
- 基金项目(66872)
- 省(64863)
- 自然(61833)
- 自然科(60412)
- 自然科学(60399)
- 自然科学基金(59334)
- 教育(56125)
- 划(54790)
- 资助(50897)
- 编号(50609)
- 成果(40269)
- 部(37275)
- 重点(36629)
- 创(35233)
- 发(34067)
- 课题(33474)
- 创新(32699)
- 科研(32501)
- 项目编号(32311)
- 教育部(32238)
共检索到333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仲欣 刘正军
"债转股"对高管激励具有显著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债转股"公司来说,"债转股"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债转股"能提高对公司高管的激励效应。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当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可以引进新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以更好地激励高管;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必须依靠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资源谈判来完成,应使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相机治理及其对高管激励的替代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宋芝
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201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负债期限结构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债期限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显著影响,随着长期负债比例的增加,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会增强;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负债期限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面影响并不比国有上市公司强。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负债期限结构虽然对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治理效应,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负债期限结构工具降低代理成本的做法还有待加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广
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契约不仅能够对高管产生显著的激励效用,还能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高管的薪酬激励是当今公司治理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的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特征,即公司业绩上涨所带来的薪酬上涨幅度明显大于业绩下降所带来的薪酬下降幅度。此外,这种薪酬-业绩的非对称特征在国有企业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进一步,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特征越严重。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产权性质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鼎
文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高管薪酬制度能够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业绩上升和业绩下降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非对性。最后,就完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和健全治理机制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 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茜 王竹泉
本文对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了商业信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深入探索背后的影响机理以及在内控质量不同的企业间的差异性影响。结果显示: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商业信用有助于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向下游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供应链上下游的商业信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利润质量的好坏,进而向股东传递信号,股东借此信号来判断管理层行为动机和工作能力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进行有效调节;在内部控制质量薄弱的企业,商业信用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更显著。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利润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暄 宋玉
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制约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一个理性的管理者必然会要求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相关,从而弥补自身薪酬的损失。为了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也越高,而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套柱 王宁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8年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将产权性质区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性质新能源企业中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培培 李冬生
本文从债权人角度,利用近5年深市主板A股公司数据,研究债权人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债权人对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关系存在反向调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约束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也存在反向调节。此外,按企业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后,结果显示,企业产权性质不同,信息质量对债务约束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也不同,该调节作用在国企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是对信息传递理论应用的一种丰富,同时也进一步为完善我国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债务契约 信息质量 高管薪酬 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丽微
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的中小企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持股、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的中小企业高管薪酬与其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有私募股权投资者参与的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高于无私募股权参与的公司,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大小并不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有助于探究私募股权投资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公司业绩 高管薪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丽微
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的中小企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持股、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的中小企业高管薪酬与其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有私募股权投资者参与的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高于无私募股权参与的公司,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大小并不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有助于探究私募股权投资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公司业绩 高管薪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娜
突破业绩同质性的假设,将薪酬业绩敏感性分解为"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在考虑业绩异质性的基础上,检验内部控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降低"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抑制"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的作用仅在高管权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存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锐 柳建华 许宁
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产权 薪酬业绩敏感性 协同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辰颖
在环境规制日益严格、环境治理好坏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不仅要考虑财务绩效,也需将环境绩效纳入考核范畴。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的敏感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强的企业环境绩效显著优于内部控制弱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强化高管薪酬与财务绩效的敏感性;内部控制弱的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会降低高管薪酬,而内部控制强的企业不存在这种现象。建议政府通过奖励与惩罚双重机制,督促企业保护环境;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激励高管;高管增强环保意识,辅助企业实现绿色经营,三方协力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奇杰 吴颖 沈彤彤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会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会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汤谢莹
文章从关系专用性投资角度研究高管薪酬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考虑公司的关系专用性投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低的现象将得以解释。文章实证检验了两个假设:(1)关系专用性投资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2)这种效应在信任水平低的地区更加明显。进一步控制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文章丰富了以关系契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治理与薪酬契约的相关成果,也为上市公司设计有效的薪酬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