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8091)
2022(6933)
2021(6434)
2020(5333)
2019(12133)
2018(11969)
2017(24456)
2016(13231)
2015(14801)
2014(14824)
2013(14541)
2012(13588)
2011(12178)
2010(12480)
2009(12013)
2008(11879)
2007(10901)
2006(10018)
2005(9282)
作者
(35757)
(29943)
(29827)
(28746)
(19317)
(14095)
(13583)
(11479)
(11402)
(11023)
(10402)
(9895)
(9801)
(9730)
(9711)
(9359)
(8899)
(8800)
(8663)
(8590)
(7710)
(7308)
(7277)
(6839)
(6834)
(6758)
(6755)
(6678)
(5988)
(5867)
学科
(54708)
经济(54626)
管理(44888)
(41282)
(33842)
企业(33842)
方法(21577)
数学(19275)
数学方法(19060)
(18815)
(16480)
(16297)
中国(15399)
业经(11978)
(10872)
(10843)
地方(10831)
银行(10829)
(10817)
(10779)
(10727)
贸易(10721)
(10607)
财务(10577)
财务管理(10553)
(10515)
税收(10393)
(10378)
(10324)
农业(10197)
机构
学院(188372)
大学(187219)
(86692)
经济(84992)
管理(72740)
研究(63454)
理学(61759)
理学院(61188)
管理学(60357)
管理学院(59987)
中国(50507)
(45842)
(38064)
财经(34480)
科学(33338)
(31174)
(30821)
(30459)
中心(29252)
经济学(27738)
研究所(27045)
(26070)
财经大学(25366)
经济学院(24933)
北京(23987)
(23062)
(23008)
业大(22961)
(22321)
师范(22154)
基金
项目(116947)
科学(93884)
研究(90176)
基金(86389)
(73055)
国家(72435)
科学基金(63149)
社会(59763)
社会科(56818)
社会科学(56810)
(44508)
基金项目(44183)
教育(41912)
自然(38223)
自然科(37353)
自然科学(37347)
(36972)
自然科学基金(36706)
编号(36629)
资助(36371)
成果(31780)
(28579)
(27696)
重点(26166)
课题(25874)
(25056)
国家社会(24935)
教育部(24639)
(24594)
(24300)
期刊
(100223)
经济(100223)
研究(62867)
中国(40408)
(36694)
管理(29541)
(24752)
(23455)
金融(23455)
科学(22747)
学报(22580)
教育(19656)
大学(18839)
财经(17992)
学学(17802)
经济研究(16453)
技术(16114)
农业(15967)
(15489)
业经(15438)
问题(13033)
(11280)
国际(9706)
理论(9336)
技术经济(9250)
现代(9032)
世界(9029)
(8773)
统计(8557)
改革(8263)
共检索到29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文章从传统的"倒逼机制"入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的"福利行政支出刚性"有着比以往更强的"倒逼"机制特性。新世纪以来,福利行政支出在 GDP 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也推动了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上升,其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不易调整。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低成本扩张的增长路径,这一路径需要政府货币和需求的双重激励,并通过微观的"倒逼机制"锁定宏观政策的扩张和收缩,迫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沿着不可持续的扩张道路发展。寻求可持续的增长机制,必须打破新的福利和行政支出刚性的倒逼,需从行政支出成本入手,并依据发展阶段进行福利支出安排,才能平衡发展与转变路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同三  李雪松  张涛  沈利生  李军  王丽  娄峰  赵京兴  张友国  王宏伟  张延群  李文军  刘满强  李金华  王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向前  刘莉亚  任若恩  
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引入收益率余值概念代表政策因素的变动,构建了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双因素模型,进而从实际数据中分散出基本面因素、技术面因素和政策面因素各自的作用与贡献率。对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基本面因素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很小,技术面因素的贡献率达到26 4%,政策因素的影响约占70%;从中长期角度看,基本面因素的影响约占22%,政策面因素的作用依旧是最大的,它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因而我国股市基本上还是一个政策市,价值型投资者中长期也要重点关注政策面的总体动向,要求管理层政策的出台和变动能使市场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使得政策对股市波动的直接影响转化为间接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陈昌兵  
本报告在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支持系数,该系数是通过一个政府福利模型而得。在突破贫困陷阱阶段,政府与企业目标高度一致,政府集中一切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政府支持系数大,企业享受了低税、低资源价格等有利因素;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随着城市化快速提高,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福利刚性不断加大,政企目标冲突,政府支持系数下降甚至出现惩罚,政企在新的发展阶段都面临转型,转型失败可能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确定中国未来的新增长机制,政府转型是关键,限制政府利益刚性,明确政府福利支出与企业发展能力相匹配,而不是靠债务融资推动福利和增长,更多地让市场发挥激励创新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从2002年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 ,我国经济正在走出近些年的增长平台 ,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本文首先讨论产业增长新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 ,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性质、机制、特征 ,下一步的政策取向等作一探讨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运用数量模型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了增长波动幅度的扩大,而增长波动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构建了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途径,即增长波动途径。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问题的认识,也一定程度上为如何更好实施宏观调控,平稳经济运行提供了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义  郭丽岩  
一、建国以来居民消费周期的波动特征从1952年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到1978年改革开放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居民消费波动这个经济现象一直存在,消费波动的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图l表明,从建国初期经过1956年所有制改造,到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居民消费运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凯强  台航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6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的特点,将提高经济增长波动率;实证结果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结论,即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比提高10%,经济增长波动率将增加0.42%。稳健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县级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支出偏好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增加幅度将超过0.8%。文章的结论可为推进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胜  刘荣  
转型期农业增长波动的一种解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陈胜刘荣农业增长波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显性的问题。从转型期农业统计资料看,波动起伏的农业增长率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其中种植业及林业的生产更是如此。种植业产值的增长率在1982年即达10.2%,而19...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瑛  陈明  
一、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波动性因素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比较明显。从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递增速度,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见图表1、2)图表1 1950——1989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递增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本文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台、港、澳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皮俊  周建军  杨胜刚  邢炜  
基于AABM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趋势的非线性影响,并基于197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短期经济波动对不同企业或项目杠杆率的影响是非对称的;第二,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倒U型关系,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呈U型关系,在非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呈倒U型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波动过于剧烈时,政府出台平稳经济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速。长期来看,政府应当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发挥经济波动的清理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皮俊  周建军  杨胜刚  邢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近年来包容性增长理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本文分析了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以旅游系统为框架的包容性旅游增长实现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了系统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的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扩大旅游需求、加强旅游扶贫、优化旅游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是包容性旅游增长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应通过拓宽产业融合广度和提高其深度之政策来推动实现我国旅游业外部包容性增长。针对旅游业内部包容性增长,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国民休闲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王宏淼  
中国预计2012年将进入中高收入的发展阶段。未来一二十年中国面临着重大抉择,是从赶超转向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此前成功赶超的战略已经不适合这一时期,必须进行重大的调整,转向均衡结构,逐步形成内生的经济发展机制。否则,很容易落入"陷阱"而导致增长难以持续。本文认为,在城市化阶段,通过空间再配置和创新来提升经济效率,是从赶超走向均衡的必由之路。但扭曲的城市化发展则更会扭曲结构。因此政策转向的核心是调整政府行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短期增长稳定性和中长期结构均衡化之间进行平衡。只有通过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配合以技术和制度创新,寻找出从工业化赶超转向均衡结构发展的路径,依据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明明  王楠茜  
文章回顾几轮中美利差缩窄经过,分析利差倒挂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路径,认为中美利差缩窄以及汇率波动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货币政策需坚持“以我为主”的基调稳定汇率与利率。文章进而阐述了中美利差波动和政策分化背景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