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
- 2023(580)
- 2022(506)
- 2021(470)
- 2020(438)
- 2019(873)
- 2018(848)
- 2017(1709)
- 2016(925)
- 2015(966)
- 2014(933)
- 2013(917)
- 2012(798)
- 2011(725)
- 2010(683)
- 2009(675)
- 2008(583)
- 2007(503)
- 2006(383)
- 2005(322)
- 学科
- 险(3191)
- 济(3189)
- 经济(3184)
- 保险(3159)
- 业(2849)
- 方法(2272)
- 数学(2205)
- 数学方法(2186)
- 管理(1897)
- 各种(1865)
- 各种类型(1856)
- 种类(1856)
- 类型(1856)
- 企(1757)
- 企业(1757)
- 农(1370)
- 中国(1208)
- 银(1156)
- 银行(1156)
- 行(1072)
- 财(982)
- 融(909)
- 金融(909)
- 制(902)
- 保险业(797)
- 务(737)
- 财务(737)
- 农业(735)
- 财务管理(733)
- 企业财务(703)
- 机构
- 学院(11603)
- 大学(11445)
- 济(5510)
- 经济(5418)
- 管理(5165)
- 理学(4419)
- 理学院(4397)
- 管理学(4326)
- 管理学院(4307)
- 财(3236)
- 中国(3205)
- 研究(2864)
- 财经(2549)
- 经(2375)
- 融(2341)
- 金融(2316)
- 京(2012)
- 财经大学(2008)
- 农(1890)
- 经济学(1769)
- 中心(1705)
- 经济学院(1658)
- 业大(1602)
- 金融学(1538)
- 经济管理(1518)
- 金融学院(1516)
- 农业(1483)
- 江(1426)
- 科学(1384)
- 商学(1349)
共检索到1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阳阳 淮建军 海凡
[目的]“保险+期货”作为我国金融支农的重要创新,对农户实现增收起着关键作用。在农产品价格风险成为农户主要风险的背景下,分析“保险+期货”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保险+期货”试点视作外部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全国124个县2011年—202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和效果。[结果]发现:第一,“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了2.75%。第二,“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存在异质性,对贫困县农户更为明显。第三,“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是逐年递增的,试点第5年增收效应达到上限。[结论]建议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优先在脱贫地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并且积极探索建立收入保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赖娟 罗继美 唐凡 刘燕云
选取2011—2020年全国146个县域的平衡面板数据,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开展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熵值法对农业产业规模化进行赋权测算,并选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保险+期货”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险+期货”试点对农业产业规模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地方财政支持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保险+期货”试点地区与品种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保险+期货”试点对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影响更大,对粮食作物产业规模化的促进效应强于经济作物。对此要持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范围扩大并覆盖更多农产品品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保险+期货”模式。与此同时,要在东部地区与产粮县区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积极推动“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开展,以提升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蕊 安毅 胡可为
本文利用对黑龙江省4个县(市)农户调研获得的560份样本数据,采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对"保险+期货"试点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曾经的参保经验对其未来参与意愿的影响,进而分析试点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传统农业保险的参保经验会对"保险+期货"试点保险的开展形成互补效应,但试点保险的出现却对传统农业保险形成替代效应,使传统农业保险面临被挤出市场的风险。同时,传统农业保险对试点保险的互补效应及试点保险对传统农业保险的替代效应在农业高收入组和参加过农业风险培训组农户群体中更为明显,这启示了未来"保险+期货"试点的推广可以以这两类群体作为主要突破口。另外,试点保险的发展可能引发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重塑,在这一进程中应注意着力发展收入保险为主的保险产品,真正为农户提供农业收入的托底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县华
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正处于探索阶段,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在哪里,国家如何确定农业保险的制度安排、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怎么确立等依然是重要的问题开展农业保险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用保险的原理探索建立解决灾害救助的新方式、新方法。农业保险首先是保险,能不能真正按照保险的原理开展试点,不仅十分必要,更显得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薛敏
"保险+期货"模式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的重要创新,它有助于将传统保险无法承保的价格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2016年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将"保险+期货"一词纳入其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传统农业保险主要保障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农产品歉收风险,不承保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保险+期货"模式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的重要创新,将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可欣 熊涛 尚燕
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形势日趋严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引致的农户收入不稳定将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463户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层次回归法等,探讨农户的市场风险经历对其“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与权威信任度对市场风险经历影响农户“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风险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投保意愿;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未起到调节作用,而权威信任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市场风险经历丰富且权威信任度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保险+期货”;上述研究结果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中存在异质性,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仅在高收入农户中起到调节作用,权威信任度对高收入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故此,未来试点的开展过程中需提升农户对市场风险的认知、发挥权威群体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农户的投保意愿,推动“保险+期货”的广泛普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美 冯文丽 高峰 薄悦
近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前提下,农户的有效保险需求依然不足。通过对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分析,研究农户的风险意识、保险认知与农业保险覆盖率的关系,发现政府提供保费补贴已不是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最主要动因,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关键在于农户对农业保险形成正确的认知及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符合农户风险规避需求的保险产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意识 保险认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柴智慧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需要高质量的农业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也需要高效率的农地流转市场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本文基于内蒙古609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参与农作物保险是否会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农作物保险会使农户农地转入的概率显著提高,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得到一致的结论,具体的边际效应约为5.85%。异质性分析表明,拥有越高的农业收入占比和越大农地规模的农户家庭,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转入农地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农作物保险对激活及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具有激励作用。
关键词:
农作物保险 农户 保险参与 农地转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光中
云南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探索并建立地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实施地震保险试点,为边疆民族地区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地震风险保障,对云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地震保险试点是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科研院所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巨灾保险发展的一次尝试。及时总结地震保险试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静
本文使用200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双重差分法,从基金支出范围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失业保险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2006年中国实施的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年轻个体、女性、无配偶个体和低教育水平个体,其就业概率相对较低,但受政策影响更强,政策实施后就业概率提升更多。本文研究表明,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提高促进就业项目支出占比,不仅有助于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基金支出范围 就业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蕊 安毅 刘文超
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偏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波动呈加剧趋势。"保险+期货"试点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了"保险+期货"试点对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保险+期货"试点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农户未来参与试点意愿是参加试点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27.693%;政府补贴满意度在中介变量作用于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农户对政府补贴越满意,未来参与试点意愿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影响越强。可以认为,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与"保险+期货"试点具有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未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注重"保险+期货"试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俊生
以开放促进重建常识的改革,是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同时深化保险业对外开放需要更新观念2018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出现新的突破。2019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从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商业存在和扩大业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12条银行业、保险业新开放政策措施。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再次推出包括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在内的11条新开放政策措施。201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辉
保险期货、期权——保险衍生工具张辉保险业作为分散风险、分摊损失的一种特殊的行业,几百年来,始终遵循着稳健经营的原则。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风险性质的变化和巨额损失的频繁发生,给保险经营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保险的风险转移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