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
- 2023(1386)
- 2022(1133)
- 2021(1069)
- 2020(1045)
- 2019(2185)
- 2018(2131)
- 2017(4339)
- 2016(2290)
- 2015(2474)
- 2014(2513)
- 2013(2460)
- 2012(2218)
- 2011(1986)
- 2010(2058)
- 2009(2063)
- 2008(2143)
- 2007(1924)
- 2006(1605)
- 2005(1562)
- 学科
- 险(10632)
- 保险(10541)
- 业(9217)
- 济(7253)
- 经济(7241)
- 管理(5963)
- 企(5745)
- 企业(5745)
- 银(4915)
- 银行(4915)
- 方法(4771)
- 中国(4695)
- 行(4608)
- 数学(4468)
- 数学方法(4437)
- 各种(4270)
- 种类(4236)
- 各种类型(4235)
- 类型(4235)
- 保险业(3736)
- 制(3717)
- 融(3717)
- 金融(3717)
- 财(3282)
- 务(2557)
- 财务(2557)
- 业务(2553)
- 财务管理(2547)
- 企业财务(2425)
- 制度(2413)
- 机构
- 大学(30966)
- 学院(30453)
- 济(13481)
- 管理(13196)
- 经济(13179)
- 中国(11346)
- 理学(10483)
- 理学院(10415)
- 管理学(10264)
- 管理学院(10209)
- 财(9696)
- 研究(7752)
- 财经(7320)
- 经(6688)
- 融(6438)
- 金融(6351)
- 京(6151)
- 财经大学(5676)
- 公司(5106)
- 银(5083)
- 险(4918)
- 银行(4766)
- 中心(4614)
- 保险(4556)
- 江(4543)
- 经济学(4515)
- 行(4459)
- 国人(4218)
- 中国人(4211)
- 北京(4147)
共检索到4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媛媛 张硕 崔小年 齐皓天
本文立足养殖成本与市场价格双重视角,探讨“保险+期货”服务中国生猪养殖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条件、方案设计与定价机制,并基于“价格保险”与“再保险”功能定位,全面探析“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1)波动率和保险周期是“保险+期货”费率决定的主要变量,其中生猪项目费率仅在2个月周期内低于6%;(2)短周期、多批次承保更能适应畜牧养殖循环滚动生产的特点,但其风险转移效率和“再保险”功能发挥受到配套场内期权缺位、手续费与流动性等调仓成本的制约。最后,提出以持续做好市场培育、强化业务风险控制、健全产品供给体系为基础推动“保险+期货”服务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燕媛 陈超
基于2015年江苏、河南两省调研数据,从经营特征、风险类型、保险认知、政府信任等方面选取变量,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养殖者的生猪保险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过66%的养殖者认为生猪保险在应对风险冲击、降低灾害损失、恢复农业生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养殖者面临的自然风险的加剧、对生猪保险认知和对当地政府信任的增加对其评价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养殖者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加剧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加入专业合作社对养殖者的评价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叶锴 欧阳若澜 张晋华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的情形下,养殖户受粮食价格波动制约,面临较大的养殖成本风险,其中"保险+期货"模式能够有效防范饲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以2019年在海口市开展的养殖类"价格保险+期货"试点为例,围绕试点项目运行机制、项目运行效果、项目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项目成效明显,成功为养殖户规避了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有利于推动海南省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但试点项目依然存在保费过高、"基差风险"难以避免等不足。最后,针对养殖类"价格保险+期货"模式的推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王禹
生猪价格风险较大,本文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产品,以此来稳定生猪价格及市场供应。首先分析了生猪价格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投保生猪价格保险后可以获得保险保障,同时将产生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水平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正外部效应;其次,从传统可保风险理论的局限性入手,提出可保风险的实质是风险可控、价格可厘定,进而分析生猪价格风险的可保性,系统提出生猪价格保险的风险转移体系,包括再保险、财政补贴的巨灾保障、期货及债券等工具;最后,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财政补贴支持、建立再保险体系、发展相应的期货及债券产品等。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可保风险 风险转移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鞠光伟 张燕媛 陈艳丽 高雷 陈印军
生猪保险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对维护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确保养殖户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有序Log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显著高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收入占比、风险认知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对生猪保险的了解程度、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殖户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猪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强宣传培育养殖户风险意识以及稳步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逸飞 牛浩 陈盛伟
[目的]棉花“保险+期货”模式的出台对保障棉农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地区差异性增强、生产成本上升、目标价格统一不变等问题的出现导致该模式的作用有所减弱。[方法]文章基于2021—2022年棉花期现货价格数据,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统一费率,运用熵值法对各地级市棉花价格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棉花种植区域进行风险区划。[结果]棉花价格风险主要集中于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专业化程度是产生价格风险的主要原因;修正目标价格和保险费率后,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目标价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险费率增长速度随保障水平提高而降低;通过构建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与保险公司的信息联动机制,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结论]为更好地发挥“保险+期货”保障农民收入的作用,提出针对不同风险区域,实施精细化产品设计;多方主体相互配合,减轻地方政府保费压力两点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江云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的背景下,以石油、黄金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出现了剧烈震荡,国际期货市场定价机制的变化及期货交易规则的高杠杆效应也使得市场风险被明显放大。面对世界复杂的经济环境及国内通胀压力,如何增强我国期货市场抗风险能力,保护投资者正当利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定价机制 风险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勇 任大廷
近年来,针对我国生猪市场出现的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政府于2007年推出生猪保险措施。本文采取统计学方法,对主要生猪大省的生猪保险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参考各地的统计数据并结合生猪市场现状,运用"供给—需求"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等方法,对生猪保险现状展开分析,得出养殖户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大和生猪保险总量小、结构差异大、可操作性差、实施效率低、风险规避作用差、体系不完善以及养殖户对生猪保险认识不足的结论。同时,我们从制度、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
生猪保险 供给—需求 成本—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锦华 贾香萍
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以多种方式投资于证券业务,是保险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的盈利性和竞争力的需要。保险资金入市在给保险公司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监管部门,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加强投资风险防范,保障资金安全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保险资金 资本市场 风险管理 监管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乐芬 刘贺露
利用江苏省346份生猪规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规模养殖户购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决策响应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规模养殖户购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决策响应意愿较高;(2)经营特征中养殖年限、是否贷款和土地流转费用对决策响应影响显著;(3)认知特征对规模养殖户的决策响应意愿均有正向影响;(4)保费补贴有利于促进规模养殖户做出积极的决策响应。因此,应从规模养殖户经营特征出发,做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宣传培训工作,提高规模养殖户的风险意识和保险认知,强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以促进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铭 张艳
"保险+期货"项目的推出契合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风险管理需要,其将农产品价格风险转化为保险赔付风险,并通过场外期权交易转移给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最终由后者通过期货交易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形成农业风险管理的闭环。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期货"项目主动对接农业生产经营,有效匹配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需求,产品接受度较好,政策引导性强,但也存在保费和期权权利金补贴负担较重、保险实际赔付率低及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其对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品种创新也提出较高要求。借鉴美国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经验,需要加强该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加快上市符合农业经济特点的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适时引入国有企业、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入场对冲风险。
关键词:
保险+期货 风险管理 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高度认识"保险责任"一是保险制度安排方面。保险是实现和谐与平衡的现代社会管理的制度安排,其根本诉求、作用和价值就在于满足与服务"可持续",同时,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以丰补歉、耕三余一、同舟共济、成人达己等保险思想,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险的"可持续逻辑"是沿着空间和时间展开的,前者表现为互助,即"他助",后者表现为跨期安排,即"自助"。同时,保险作为现代社会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融资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秉正
一、40年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40年,也是自1801年中国近代商业保险业开创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最为辉煌的40年。中国保险业的年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58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7.5%。保险业在为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提供了广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在资金融通和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中国保险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重要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行业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项俊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现代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保险业将深入贯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贤明
第二十九条 再保险接受人不得向原保险的投保人要求支付保险费。原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向再保险接受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再保险分出人不得以再保险接受人未履行再保险责任为由,拒绝履行或者迟延其原保险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