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0)
2023(6054)
2022(5150)
2021(4655)
2020(4028)
2019(8886)
2018(8866)
2017(16502)
2016(9315)
2015(10497)
2014(10583)
2013(10269)
2012(9655)
2011(8865)
2010(9178)
2009(9099)
2008(8912)
2007(8230)
2006(7479)
2005(7230)
作者
(26741)
(22654)
(22471)
(21490)
(14446)
(10861)
(10156)
(8627)
(8576)
(8272)
(7930)
(7773)
(7566)
(7426)
(7303)
(6982)
(6661)
(6586)
(6552)
(6513)
(5840)
(5504)
(5390)
(5197)
(5172)
(5068)
(5063)
(5035)
(4580)
(4374)
学科
管理(34148)
(33013)
经济(32922)
(28442)
(24424)
企业(24424)
(14259)
(12922)
方法(11461)
(10335)
中国(10105)
数学(9517)
数学方法(9347)
(9148)
业经(8955)
(8255)
银行(8248)
(7884)
体制(7793)
(7578)
财务(7552)
财务管理(7527)
(7403)
金融(7401)
(7373)
企业财务(7159)
(6746)
制度(6715)
环境(6608)
(6468)
机构
大学(134851)
学院(133177)
(54074)
经济(52733)
管理(49816)
研究(45692)
理学(41311)
理学院(40819)
管理学(40223)
管理学院(39952)
中国(37768)
(31143)
(28913)
科学(25885)
(23172)
财经(23043)
(22841)
中心(22184)
(21659)
(20694)
研究所(20003)
北京(18357)
业大(18306)
(17586)
财经大学(16957)
(16807)
(16805)
经济学(16785)
(16648)
师范(16645)
基金
项目(83426)
科学(66040)
研究(62079)
基金(61405)
(53014)
国家(52574)
科学基金(45232)
社会(40633)
社会科(38455)
社会科学(38449)
基金项目(31837)
(31790)
教育(28817)
自然(28402)
自然科(27632)
自然科学(27622)
自然科学基金(27151)
(26940)
编号(24782)
资助(24709)
成果(21876)
(21718)
(19207)
重点(18991)
课题(17979)
(17093)
国家社会(17036)
(17027)
(16769)
教育部(16686)
期刊
(66613)
经济(66613)
研究(44257)
中国(33443)
(26443)
(20672)
管理(20459)
学报(20055)
科学(18758)
(17865)
金融(17865)
大学(15788)
教育(15687)
学学(14640)
农业(12983)
财经(12334)
技术(10645)
(10529)
业经(10190)
经济研究(9407)
问题(8911)
(7046)
(6740)
(6631)
理论(6628)
图书(6540)
财会(6402)
会计(6370)
现代(6179)
(6032)
共检索到220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蒋美生  杜杰灵  
本刊2008年第4期曾刊发了《成都26亿元"保田钱"的背后》一文,对成都市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进行了报道。此事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亦对此做了充分的调研,在肯定成都市做法的同时,他们对该制度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义华  李太后  
自2008年启动的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作为一项符合统筹城乡过程中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要求的制度性安排,是从底层通过法律化表达的形式将农民权益固化,并与耕地保护责任相结合的一种做法。文章认为,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在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在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的做法与成效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农民利益、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完善耕保基金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于琦  
研究目的:探讨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的成效、特点与问题,为全国层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证调研法。研究结果:通过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农民自发保护耕地的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符合统筹城乡过程中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要求,是从底层通过法律化表达的形式将农民权益固化,并与耕地保护责任相结合的一种做法,但各方面推进的成本较大。研究结论:从全国层面看,可在借鉴成都市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具体操作办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2007年6月,成都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和契约式管理新机制,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稳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晋  蔡银莺  
研究目的:基于成都市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地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卡尔曼滤波调整。研究结果:(1)2013—2015年,成都市受访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略有提升,除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均在增加;随着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农户农业种植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2)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流动,其中家庭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自然资产丰裕度是影响农业经营户感知补偿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促使兼业经营户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资产是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则驱动非农经营户对补偿政策成效的评价变化。研究结论:建议积极实践政府主导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多元补偿策略,规范指导下一阶段补偿政策的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晋  蔡银莺  
研究目的:基于成都市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地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卡尔曼滤波调整。研究结果:(1)2013—2015年,成都市受访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略有提升,除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均在增加;随着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农户农业种植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2)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流动,其中家庭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自然资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从农户满意度绩效出发,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说,并基于全国率先探索耕地保护基金的成都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耕地保护补贴流向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转出土地的农户比转入土地或未流转土地的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有更高的满意度。土地转出行为使农民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下降0.3%、4.8%和11%,并使农民对补偿政策"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上升14.4%和1.7%。(2)土地转入行为则使农民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上升9.3%、35.4...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能否持续实施下去的预期对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在对政策预期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研究结果:(1)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正向显著;从中长期来看,农户对补偿政策未来5—10年能够持续实施的信心增加一个标准差(0.811),农民则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下降0.487%、3.812%和6.569%,对补偿政策"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上升9.570%和1.379%。(2)除了政策预期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海啸  常丽霞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没能立足于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而正确的分析耕地保护的影响因子,片面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结果导致对区域发展需求权的剥夺,同时由于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分,区域间存在着严重的耕地保护收益外部性现象;〔1〕二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主客体责权关系没有严格的立足点,导致主客体权责关系不明晰,补偿范围无法确定,以及补偿方式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不是立足于平衡耕地农用与非农化经济利益,促使补偿脱离了市场化机制,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并严重束缚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效果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随臣  谭丽萍  樊笑英  
本文根据"耕地保护监管政策和机制专题"调研情况及相关研究,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庆  蔡银莺  
近年来,广东、四川等部分地区开始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为了解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反响,以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为实证,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成都市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基金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9.76%的受访者对耕地保护基金的实施持满意态度,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满意度呈中等水平;2)农民对耕地保护基金实施的满意度取决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认识及政策影响感知等因素。其中,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对农民家庭在耕地投入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其他变量一定时,相对于"极不满意",对养老保障的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世敬  
田长制是近年来地方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取得的重要创新性制度,其充分借鉴了河长制、林长制等经验,也结合了耕地保护实际的特殊性。本文梳理了各地田长制实践探索的进展及成效,分析了田长制的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探讨其当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思考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明亮  
本文在对关于土地调整的相关农地制度安排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的形式呈现了以土地调整为线索的自发性农地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农民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形成多元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考虑农民的利益状况,尊重其自主选择权,而非仅仅追求理论逻辑的严密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立新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均等化是当代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财政投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成都市自2011年以来实施的以引入村民要素、全程参与农村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村民自建"试点工作,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率,收到了政府和村民双满意的效果,也提出了深化改革值得思考的问题,应以"村民自建"为突破深化改革,为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提供制度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