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3)
- 2023(5235)
- 2022(4534)
- 2021(4015)
- 2020(3284)
- 2019(7271)
- 2018(7032)
- 2017(13590)
- 2016(7143)
- 2015(8232)
- 2014(8306)
- 2013(8363)
- 2012(8316)
- 2011(7948)
- 2010(8254)
- 2009(7715)
- 2008(7388)
- 2007(6849)
- 2006(6519)
- 2005(6181)
- 学科
- 济(58153)
- 经济(58119)
- 地方(18067)
- 管理(17189)
- 方法(15222)
- 业(14100)
- 数学(13386)
- 数学方法(13297)
- 地方经济(13210)
- 中国(11087)
- 学(10972)
- 企(10215)
- 企业(10215)
- 农(9450)
- 业经(9334)
- 环境(7004)
- 融(6952)
- 金融(6951)
- 经济学(6876)
- 农业(6817)
- 贸(6767)
- 贸易(6761)
- 制(6748)
- 易(6404)
- 财(6147)
- 和(6144)
- 发(6051)
- 体(5648)
- 关系(5598)
- 银(5515)
- 机构
- 大学(116963)
- 学院(116386)
- 济(61332)
- 经济(60291)
- 研究(50999)
- 管理(38170)
- 中国(37423)
- 理学(31799)
- 理学院(31294)
- 管理学(30770)
- 管理学院(30541)
- 科学(29090)
- 所(27374)
- 京(25458)
- 研究所(24683)
- 财(24476)
- 中心(21405)
- 经济学(20531)
- 财经(19321)
- 农(18841)
- 江(18499)
- 经济学院(18119)
- 院(17976)
- 经(17372)
- 北京(16761)
- 科学院(16623)
- 范(16470)
- 师范(16356)
- 业大(14860)
- 省(14580)
- 基金
- 项目(71045)
- 科学(55538)
- 基金(51884)
- 研究(51110)
- 家(45976)
- 国家(45673)
- 科学基金(37702)
- 社会(34647)
- 社会科(32807)
- 社会科学(32799)
- 基金项目(26999)
- 省(25895)
- 自然(22719)
- 划(22293)
- 教育(22208)
- 自然科(22149)
- 自然科学(22146)
- 自然科学基金(21746)
- 资助(21315)
- 编号(19170)
- 发(17858)
- 重点(16862)
- 成果(16201)
- 部(15928)
- 国家社会(15024)
- 发展(14699)
- 济(14542)
- 展(14522)
- 经济(14419)
- 课题(13999)
共检索到196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吴昊 廉晓梅 王彦军 王箫轲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是21世纪以来极具影响力的地缘政治事件。俄乌冲突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两国关系的范围,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制裁,俄乌冲突及制裁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必将对全球安全、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亚太地区及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增多。为深入分析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新变化,本刊编辑部连续召开了两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座谈会,并选择五位专家修改后的发言稿进行刊登,分别剖析了俄乌冲突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以及俄乌冲突与日本区域合作战略新调整、韩国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希望能够促进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国别问题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华 王莲琴
严格的东北亚地区范围,包括中国的东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日本和朝鲜半岛。根据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东北亚地区又有其狭义的范围,即指日本海周围地域,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亦即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以花彩列岛北段为其外界(如图1所示)。这一地区将是21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
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RiverAreaDevelopment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1999年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复苏迹象 ,但危机因素仍在 ,有的还很严重 ,因此说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复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2 0 0 0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将陆续走出低谷 ,踏上复苏之路 ,不过时间将有早晚之分 ,速度将有快慢之别 ,路上的坎坷将有多少之异。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形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在 2 0 0 2年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下 ,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表现出了总体缓和、间有动荡和起伏不定的特征。大国关系、半岛局势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我国同以往一样 ,既有挑战 ,也有机遇 ,能否抓住机遇 ,取决于我们能否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2002年 东北亚政局 述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萍 王文奇 孙兴杰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秩序 帝国 霸权 民族主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庄媛媛 李磊 李荣林
本文在分析东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中国、日本及东盟对东亚合作的态度,进而对东亚合作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中国的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合作 中日韩 美国 东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张玉国 巴殿君 沈和 张慧智 王箫轲 徐博 高科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日趋动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日本的"右倾化"日益明显,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蒙古发展"第三邻国"的关系,俄罗斯积极推进北极开发战略。上述新变化也给我国的东北亚问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为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4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研究新视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本刊针对美日韩同盟、安倍政治与国家战略转型、朝核问题、中日韩合作、中俄北极战略、蒙古与北约的关系等一些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与思考整理成文,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变化,并对我国未来周边外交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卢武铉提出的东北亚平衡者外交战略,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独特作用,更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有了新变化的可能。在国际事务中,韩国自主外交的"独立意识"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地区安全的战略平衡。同时,在朝核问题、区域合作等问题上,韩国作用的发挥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韩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这对呼应韩国自主防卫诉求、培植中韩互信、牵制美日、防止东北亚"新冷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韩国 东北亚平衡者外交 地区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海琦 李光辉
一、东北亚的新形势(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使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新变化美国于2009年年底正式推出了"重返亚太"战略,试图谋求单方面强化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转变。在外交层面,2011年10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了"以亚洲为支点"的新的外交战略纲领。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强调,美国全球经济、安全和战略重心将全面转向亚太。2011年11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龙山
综观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双边合作稳步发展,多边合作相对滞后。一、双边贸易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一)东北亚各国对华贸易额稳步增长。近两年,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增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东北亚各国的对华贸易额却在稳步上升。199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静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削弱,亚洲经济崛起,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东北亚区域合作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体收益目标转型使大国关系充满变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关键阶段、中日韩经贸合作将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演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构想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中国东北地区,要积极调整战略部署,完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协调发展次区域合作,发展优势产业,与邻国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新变化 东北地区 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佟宝昌 胡仁霞
俄罗斯作为新独立的国家已存在快两年了。这是实行激进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两年,也是政局剧烈动荡、形势变幻莫测、矛盾和斗争不断升级的两年。本文试对俄罗斯两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 赵凤彬
当今的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复杂多变,许多新的国际问题需要我们深入观察、思考。正确地观察和对待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是我们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仅就目前国际形势中若干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景问题谈一点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