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4015)
- 2022(12071)
- 2021(11505)
- 2020(9338)
- 2019(21768)
- 2018(21984)
- 2017(40940)
- 2016(23253)
- 2015(26312)
- 2014(26642)
- 2013(25865)
- 2012(24161)
- 2011(22000)
- 2010(22235)
- 2009(19944)
- 2008(19421)
- 2007(17187)
- 2006(15354)
- 2005(13909)
- 学科
- 济(90055)
- 经济(89962)
- 管理(58481)
- 业(56157)
- 企(44960)
- 企业(44960)
- 方法(36189)
- 中国(30793)
- 数学(30684)
- 数学方法(30261)
- 农(24914)
- 地方(24404)
- 教育(23138)
- 学(22266)
- 业经(20728)
- 财(19739)
- 理论(17827)
- 农业(16988)
- 贸(16002)
- 贸易(15988)
- 技术(15390)
- 易(15343)
- 制(15228)
- 发(15125)
- 和(14909)
- 环境(14424)
- 银(14392)
- 银行(14346)
- 融(14290)
- 金融(14288)
- 机构
- 大学(324798)
- 学院(320443)
- 管理(120801)
- 济(119706)
- 经济(116723)
- 研究(115454)
- 理学(103604)
- 理学院(102287)
- 管理学(100390)
- 管理学院(99786)
- 中国(81157)
- 科学(72699)
- 京(72542)
- 所(59475)
- 财(54599)
- 研究所(54149)
- 农(52857)
- 范(52307)
- 师范(51883)
- 中心(50751)
- 江(49059)
- 业大(47868)
- 北京(47335)
- 财经(43011)
- 师范大学(42283)
- 院(42016)
- 农业(41046)
- 教育(40701)
- 州(40184)
- 经(38984)
- 基金
- 项目(214490)
- 科学(167975)
- 研究(162416)
- 基金(150126)
- 家(130579)
- 国家(129315)
- 科学基金(109373)
- 社会(97923)
- 社会科(92424)
- 社会科学(92401)
- 省(85836)
- 教育(79575)
- 基金项目(79378)
- 划(73601)
- 自然(70122)
- 编号(68747)
- 自然科(68450)
- 自然科学(68436)
- 自然科学基金(67157)
- 资助(62202)
- 成果(58497)
- 课题(50373)
- 发(49920)
- 重点(49037)
- 部(47764)
- 创(44469)
- 项目编号(41911)
- 创新(41176)
- 教育部(40887)
- 年(40687)
- 期刊
- 济(137324)
- 经济(137324)
- 研究(104710)
- 中国(71758)
- 教育(64687)
- 学报(51059)
- 农(48621)
- 科学(46831)
- 管理(44560)
- 大学(39095)
- 财(38800)
- 学学(35173)
- 农业(34370)
- 技术(30818)
- 融(27583)
- 金融(27583)
- 业经(23357)
- 经济研究(21071)
- 财经(19997)
- 图书(19413)
- 业(17596)
- 问题(17559)
- 经(16989)
- 科技(15685)
- 职业(15562)
- 理论(15375)
- 坛(15052)
- 论坛(15052)
- 发(14785)
- 技术经济(14633)
共检索到49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兴德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讨论既凸显了学界对于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热切愿望,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及缩小这种差距的现实困难。近年来较流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观点从前提到结论都有可商榷之处,其实质是混淆了高等教育"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两种发展道路的根本区别。中国高教强国建设应当在"借鉴-超越"思想指导下,通过文化自觉与自主创新,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
依附发展 自主创新 文化自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志刚
关于影响一国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问题,近年来理论界逐步形成表面上针锋相对的两种理论: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LaPorta等)和利益团体理论(Rajan和Zingales)。本文在简要介绍上述两种理论的主要结论和相关证据的基础上,指出两种看似冲突的理论中相互协调的一面,并进一步讨论上述两种理论的冲突和协调对中国发展金融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借鉴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计划在潘懋元教授悉心指导之下,厦门大学陈兴德博士等九位学者分工合作,深入研讨,以不足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此项意义重大的作业,这是高教研究的喜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进入关键性时刻。文化定位、资源分配、制度更张、课程调整、教学措施、科研评审等问题,还未有确定的答案。2008年4月,国内22所大学的领导人组团到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 bor)进行为期月余的访问。除了学术交流之外,也考察这一所建校一百九十多年的公立大学的历史、行政、业绩和未来计划,以为回国后参考之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依附理论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历史结构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制约力量、发展线索、目标取向四个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认为,自主与依附的抗争是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自主 依附 发展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坚持独立发展还是依附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成人高教在发展路线上一直摇摆不定,故未能办出特色,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局面,成人高教必须彰显其独特价值,走职业化和社区化道路。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独立 依附 转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本文认为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依附发展 ,依附发展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现代化初期都表现出的一个共同趋势。这种依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 ,虽然依附状态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依附对我国早期现代化来说既是必然的 ,也是必要的 ,它从另一个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现代化 依附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中国
英、日两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完善,教育机构健全,入学和学习方式灵活,专业设置市场化取向明显,这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专业调整,以及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
英国 日本 成人高等教育 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旭 卢江
两种生产理论是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论,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物质资料生产经历了从明显短缺到相对富有,从城乡区域和两大部类动态失衡到相对平衡的历史过程。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大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资料生产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完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致力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建立基本经济制度并发挥好其作用不仅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物质生产难题即经济危机,从而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还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人口生产难题,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峰
澳门现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981年创立的东亚大学,其发展历程受到微型社会典型特征的影响,大学的"依附"价值取向无疑是澳门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从东亚大学的转型和变迁过程可以看出,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自为"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即大学如何以纯粹的学术发展作为引领社会职能的有效前提,从而在根本上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澳门现代高等教育 自为 依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雯
世界高等教育旧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中国高等教育逐渐由世界边缘走向中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关系逐渐由以美国为师变为平起平坐,各种对中美高等教育现状的认识和判断纷纷涌现。从学理上厘清我国学界在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仰视心态、实用主义心态和对一手资料缺乏深入了解、对统计数据误读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进路,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结构、科技人才培养、学生资助体系和本科教育上的差异与特性,以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整体把握中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科学研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复杂性,进而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从借鉴走向超越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明范
美国的高等教育为开辟新兴产业、防治疾病、保护和丰富美国的文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美国公众了解历史、环境、社会以及他们自己。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调整其高等教育制度,向美国的模式靠拢。中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也希望通过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体系 启示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振天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理论,即两类发展理论,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具有本土性的原创概念和范畴,是认识、理解和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想及方法。两类发展理论本身应随时代的发展而拓展、深化和提升,它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关系,而且涵盖两种教育哲学(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及两大教育规律(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所揭示的基本内容,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健
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优势地位的支配,或者说,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导。因此,依附的实质是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就高等教育而言,谋求发展的惟一出路在于: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中国的高等教育只能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走向国际化,让世界的成为中国的,让中国的成为世界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依附发展 学术殖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李家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小国、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国的转变,并正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主要由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开放驱动发展、以完善体系支撑发展、以多元投资保障发展、以质量保障促进协调发展五大内涵构成。这是一条探索之路,更是一条自强之路、创新之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莉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移植与应用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有针对性的借鉴和无原则的盲目搬用两种形式。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以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为立足点,重视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和弘扬,努力实现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的本土化。
关键词:
借鉴 依附 高等教育 研究 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