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6)
- 2023(14705)
- 2022(12044)
- 2021(11152)
- 2020(9453)
- 2019(20956)
- 2018(20810)
- 2017(40114)
- 2016(21593)
- 2015(23763)
- 2014(23400)
- 2013(22854)
- 2012(20762)
- 2011(18378)
- 2010(18892)
- 2009(18452)
- 2008(18136)
- 2007(16182)
- 2006(14630)
- 2005(13694)
- 学科
- 济(89503)
- 经济(89393)
- 业(87363)
- 企(78554)
- 企业(78554)
- 管理(74419)
- 方法(38098)
- 财(32820)
- 业经(30281)
- 中国(30168)
- 数学(29870)
- 农(29683)
- 数学方法(29631)
- 融(28436)
- 金融(28435)
- 银(27502)
- 银行(27483)
- 行(26540)
- 制(26428)
- 务(23071)
- 财务(23043)
- 财务管理(23007)
- 企业财务(21905)
- 农业(20905)
- 体(18682)
- 技术(18163)
- 理论(17220)
- 贸(16864)
- 贸易(16848)
- 易(16466)
- 机构
- 学院(306521)
- 大学(300035)
- 济(132752)
- 经济(130193)
- 管理(118996)
- 理学(100885)
- 理学院(99919)
- 管理学(98574)
- 研究(98250)
- 管理学院(97991)
- 中国(85181)
- 财(69127)
- 京(62390)
- 科学(55472)
- 财经(53482)
- 农(49183)
- 所(49169)
- 经(48433)
- 江(47244)
- 中心(46225)
- 研究所(43660)
- 经济学(41454)
- 业大(40804)
- 北京(39561)
- 财经大学(39538)
- 农业(38321)
- 州(38100)
- 经济学院(37605)
- 范(35787)
- 师范(35404)
- 基金
- 项目(189809)
- 科学(151026)
- 研究(143136)
- 基金(138708)
- 家(118918)
- 国家(117791)
- 科学基金(102600)
- 社会(92989)
- 社会科(88362)
- 社会科学(88342)
- 省(75112)
- 基金项目(72328)
- 教育(65182)
- 自然(64071)
- 自然科(62528)
- 自然科学(62510)
- 自然科学基金(61468)
- 划(61335)
- 编号(57737)
- 资助(56711)
- 成果(46867)
- 创(42783)
- 重点(42613)
- 部(42490)
- 发(41601)
- 业(40132)
- 课题(39887)
- 创新(39240)
- 性(38941)
- 国家社会(38671)
- 期刊
- 济(153460)
- 经济(153460)
- 研究(97048)
- 中国(60021)
- 财(57089)
- 管理(49675)
- 融(46897)
- 金融(46897)
- 农(46682)
- 学报(40602)
- 科学(39578)
- 大学(32063)
- 农业(30971)
- 学学(30588)
- 教育(29579)
- 财经(27712)
- 业经(27450)
- 技术(26795)
- 经济研究(25152)
- 经(23913)
- 问题(20093)
- 业(17796)
- 贸(16750)
- 技术经济(16686)
- 商业(15784)
- 现代(15577)
- 财会(15379)
- 理论(14932)
- 国际(14754)
- 世界(13902)
共检索到47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封文丽 张晓阔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已然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估值和定价、增加市场投资主体。在债转股方面,银行可采用债转优先股、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方式,结合压力测试来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封文丽 张晓阔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已然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估值和定价、增加市场投资主体。在债转股方面,银行可采用债转优先股、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方式,结合压力测试来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露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是一项极其重要且长期的工作,但当前相关法律制度存在部分已有制度严重滞后、应有重要规则缺失、部分制度有效性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金融风险防控、国有资产保护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笔者认为,良好的法律制度,必须从实践出发,及时修改、完善,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建议一方面研究重构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按照急用先行、慎立多修的原则,对现有法律制度予以修订完善。
关键词:
银行业 不良资产处置 法律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凤阁 李福新 路少朋
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实现路径,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阶段重要的脱贫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扶贫历程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剖析现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扶贫工作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扶贫 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同时金融业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积聚了巨额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不断升高。基于中国金融业的严峻形势,本文使用社会生产理论解释了当前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如对地方性AMC放量、放权、打造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掀起新一轮债转股等。提出树立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依法推进存款保险制度,补齐农村金融短板及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等方面来构建中国金融业发展新生态。
关键词:
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率 资产处置 新方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冰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成功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更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处置僵尸企业的经验,对我国僵尸企业认定和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安义
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指明了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浙江经济在全国率先步入"新常态",先行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浙江实践经验。对于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要不要主动融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命题已无须赘述,正所谓经济与金融是互生共荣的生态圈。目前商业银行已经从调整资源配置和信贷结构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但正如经济的问题和矛盾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随着经济供给侧改革推进到新的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依靠传统的理念、手段、模式将难以对接。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系统性地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把握"去库存"与"...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 金融供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伦斌
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伦斌
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