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95)
2023(16683)
2022(14462)
2021(13307)
2020(11096)
2019(25048)
2018(24997)
2017(47722)
2016(25940)
2015(29106)
2014(28903)
2013(28522)
2012(26245)
2011(23827)
2010(23948)
2009(22327)
2008(21230)
2007(18754)
2006(16682)
2005(14973)
作者
(74728)
(62333)
(62024)
(58880)
(39885)
(29758)
(28039)
(24113)
(23821)
(22220)
(21275)
(21166)
(19991)
(19746)
(19300)
(19122)
(18431)
(18382)
(17837)
(17835)
(15552)
(15302)
(14914)
(14212)
(13995)
(13844)
(13824)
(13811)
(12549)
(12216)
学科
(116773)
经济(116638)
管理(78457)
(67935)
(56834)
企业(56834)
方法(44201)
数学(37990)
数学方法(37588)
中国(28095)
(27943)
(27596)
地方(27008)
(25999)
业经(24943)
(22958)
环境(21182)
农业(18558)
(17659)
贸易(17647)
(17369)
(16992)
理论(16877)
(16730)
(16602)
财务(16528)
财务管理(16496)
(16336)
(16271)
(16229)
机构
大学(367457)
学院(366771)
(151192)
经济(147937)
管理(141511)
研究(127340)
理学(121495)
理学院(120097)
管理学(118027)
管理学院(117361)
中国(94109)
(78484)
科学(77790)
(70677)
(63830)
研究所(57796)
(57697)
中心(57075)
财经(55346)
(55095)
业大(53849)
(50028)
北京(49763)
(48210)
师范(47767)
(46635)
经济学(46031)
(45801)
农业(44677)
经济学院(41007)
基金
项目(247954)
科学(194470)
研究(181925)
基金(179232)
(155571)
国家(154298)
科学基金(132475)
社会(115070)
社会科(108935)
社会科学(108908)
(96930)
基金项目(94960)
自然(85420)
自然科(83312)
自然科学(83291)
教育(82924)
自然科学基金(81761)
(81190)
编号(74042)
资助(73507)
成果(60292)
重点(55614)
(54138)
(53553)
课题(51415)
(51016)
创新(47751)
(47282)
国家社会(47076)
科研(47035)
期刊
(176587)
经济(176587)
研究(112859)
中国(72620)
学报(57708)
(54441)
管理(53792)
科学(53129)
(53125)
大学(43900)
学学(41583)
教育(39698)
农业(36302)
(32577)
金融(32577)
技术(31967)
经济研究(28498)
财经(27578)
业经(27471)
(23593)
问题(22294)
技术经济(18127)
(17940)
理论(17786)
图书(17542)
科技(17396)
(16716)
现代(16712)
(16121)
实践(15953)
共检索到55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海红  
文章以推进机制基本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运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苏州市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包括驱动系统、内在动力、外在压力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提出了完善分层次、有梯度、可持续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引导性政策体系,以及地方与国家奖惩结合、物质与精神奖惩结合、激励与约束奖惩结合的奖惩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静  程从坤  张红梅  
我国污染物减排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企业在污染物减排实施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角色一直缺失。要建立长效的企业污染物减排实施机制需要实现企业主体"还位"。通过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行为的博弈分析,探讨我国企业减排动力不足的内因和外因;并提出引入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减排监管力度,从外力驱动企业减排;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从内力驱动企业减排;并基于"双力"驱动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动力机制进行设计,实现激发企业主动减排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歆  
我国政府已经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政策是中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总量管制的情况下,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最终实现该区域总的排污量削减。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基础,并与行政强制性减排以及环境税减排进行了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比单纯的行政强制性排污和环境税约束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以及灵活性,同时并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污染物排放效果。此外,从市场势力的影响、市场信息的影响、交易规则的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鸣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以绿色高科技与绿色管理为手段,使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运行机制是绿色科技、生态人文与绿色管理的有机融合,是生态法律、道德机制、生态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的一项绿色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向国际上生态环保先进的国家学习,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系统有效的低碳经济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丽  杨新海  胡云飞  
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是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预测方法因忽略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因素而导致预测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传统预测方法与城市转型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转型发展背景下住宅用地规模预测的三大步骤,即"判断阶段发展趋势、选取科学预测方法、多元拟定指标参数"。最后以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苏州市吴中区为例,对住宅用地规模预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慧玲  
基于纳什均衡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中政府和企业关于减排问题的行为博弈。首先根据政府服务大众的职能,创新地以社会福利函数表征了政府目标函数,求解得出政企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为:监管、低碳化生产,并对纳什均衡的成立条件做出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然后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博弈参与者的不完全理性,修改了政府目标函数。利用双种群演化博弈论描述了政企博弈的过程,剖析出四种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赋予了经济学含义。最后比较了两种博弈分析的不同点,结合计算得出的博弈均衡策略,分别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只有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协同努力,政府严格监管且企业自主减排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晓楠  郭鹏  郭宁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了向监管部门提供监管策略支持,对污染物减排监管机制优化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区域性企业污染物减排与监管问题,考虑罚款和关停两种惩罚策略,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博弈论建立减排联盟网络上的演化博弈模型。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考虑企业异质风险偏好与监管者的有限监管能力,提出改进的监管机制,即智能监管机制。借助数值仿真方法,对比随机监管机制与智能监管机制,验证智能监管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惩罚策略影响企业的决策结果,例如若面临被关停的风险,企业表现出更强烈的合作意愿;在有限监管能力下,监管能力与减排效果呈正相关关系;与随机监管机制比较,智能监管机制更能促进企业采取合作策略,达到更好的减排效果;增加白名单长度能够提升整体的合作水平;当白名单长度较小时,适当延长对企业的考察期能提升合作水平;当白名单长度较大时,适当缩短对企业的考察期能提升合作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旭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均远未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目标,特别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和国家"十一五"规划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转型对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影响。中国的市场转型可以抽象为以"分权让利"、"市场化"和"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演进过程。文中提出,中国市场转型过程对环境治理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而环境治理的各项措施反过来也应与市场转型相适应。当前中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没有实现达标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无法适应我国市场转型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的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在《巴黎协议》框架下,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支持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合作减排的重要诉求。本文将一个基于个体模仿的技术转移机制引入集成评估模型CIECIA,对低碳技术转移下全球地表升温和碳减排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减排和升温控制效果。发达国家之间的低碳技术转移具有很高的减排潜力,专利保护制度是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障碍;中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储备和研发学习能力有限,其对研发加速度的提高更为敏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转移实现碳减排的冲击较大,而美国退出可能带来的技术共享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对发展中国家碳减排的影响更大。对中国而言,短期内应加大研发投资,提高技术学习能力,以更高效地学习先进技术,而积极参与实现低碳技术共享机制是其未来通过技术转移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制度性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沁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但是,固体、液体污染物排放这一严峻的环境问题却受到发达国家的刻意忽略。本文试图从排放流动性的概念入手,剖析西方国家着力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刻意回避固、液体污染物排放的意图,阐述固、液、气体污染物排放问题对我国的危害,共同应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优先治理顺序,据此提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聂建平  
重污染企业作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始作俑者之一,对其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是保护生态的一条有效途径,从而有利于政府制定环境治理政策。文章根据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运用STATA 13.0对14个重污染行业的384家上市企业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推进国家的环保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靖新艳  李茹茹  
主要污染物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十二五"时期,章丘市社会经济呈高增长态势,城镇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畜禽养殖量也将大幅增长,由此带来巨大的污染物新增量。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如何挖掘总量减排潜力,探索总量控制新途径,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成为章丘市当前总量减排工作的首要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冬良  宫清华  尹小玲  黄光庆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的趋势下,基于广州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不同产业部门碳排放情况变化明显,10年来,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比重较小且增加缓慢,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比重一直较大但增速放缓,第三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且比重逐渐加大,2012年第三产业碳排放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通过聚类分析,将工业部门内部行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优化发展、限制发展和深化发展五类。最后,对不同的产业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