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7)
2023(7276)
2022(5782)
2021(5135)
2020(4372)
2019(9892)
2018(9657)
2017(19173)
2016(10147)
2015(11177)
2014(11227)
2013(11349)
2012(10222)
2011(8517)
2010(9301)
2009(9187)
2008(9325)
2007(8724)
2006(7689)
2005(7502)
作者
(28650)
(23618)
(23455)
(22187)
(15468)
(10949)
(10584)
(9023)
(8863)
(8651)
(8030)
(7916)
(7792)
(7355)
(7313)
(7050)
(6905)
(6864)
(6804)
(6664)
(5765)
(5728)
(5699)
(5559)
(5310)
(5269)
(5256)
(5130)
(4615)
(4561)
学科
(68168)
(64743)
企业(64743)
(53906)
经济(53849)
管理(49206)
方法(25079)
业经(23227)
(20244)
(19887)
(17170)
财务(17164)
财务管理(17099)
数学(17092)
数学方法(17055)
企业财务(16213)
技术(14737)
农业(13803)
审计(12115)
(11762)
(11346)
(10759)
企业经济(10642)
中国(10408)
(10148)
经营(10095)
技术管理(9746)
理论(9719)
(9566)
贸易(9553)
机构
学院(155829)
大学(148716)
(74720)
经济(73616)
管理(69953)
理学(59752)
理学院(59373)
管理学(59020)
管理学院(58735)
研究(42247)
中国(39900)
(37047)
(30993)
财经(29548)
(26840)
(25116)
(23911)
经济学(22166)
商学(22152)
商学院(21961)
财经大学(21750)
(20570)
科学(20440)
中心(20379)
经济学院(20116)
经济管理(19831)
业大(19082)
(19059)
农业(18723)
北京(18679)
基金
项目(92118)
科学(75580)
基金(70179)
研究(69973)
(58305)
国家(57743)
科学基金(53223)
社会(47880)
社会科(45758)
社会科学(45743)
基金项目(37211)
(36437)
自然(33865)
自然科(33132)
自然科学(33126)
自然科学基金(32637)
教育(30090)
资助(28720)
(27866)
(27807)
编号(27612)
(22992)
(21077)
创新(20459)
成果(20371)
(19935)
国家社会(19833)
人文(19402)
重点(19382)
(19368)
期刊
(87044)
经济(87044)
研究(47477)
(34330)
管理(31344)
中国(30817)
(22469)
(18199)
金融(18199)
科学(16752)
业经(16698)
财经(15707)
农业(15595)
技术(14334)
经济研究(13916)
学报(13757)
(13570)
大学(12021)
学学(11890)
财会(11824)
技术经济(11178)
问题(11175)
(10947)
理论(9907)
会计(9903)
审计(9691)
商业(9472)
世界(9264)
(9254)
现代(9141)
共检索到24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眺  
采用2001—2005年A股审计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审计市场的"低价揽业"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师更换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给予了明显的价格优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价格折扣主要发生在相同质量等级的事务所间的审计更换。因此,在消除审计质量差异的情况下,我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出现了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然而,与美国审计市场出现的25%的初始价格折扣相比,我国的初始价格折扣更低。这意味着在审计费披露更为透明的市场上,"低价揽业"行为会受到有效抑制。因此,加强审计费披露机制可以作为政府直接干预的替代机制,对审计市场的价格竞争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雁  
一、制止价格战是政府管理市场价格秩序的应有之义 一般来说,市场是买卖物品的场所,也是一种通过把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交换物品的机制。市场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把买者和卖者的信息带到一起,以确定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体系中,每样东西都有价格,价格就是物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眺  
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角度 ,分析了审计市场的合并、产业专用化和价格竞争等竞争行为 ,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行为对审计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认为 ,审计质量的信号传递机制推动了产业中的合并行为 ,而审计产业的专用化投资行为在于策略性地阻止进入。由于审计产品的异质性、信任品特性以及强大的买方谈判能力使得审计市场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 ,而合并和产业专用化投资有助于事务所降低成本。因而 ,审计市场的竞争提高了社会福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葛丽芳  
从价格竞争到服务竞争●葛丽芳一、走出价格竞争———我国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市场终于摆脱了过去供给短缺的窘迫状态,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并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宽松局面。市场竞争也由过去以争夺资源为主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以争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巍  李何  何彬  叶正飞  
本文采用2001—2006年我国各地区电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选择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电信业的垄断程度与电信服务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电信业的价格竞争策略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信服务的综合价格水平一直在下降,电信市场的垄断程度也在逐年地降低,但电信服务的综合价格水平却对其市场结构表现出显著的负影响,说明我国的电信市场已不再是一个典型的寡占市场,而是呈现出非合作价格竞争的新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云  
价格竞争是规模经济条件下赢得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然而,规模经济、价格弹性、市场空间、竞争环境等约束条件并非始终处于理想状态。单一化、刚性化的价格策略往往导致多败俱伤。并购、品牌营销、产品创新、技术进步、满足顾客需求能力的提高、广告促销投入的增加及效果改善等价格与非价格竞争策略的综合运用,更有助于实现具有盈利增长的市场份额提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愈  
保险市场机制理论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决定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2 0 0 3年以来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将产品开发和定价权归还保险公司 ,如何保证这一改革顺利推进 ,形成车险市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和业务良性发展态势 ,是本文着力探讨的主题所在。本文提出了基准费率与市场费率的概念 ,提出了价格竞争的有限性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性观点 ,以及开展全方位竞争走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一些主要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德利  
《价格月刊》1997年第8期上发表了葛丽芳的《从价格竞争到服务竞争——试论我国市场竞争的发展取向》一文,(以下简称葛文)对市场竞争的丰富内容作了一番探讨,颇有见地,耐人寻味,但是文章极力否定价格竞争的地位和作用,有失偏颇。笔者不揣冒昧,提出相左的看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李伟  
入世的挑战是多方位的,本文从价格竞争的角度,透视一下福建市场接受挑战的实力强弱,作些未雨绸缪的思考。福建市场应主动适应WTO的规则要求,求变创新,从转变市场价格规则、转变政府保护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三个方面去增强福建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防范于未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席友  
我国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自1980年恢复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市场集中度偏高,导致市场竞争长期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本文根据市场份额将我国财险公司划分为在位者与竞争者两类,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在位者与竞争者的保险价格竞争从单时期和多时期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得出在财险市场中,单纯的价格竞争是无效的,并建议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投资、成本管理和客户信息搜集与管理四方面协助价格竞争的展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在此基础上利用LA-AIS模型对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本市场,除斯里兰卡外,中国茶叶的价格竞争力高于其他国家。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策略重点是: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以符合日本市场的准入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文哲  吴吉林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存在服务质量差异化的寡头价格竞争模型来揭示我国保险市场竞争的均衡特征,对均衡条件下影响保险价格的参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并考察最低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生产者及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少群  
中国产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机构进入,同时也加剧了价格竞争。本文用赔付率作为保费价格的代理变量,采用横截面数据及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中美两国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与保费价格、保险公司费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险市场中,虽然价格竞争对增加保费收入有效,但其却极可能导致利润减少;而降低保险公司费用率可以同时增加保费收入和保险公司利润。以上结论对中国产险业尤其有效,最后本文建议中国产险业应以降低保险公司费用率作为首要选择;同时要限制价格过度竞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金发  金序能  
本文站在企业声誉的视角,通过分析企业声誉对评估行业服务定价的影响,揭示了企业声誉在价格竞争中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