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5)
- 2023(7344)
- 2022(5819)
- 2021(5327)
- 2020(4062)
- 2019(9074)
- 2018(8610)
- 2017(15689)
- 2016(8416)
- 2015(9554)
- 2014(9512)
- 2013(9142)
- 2012(8320)
- 2011(7653)
- 2010(7722)
- 2009(7126)
- 2008(6742)
- 2007(6333)
- 2006(5340)
- 2005(4178)
- 学科
- 济(29733)
- 经济(29697)
- 业(25018)
- 农(23361)
- 管理(20899)
- 企(16744)
- 企业(16744)
- 农业(15651)
- 业经(12124)
- 中国(10072)
- 方法(9469)
- 财(9289)
- 数学(7373)
- 制(7299)
- 数学方法(7245)
- 学(7165)
- 地方(7050)
- 农业经济(6975)
- 理论(6828)
- 发(6689)
- 教育(6279)
- 发展(5929)
- 展(5915)
- 收入(5678)
- 策(5504)
- 体(5446)
- 银(5063)
- 村(5052)
- 银行(5052)
- 农村(5034)
- 机构
- 学院(121496)
- 大学(115548)
- 济(43450)
- 管理(43213)
- 经济(42371)
- 研究(38341)
- 理学(37523)
- 理学院(37098)
- 管理学(36494)
- 管理学院(36251)
- 中国(27116)
- 农(24835)
- 科学(23397)
- 京(22785)
- 财(20631)
- 范(19531)
- 师范(19337)
- 江(18755)
- 业大(18705)
- 中心(18404)
- 所(18226)
- 农业(18057)
- 研究所(16670)
- 财经(16411)
- 州(15307)
- 师范大学(15152)
- 经(14890)
- 技术(14711)
- 院(13768)
- 经济学(13520)
- 基金
- 项目(84220)
- 研究(67295)
- 科学(66081)
- 基金(58375)
- 家(50197)
- 国家(49575)
- 社会(42708)
- 科学基金(42459)
- 社会科(39973)
- 社会科学(39963)
- 省(35323)
- 教育(31868)
- 基金项目(30888)
- 编号(29656)
- 划(28743)
- 成果(24779)
- 自然(24501)
- 自然科(23909)
- 自然科学(23903)
- 自然科学基金(23450)
- 资助(21500)
- 课题(20938)
- 重点(19328)
- 发(19233)
- 部(18128)
- 创(18035)
- 年(17947)
- 国家社会(17587)
- 性(17480)
- 制(17177)
共检索到17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段丽红
外生性、拿来主义,城市本位、成人本位等问题成为乡村幼儿园课程最为突显的问题。以"位育"为理论视角,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融合了本土概念的"本土生长"与"本土化"两个内容维度,意即"乡村幼儿园是结合家庭、幼儿园、村落(社区)实际,立足于乡村幼儿本土生长并帮助幼儿不断向外拓展的一套经验体系",本质是为幼儿寻"位",帮助幼儿"安所遂生",育出具有"本土文化生命之根"的幼儿。要实现"安所遂生"的价值目标,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有赖于构建起"推己及人"的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整合纵向时间线索与横向空间线索的幼儿本土经验,为幼儿提供文化生命的土壤及经验拓展方向。如此,方能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旭芳 刘畅
过硬的师资力量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科学管理学前教育资源则将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当前,我国幼儿园人力资源流动在三个效应的驱动下呈现非常态化,本文依次剖析"马太效应"、"鲶鱼效应"、"海潮效应"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三大效应之间暗含的循环路径。利用循环效果构建幼儿园人力资源的优化路径,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的引导下,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这将推进幼儿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优质教师以及高质量幼儿园数量的不断扩大。
关键词:
幼儿园 人力资源 效应循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但菲 靳美玲
本研究以沈阳市15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实际设置情况。调查显示,目前主题形式的课程在幼儿园主体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但"主题"对领域的统摄作用不强;个性化课程的设置倾向于选择具有外显成果的课程,缺乏真正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课程内容容量大,各类课程之间彼此缺乏联系;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方案内容 现状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碧霞
"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高校与幼儿园基于合作共赢的目的共同建设的、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组织。"U-K"专业实践共同体具有以专业学习为核心、以专业成长为目标、以参与式实践为途径的特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幼儿园教师和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U-K”专业实践共同体 内涵 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太阳幼儿园是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下属的一所幼儿园,开办于2002年9月1日,至今已四年。现有教职工38人,入园幼儿25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供幼儿嬉戏的游泳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江英 张婕 黄熙雯 王婷 韩彦 周颖
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支撑乡村振兴、增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工程。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进行调查,发现新疆乡村幼儿普通话发展相对较弱,“听懂”“会说”“敢说”“会用”能力水平呈递减趋势;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缺乏普通话交流环境、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高度重视、科学有效普及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普通话教育;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鼓励乡村幼儿日常生活中大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为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创设普通话交流环境;将乡村幼儿和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科学监测评估与教育过程质量提升相结合。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静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形成的适合幼儿园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园本课程反映了园本个性与特色,给予了幼儿园和教师更大的空间,让幼儿园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园的物质条件、幼儿发展水平、师资力量、社区特征等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月明 白云丽 张林秀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月明 白云丽 张林秀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木全晃子 霍力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教育的指导方针,对幼教实践具有巨大影响。本文以比较教育的视角,从中日两国新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界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法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两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异同点,探讨两国之间可能的相互借鉴之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俞 曲木铁西
民族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是中国特色多元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本土化重构,关键要准确把握目标定位、正确选择教育内容、灵活运用教育方式和科学构建教育环境。
关键词:
幼儿园 多元文化课程 目标 内容 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晓玲 严仲连
对来自4省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能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调查,经统计分析可知,当前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在社会支持与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为促进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提升,需要社会及相关教育部门在整体推进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改善的同时,做到重点突破,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方面的主观与客观支持;幼儿园教师要自身修炼,积极投入课程实践工作。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课程能力 工作投入 幼儿园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茜
游戏课程以何种方式存在于幼儿园课程体系,这是众多学者苦苦思索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受相关研究的启示,借用生态学的寄生、互生与共生概念,对幼儿园游戏课程存在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寄生关系中,游戏课程的本体价值被遮蔽,工具价值凸显,游戏课程依附于其他课程;在互生关系中,游戏课程与领域课程建立在共通的儿童经验与教育前提上,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社会共生理论提示,游戏课程的理想存在方式是游戏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以及游戏课程各要素之间形成共生关系。游戏课程共生存在的内涵包括:本体论意义上游戏与课程交融共构,价值论意义上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平衡,伦理学意义上形成师幼相互关怀、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在复杂多样的教育情境中,共生尚不会成为游戏课程唯一的存在方式,游戏课程的三种存在方式仍将长期并存。
关键词:
幼儿园 游戏课程 生态学 存在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陈亮吟
台湾地区幼儿园新课纲把"情绪"作为一个新领域独立出来,情绪教育不再是附随于其它领域偶然地进行。情绪领域主要培养幼儿处理情绪的能力,从幼儿自身成长经验出发,以幼儿个体与生活环境互动为基础,规划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范畴,既型塑幼儿心智能力,又兼顾幼儿全人发展及所处文化价值体系需要,冲破长期以来分科知识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幼儿园课程设置思维模式,在学前教育课程创新上是一个很有亮点的突破。情绪领域创设对幼儿教师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
台湾幼儿园 情绪教育 情绪能力 课程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麦浪
幼儿园课程是把教育目的落实到幼儿身上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社会的期望以及人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研究广州和香港两地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状况、现行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方法以及课程评价要求,以促进两地幼儿园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经济条件的幼儿园课程。
关键词:
广州 香港 幼儿园 课程 教育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