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6)
2023(13927)
2022(12671)
2021(11983)
2020(10162)
2019(23972)
2018(24061)
2017(46554)
2016(25869)
2015(29696)
2014(30502)
2013(30233)
2012(27971)
2011(25357)
2010(25615)
2009(23224)
2008(23177)
2007(20614)
2006(17768)
2005(15642)
作者
(76725)
(63582)
(63476)
(60446)
(40449)
(30658)
(29126)
(25224)
(24040)
(22975)
(21825)
(21328)
(20189)
(20103)
(19960)
(19684)
(19619)
(18815)
(18277)
(18238)
(16009)
(15698)
(15511)
(14582)
(14459)
(14260)
(14144)
(14138)
(12966)
(12712)
学科
(102062)
经济(101951)
管理(72315)
(68682)
(56726)
企业(56726)
方法(50045)
数学(43592)
数学方法(43060)
(27582)
(26241)
中国(25300)
(23382)
业经(21286)
地方(20997)
(19416)
贸易(19408)
(19046)
(18813)
理论(18799)
农业(18290)
(17045)
财务(16967)
财务管理(16920)
(16755)
企业财务(15927)
环境(15366)
技术(15031)
(14575)
银行(14515)
机构
大学(371618)
学院(371071)
管理(144326)
(140966)
经济(137386)
理学(124661)
理学院(123215)
研究(121471)
管理学(120906)
管理学院(120249)
中国(88925)
(80081)
科学(78393)
(64144)
(62993)
(62781)
业大(57537)
研究所(57313)
(56085)
中心(55686)
财经(51566)
(51058)
北京(50854)
师范(50573)
农业(49411)
(46554)
(45778)
(43825)
技术(42142)
经济学(41218)
基金
项目(247939)
科学(191425)
研究(181816)
基金(174955)
(152049)
国家(150741)
科学基金(127920)
社会(108600)
社会科(102631)
社会科学(102599)
(99068)
基金项目(93878)
教育(85546)
自然(84694)
(83202)
自然科(82589)
自然科学(82564)
自然科学基金(81036)
编号(77512)
资助(73365)
成果(63294)
重点(55428)
(54149)
课题(53695)
(52515)
(50705)
科研(47631)
创新(47197)
大学(46859)
项目编号(46846)
期刊
(157035)
经济(157035)
研究(108088)
中国(71849)
学报(60127)
(56063)
科学(53873)
(49996)
管理(49926)
教育(48473)
大学(44469)
学学(41295)
农业(38802)
技术(34657)
(28234)
金融(28234)
业经(26288)
财经(24091)
经济研究(24085)
图书(21719)
问题(20713)
(20677)
(20419)
技术经济(18396)
理论(18211)
(17751)
科技(17482)
商业(17190)
实践(16912)
(16912)
共检索到540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盛兵  邬英英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跨国合作最具深度和广度的计划之一。自启动以来,其研究生跨国联合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跨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典范。参与该课程项目的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扩展到博士课程,形成了"1+1"和"1+N"的培养模式。该计划希望通过整合欧洲及世界著名学科和专业优势,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谭敏  
从欧盟2004年启动的着重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全球学生流动项目"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实施的背景入手,介绍了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与最新进展,总结了该项目在促进研究生跨国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经验与问题,讨论了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诚  
欧盟2014年正式启动的"伊拉斯谟+"计划是在整合以往各个项目的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行的新一轮更加综合化、系统化跨国项目。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教育还面临很多发展问题,可参考欧盟该项目在教育和培训合作、国际教育交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以改革教育培养模式和质量监督体系,提高成人教育国际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  
"伊拉斯谟+"计划拓展了"伊拉斯谟"计划的成效,由三个关键性行动即促进个体学习交流、开展成功经验交流与合作、支持政策革新和两个辅助性方案即让·莫内行动、体育运动方案构成。欧盟采取了识别和验证技能与资格、传播和利用各种项目成果、扩大和保持国际合作、贯彻和实施多语言制度、倡导和促进公平与包容、保障与维护参与者的利益等措施来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素琴  胡丽娜  
本文通过对"伊拉斯谟项目"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梳理,分析了欧盟从设立"伊拉斯谟项目"到启动"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总结出欧盟高等教育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所体现出的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包括目标的国际化发展、项目内容的国际化发展、视野的国际化发展、参与范围的国际化发展、影响的国际化发展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筱婷  
据欧盟网站2014年9月22日报道,欧盟发布了《伊拉斯谟影响研究》(Erasmus Impact Study,EIS)调查报告。报告发现,伊拉斯谟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伊拉斯谟项目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伊拉斯谟影响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分析伊拉斯谟学生流动性对个人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二是调查伊拉斯谟项目对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  
近来,欧共体成员国已开始实施“依拉斯姆斯”(erasmus)计划——欧共体成员国高校留学生交流计划,该计划设立欧洲基金计划,以促进欧共体内各国大学之间互换留学生的合作项目。根据这一计划,某一学生从本国政府获取基本奖学金,经筛选,可能获得额外资助,使其足以在另一个欧共体国家学习一段时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玥  张永富  
基于欧债危机、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集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为一体的"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该项目在继续推进以往各类项目的同时,将重点资助学生流动、项目合作和政策改革,具有申请程序简单、资金投入大、合作力度强、受益人数多、系统性强等特征。这对推动欧盟现代化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改革、欧洲内部各成员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互动、劳动者文化素养与技能的提高,以及欧元区既往经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尹璐  于伟  
儿童礼仪教育是伊拉斯谟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伊拉斯谟由上层社会儿童进而面向所有儿童,就儿童身体表现、服饰、餐桌等方面的礼仪进行了系统规范,展现出儿童性、生活性、社交性等特点。在教育逻辑上,伊拉斯谟的儿童礼仪教育是基于独特的哲学逻辑基础之上的,即独特的"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人性认知因果逻辑,身心一致论的行为逻辑和重建社会秩序的现实逻辑。伊拉斯谟的儿童礼仪教育倡导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儿童的身体和灵魂以新的时代价值内涵,促进了欧洲人礼仪行为举止的文明化和标准化,夯实了西方文明社会的根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丽君  
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有教学型流动与培训型流动两种类型,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启动。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参与教师的学科领域、逗留时间、资金情况以及性别比进行分析,该项目呈现出总体规模不断拓展、培训型流动教师增幅快、教师在外停留时间减少等特色,并存在项目影响有限、教师流动分布不均、教师性别比不均等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鹤友  侯顺  郑学刚  
认为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转型难、体制机制突破难以及变革动力缺失、传统模式失效等突出问题,面对时代变革的契机和挑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从外部环境来看,要突破教育理念和体制机制上的瓶颈;从内部系统来看,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改革与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翱  孟成明  
通过对H农业大学近四年内已回国的71名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调查发现,出国联合培养经历对提升博士生科研意识和精神、科研及协作能力的作用很大。同时,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应通过高水平培养支撑博士生国际化学习研究的承载能力,构建"短-中-长"期的多层次国际化培养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强化质量控制,发挥好回国博士生的后续优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综合效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黎芳媛  路书红  
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一直积极倡导卓越性和平等性并举。作为其推动的战略计划,伊拉斯谟学生流动项目深刻体现了这一发展理念。通过分析近几年该项目的实施现状及效果可以看出,这一计划增强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推动了学术成果的交流转化,抑制了优秀人才的外流,提升了学生的欧洲维度与国际发展意识,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效率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由于成本投入、流动吸引力等方面的不同,参与国之间在流动收益及学生参与机会上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公平性目标尚未真正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浩  
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开展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WFP粮食援助目树立了典范。2006年以后,中国与WFP的合作进入转型期。本文在分析WFP粮食援助项作转型期的特点,根据国内外新形势和中国的国情,探索中国与WFP新一轮战略的合作方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韩小婷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原有的地缘政治和国家间的力量均衡被打破。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为了进一步争雄海湾,进而确立自身在中东的话语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和博弈。沙伊关系发展演变围绕六大问题而展开,即沙特国内什叶派问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及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问题、黎巴嫩政局和巴以问题、叙利亚内战、沙特军事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问题。双方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以对抗为主、妥协合作为辅的基本特点。由于对抗与妥协的层面及其限度会因时因事而转换,因此为双方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大国特别是美俄的中东政策也是影响沙伊关系的重要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