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
- 2023(1159)
- 2022(980)
- 2021(889)
- 2020(815)
- 2019(1882)
- 2018(1732)
- 2017(3377)
- 2016(1268)
- 2015(1456)
- 2014(1032)
- 2013(1062)
- 2012(744)
- 2011(618)
- 2010(628)
- 2009(656)
- 2008(576)
- 2007(496)
- 2006(413)
- 2005(333)
- 学科
- 业(7631)
- 管理(7146)
- 企(6984)
- 企业(6984)
- 济(6489)
- 经济(6486)
- 供销(5158)
- 销(5158)
- 关系(2687)
- 对外(2456)
- 外经(2371)
- 对外经济(2366)
- 经济关系(2363)
- 贸(1911)
- 贸易(1911)
- 易(1890)
- 方法(1827)
- 农(1767)
- 业经(1597)
- 数学(1524)
- 数学方法(1506)
- 中国(1266)
- 产业(875)
- 银(835)
- 银行(835)
- 行(827)
- 融(804)
- 金融(804)
- 财(787)
- 和(721)
- 机构
- 学院(17551)
- 大学(15905)
- 管理(8356)
- 济(8234)
- 经济(8160)
- 理学(7394)
- 理学院(7353)
- 管理学(7273)
- 管理学院(7239)
- 研究(4373)
- 中国(3406)
- 京(3073)
- 财(2688)
- 经济管理(2324)
- 科学(2274)
- 经济学(2274)
- 商学(2273)
- 财经(2261)
- 商学院(2254)
- 业大(2056)
- 经济学院(2031)
- 江(2026)
- 中心(1981)
- 经(1978)
- 院(1805)
- 北京(1801)
- 工商(1784)
- 贸(1766)
- 州(1754)
- 理工(1739)
共检索到22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霍宇辉 杨涛
在美西方加紧“以链遏华”背景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有待提升,安全稳定发展面临内外风险挑战,深化开放合作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建设历经10载,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既是我国农业、制造业、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重要产品的进口来源地,又是我国的出口大市场,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重要外部供给和需求。为此,应妥善应对美西方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遏压,巩固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文革 肖园园
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提出契约质量影响产业链提升的假说。借鉴Koopman等的方法,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库中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一带一路"代表性国家分行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比例,以契约质量表征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契约质量对出口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契约质量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影响不显著,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依次增强。在分区域的检验中,契约质量对发达地区的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较大。据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注重制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契约质量,从而在全球分工的背景下,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建 马倩倩 倪晓杰
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市的重要任务,上海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中占全国第五,与其经济规模和地位不相称。通过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上海不断增强科创能力,逐渐形成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为了分析上海研发型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开展了调查:在大型企业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市有代表性的11家企业案例;在中小企业层面,分析了195家区级研发机构。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型,建立了研发型企业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不同环节上,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在供应链所有环节上都具有走出去的特征,同时在行业和销售区域上呈现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以销售走出去为主,在行业上以制造业为主;虽然有部分企业研发环节具有走出去特征,但是对于海外销售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如何利用研发能力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供应链管理 研发能力 案例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雨晨 陈志成 刘震
基于对“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以及数字化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角度优化和改进衡量产业链韧性的指标,并构建“区域分工参与度”指数,从而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传导机制显著促进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一带一路”数字化水平会在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一带一路”区域分工会在不同分工参与方向、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下对中国产业链韧性产生异质性影响,而数字化水平在不同的异质性检验中都增强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对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本文不仅从理论上为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提供了基础,也为维护和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指出了可行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史昕 邢彬彬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的新的战略构想,对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将产生积极影响。油气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油气国际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油气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油气国际合作、保障油气安全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玉雯
提升“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本文在运用Vague集方法对“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Markov链探究“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的空间分异与动态演进。结果表明:2015—2022年,“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幅度来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提升幅度相对较大;“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呈扩大态势;“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俱乐部收敛的特点,六大经济走廊合作框架显著增强了“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收敛俱乐部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助益于提升一国的产业链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概率,还降低了一国的产业链现代化向低水平转变的概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玉雯
提升“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本文在运用Vague集方法对“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Markov链探究“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的空间分异与动态演进。结果表明:2015—2022年,“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幅度来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提升幅度相对较大;“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呈扩大态势;“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俱乐部收敛的特点,六大经济走廊合作框架显著增强了“一带一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收敛俱乐部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助益于提升一国的产业链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概率,还降低了一国的产业链现代化向低水平转变的概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进
一带一路战略是篇大文章,是我国自明清以来的第一个全球化战略。能够提出这样的战略,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与英国和美国完全不同,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国来推动世界各国各地区参与并促进全球化进程,是为了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球化,不能将一带一路战略仅仅局限于我国一己的利益加以考量,我国实施全球化所选取的是包容、开放、共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王道"。面对当前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过剩环境,面对科技创新的平台期,我国进行商品与资本横向输出的空间十分有限。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与大环境,积极开拓新领域,在过剩环境...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国家供应链 全球化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冉丹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石油产业链的构建,选取2010、2013、2016、2019年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石油产业链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区域国家石油产业链贸易网络密度整体上不断增强、贸易联系愈加紧密,呈现"小世界"特征,但贸易合作具有偏向性致使不同链条环节的网络特征演变呈现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各环节的中心性国家具有差异性,原油贸易网络中心性较强的国家主要为石油资源国和运输通道国,原油产品贸易网络、有机化学产品贸易网络以及合成产品贸易网络中心性较强的国家主要为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国家,且该三个网络的中心国家具有较高的重合度。经济距离、工业化阶段距离、制度距离和地理距离皆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对无权网络的解释力度更优且在不同链条环节上影响程度各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宋娟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之间的各个环节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物流仓储、运输等过程要求比较高,其中部分农产品还需要冷链物流来保证其新鲜性,因此加大了农产品经营难度。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下,农产品质量成为我国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背景,以"一带一路"区域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产品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索合适的农产品现代供应链方案,以达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区域农产品健康发展的目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诗华 张语涛
随着国际贸易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全球供应链当中,拓展跨境业务,产生了巨大的融资需求。跨境供应链金融能有效解决“一带一路”供应链企业的资金约束问题,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本文旨在探讨供应链金融的国际化发展背景和趋势,以122家参与跨境业务的“一带一路”供应链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模型的构建方法和优化策略,同时借助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建立跨境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预警策略和管理建议,以更好促进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成效。
关键词:
跨境供应链金融 风险预警 “一带一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荣斌 陈丹敏
"一带一路"倡议可视为中国的全球供应链策略,因此明确沿线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上下游的节点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进出口额及各国的GDP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国别异质性。沿线发达经济体逐渐成为供应链上游的品牌、渠道乃至技术供给方,沿线发展中经济体既是供应链上游的原料供应地,也是下游的销售市场,而沿线转型经济体则是供应链下游的销售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婕 戴翔 万广华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面临发达国家对中国价值链升级进行“堵截”以及自身传统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挑战,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价值链攀升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中国价值链相对地位方面的确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促进作用要甚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行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则要甚于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因此,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且应增强自身在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实力,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粘合”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进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目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攀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生金 李瑞海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全球价值链必将由此发生深刻变革重构,因此,对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如何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研究意义凸显。在对价值链有关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先对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战略,分别从推动战略、推动策略以及推动保障等层面,提出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框架。最后,重点从政策制度、平台治理、品牌与附加值以及风险防范等几个关键层面,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价值链 “一带一路” 跨境电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东升 马训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