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1)
2023(16691)
2022(14275)
2021(13473)
2020(11308)
2019(25837)
2018(25370)
2017(49403)
2016(26111)
2015(29158)
2014(28153)
2013(27437)
2012(24935)
2011(22091)
2010(22026)
2009(20175)
2008(18577)
2007(15985)
2006(13713)
2005(11622)
作者
(69514)
(57824)
(57186)
(54594)
(36809)
(27739)
(26125)
(22500)
(22010)
(20286)
(19837)
(19199)
(18126)
(18033)
(17971)
(17504)
(17184)
(16890)
(16544)
(16525)
(14029)
(13923)
(13849)
(13261)
(12960)
(12806)
(12689)
(12642)
(11488)
(11274)
学科
(97445)
经济(97341)
管理(79491)
(78721)
(68645)
企业(68645)
方法(48067)
数学(42062)
数学方法(41514)
中国(30127)
(29676)
(28131)
金融(28129)
(26318)
银行(26281)
(25226)
(25145)
业经(23442)
(21011)
财务(20940)
(20914)
财务管理(20904)
地方(20715)
技术(20692)
企业财务(19981)
(18692)
理论(18210)
(17803)
贸易(17788)
(17327)
机构
学院(348828)
大学(348730)
管理(144841)
(139904)
经济(136993)
理学(126503)
理学院(125250)
管理学(123109)
管理学院(122478)
研究(108222)
中国(87358)
(71792)
(65989)
科学(64751)
财经(53540)
中心(52343)
(51026)
业大(49344)
(49135)
(48907)
(48587)
研究所(46496)
北京(44792)
(43454)
师范(43055)
经济学(42438)
(40549)
财经大学(40427)
(39912)
商学(38898)
基金
项目(245784)
科学(195262)
研究(181827)
基金(179890)
(154858)
国家(153553)
科学基金(134841)
社会(115722)
社会科(109880)
社会科学(109852)
(96364)
基金项目(96129)
自然(87707)
自然科(85781)
自然科学(85763)
自然科学基金(84239)
教育(83894)
(80216)
编号(74129)
资助(73260)
成果(58144)
(55034)
重点(54206)
(54083)
(51646)
创新(50715)
课题(49835)
国家社会(47525)
教育部(47342)
科研(46988)
期刊
(142925)
经济(142925)
研究(100590)
中国(64127)
管理(53470)
(51969)
学报(50181)
科学(47228)
(43309)
(43118)
金融(43118)
大学(39492)
教育(38010)
学学(37236)
技术(31551)
农业(29632)
财经(25919)
业经(24202)
经济研究(23662)
(22051)
问题(17846)
理论(17722)
科技(17690)
图书(17106)
技术经济(17043)
实践(16292)
(16292)
商业(15619)
财会(15512)
(15343)
共检索到499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远平  
本文以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0917)为案侧研究以股抵债这种金融创新方式。文章提出最小化交易成本和先动优势分别是以股抵债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以股抵债价格决定了欠债股东、其它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对创新收益的分享。本文认为:虽然各类股东都从创新中获得收益,但以高于净资产值的价格以股抵债使欠款股东获得了创新收益的大部分;实施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不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本文以电广传媒大股东以股票抵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例,研究了在以股抵债方案设计中的定价问题、对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影响、对流通股股东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以股抵债目标的可信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以股抵债方案中,过高的定价损害了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方案中的保护性安排并未起到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作用。以股抵债目标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以股抵债不仅不能改善公司治理,还可能成为大股东套现的合法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红军  唐松  周云丽  
本文以华北制药和电广传媒为例,对比分析了政府股东主导下的"以股抵债"方案及其实施对上市公司各相关利益人的影响。我们发现,虽然两个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由于作为控股股东的政府在制定方案时的角色定位矛盾,因以不能损及政府股东的利益为基本前提,导致两公司"以股抵债"方案均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本上解决大股东欠款问题,同时却为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提供了机会,强化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股东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或者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机制对政府股东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青松   王啸  
以股抵债,无法律障碍(暂可比照《公司法》有关回购的规定),有先例可循(申能股份、云天化等曾进行定向回购试点),有利于标本兼治。通过以股抵债削弱发生占用的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切断占用源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郑玉忠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其他各种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致使其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资金周转不灵或暂时出现资金紧张,难以偿还到期债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但在债务人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关于以股抵债的合法性与公平性争论忽略了该交易在税法上的效果。对电广传媒以股抵债交易的税负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出税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变以股抵债交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弱股份定价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当然,它也使得管理层面临更复杂的利弊权衡。关注以股抵债交易的税务成本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价以股抵债政策的意义或者局限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钱海波  
本文首先界定了以股抵债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以股抵债对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指出以股抵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国有股减持和以股抵债的关系,提出以股抵债是为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股票回购方式,是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可能采用的特殊方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凯颂  胡燕珊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在上市公司中是较为普遍的。为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联合国资委于2003年8月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以探索金融创新的方式进行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曙伟  黄宗福  
以股抵债意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以股抵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玮  汪佳  
一、“以股抵债”对银行债权的影响从企业保障偿还银行贷款的来源来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是企业的收入;其次是企业在贷款时的担保。1、企业在“以股抵债”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目前有关研究表明,实行“以股抵债”的前提条件是:对于资产负债率低、经济效益好和净资产报酬率高(应当高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费率)的企业,并且其股东或出资持有的股份足以清偿其债务的,在资产重组中可以实施以股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绍德  王新颖  
2004年证监会与国资委原则同意上市公司进行“以股抵债”的试点,同年电广传媒正式宣布实施这一方案。“以股抵债”的推出可以看作是管理层对大市的长期利好,也有人说“以股抵债”漏洞太多,治标不治本。本文就“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比率、变现能力以及股权结构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孙春兴  
公司融资择时行为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话题,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公司在单一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结构调整,较少结合多个资本市场对公司选择上市地点和上市方式实施融资的话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分众传媒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市场时机视角考察其海外上市、私有化退市以及在中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行为,构建了基于市场时机视角公司上市地点与上市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市场时机理论与公司融资行为领域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在多个资本市场实施资本运营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