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9597)
- 2022(8711)
- 2021(8428)
- 2020(7087)
- 2019(16517)
- 2018(16529)
- 2017(32637)
- 2016(17822)
- 2015(20156)
- 2014(20124)
- 2013(19982)
- 2012(18290)
- 2011(16237)
- 2010(16170)
- 2009(14621)
- 2008(14444)
- 2007(12560)
- 2006(11112)
- 2005(9855)
- 学科
- 济(68001)
- 经济(67908)
- 管理(54830)
- 业(53053)
- 企(45921)
- 企业(45921)
- 方法(33693)
- 数学(29178)
- 数学方法(28817)
- 财(21898)
- 农(17931)
- 中国(16790)
- 务(15469)
- 财务(15405)
- 财务管理(15372)
- 业经(15159)
- 企业财务(14736)
- 学(14632)
- 制(13749)
- 地方(13546)
- 农业(11824)
- 理论(11775)
- 贸(11670)
- 贸易(11666)
- 易(11318)
- 和(11273)
- 技术(10778)
- 银(10502)
- 银行(10470)
- 环境(10411)
- 机构
- 大学(250167)
- 学院(248322)
- 管理(103460)
- 济(95114)
- 经济(92856)
- 理学(89528)
- 理学院(88598)
- 管理学(87132)
- 管理学院(86695)
- 研究(79226)
- 中国(60644)
- 京(53474)
- 科学(49425)
- 财(46864)
- 所(39859)
- 财经(37137)
- 农(36579)
- 中心(36320)
- 业大(35927)
- 研究所(35857)
- 江(35253)
- 北京(34457)
- 经(33708)
- 范(32260)
- 师范(32013)
- 州(29572)
- 院(28571)
- 农业(28396)
- 财经大学(27819)
- 经济学(26970)
- 基金
- 项目(168904)
- 科学(132475)
- 研究(125078)
- 基金(122321)
- 家(105275)
- 国家(104378)
- 科学基金(90394)
- 社会(76595)
- 社会科(72493)
- 社会科学(72471)
- 基金项目(66035)
- 省(65436)
- 自然(60126)
- 自然科(58700)
- 自然科学(58688)
- 自然科学基金(57621)
- 教育(57107)
- 划(55148)
- 编号(52201)
- 资助(51008)
- 成果(42573)
- 部(37202)
- 重点(36912)
- 课题(34926)
- 创(34910)
- 发(34628)
- 项目编号(32848)
- 创新(32411)
- 科研(32351)
- 教育部(32129)
- 期刊
- 济(104360)
- 经济(104360)
- 研究(75361)
- 中国(43622)
- 管理(37514)
- 学报(37348)
- 财(37043)
- 科学(34406)
- 农(33140)
- 大学(28219)
- 教育(27566)
- 学学(26362)
- 融(24389)
- 金融(24389)
- 农业(22914)
- 技术(20687)
- 财经(18015)
- 业经(17071)
- 经济研究(15532)
- 经(15067)
- 图书(14540)
- 理论(14169)
- 问题(13793)
- 实践(13109)
- 践(13109)
- 技术经济(11914)
- 科技(11818)
- 现代(11368)
- 财会(11113)
- 业(10870)
共检索到361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青松 王啸
以股抵债,无法律障碍(暂可比照《公司法》有关回购的规定),有先例可循(申能股份、云天化等曾进行定向回购试点),有利于标本兼治。通过以股抵债削弱发生占用的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切断占用源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本文以电广传媒大股东以股票抵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例,研究了在以股抵债方案设计中的定价问题、对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影响、对流通股股东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以股抵债目标的可信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以股抵债方案中,过高的定价损害了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方案中的保护性安排并未起到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作用。以股抵债目标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以股抵债不仅不能改善公司治理,还可能成为大股东套现的合法途径。
关键词:
以股抵债 定价 利益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郑玉忠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其他各种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致使其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资金周转不灵或暂时出现资金紧张,难以偿还到期债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但在债务人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远平
本文以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0917)为案侧研究以股抵债这种金融创新方式。文章提出最小化交易成本和先动优势分别是以股抵债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以股抵债价格决定了欠债股东、其它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对创新收益的分享。本文认为:虽然各类股东都从创新中获得收益,但以高于净资产值的价格以股抵债使欠款股东获得了创新收益的大部分;实施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不大。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以股抵债 证券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钱海波
本文首先界定了以股抵债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以股抵债对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指出以股抵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国有股减持和以股抵债的关系,提出以股抵债是为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股票回购方式,是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可能采用的特殊方式。
关键词:
以股抵债 股权分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关于以股抵债的合法性与公平性争论忽略了该交易在税法上的效果。对电广传媒以股抵债交易的税负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出税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变以股抵债交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弱股份定价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当然,它也使得管理层面临更复杂的利弊权衡。关注以股抵债交易的税务成本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价以股抵债政策的意义或者局限性。
关键词:
以股抵债 债务重组 税务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红军 唐松 周云丽
本文以华北制药和电广传媒为例,对比分析了政府股东主导下的"以股抵债"方案及其实施对上市公司各相关利益人的影响。我们发现,虽然两个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由于作为控股股东的政府在制定方案时的角色定位矛盾,因以不能损及政府股东的利益为基本前提,导致两公司"以股抵债"方案均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本上解决大股东欠款问题,同时却为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提供了机会,强化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股东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或者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机制对政府股东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关键词:
以股抵债 控制权收益 案例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曙伟 黄宗福
以股抵债意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以股抵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关键词:
以股抵债 股票回购 控股股东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权琳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小股东利益侵占的根源在于创业企业的转型失败。创业企业由创业者管理转型到专业管理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革命性转折,在创业板上市为创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然而,IPO前股权结构带来的所有权价值观惯性引发转型失败,导致控股自然人上市之后通过降低权力分享、维持控制权来侵占小股东利益。研究发现,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后独立董事会规模越小,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分离的可能性越小,而小股东利益侵占水平越高。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 资金占用 创业转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克敏 姬美光 李薇
本文以2002-2006年非金融类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条件下,公司信息透明度越差,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越严重。该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改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二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信息透明度 大股东 资金占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秋
基于两权分离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股东控制下的所有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与资金占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与其持股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由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容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当上市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在大股东兼职时,强化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便利了其资金占用行为;但是目前,独立董事还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资金占用 股权制衡 独立董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俊 姜连有 吕芬
为促进粮食企业更快转换经营机制,更好适应粮食价格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加速银行资金良性周转,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对辽宁省庄河市粮食企业1992年度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玮 汪佳
一、“以股抵债”对银行债权的影响从企业保障偿还银行贷款的来源来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是企业的收入;其次是企业在贷款时的担保。1、企业在“以股抵债”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目前有关研究表明,实行“以股抵债”的前提条件是:对于资产负债率低、经济效益好和净资产报酬率高(应当高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费率)的企业,并且其股东或出资持有的股份足以清偿其债务的,在资产重组中可以实施以股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连立帅 白俊
本文以债务的"次优"治理特征为制度背景,研究银行债务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目前存在着预算软约束及偿债机制不完善等制度缺陷,但债务的"次级"治理特征及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仍能保证银行债务能够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由于利率管制政策的存在,银行通过贷款利率政策途径发挥治理作用并未实现,其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贷款续新上。当银行发现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时,会通过减少、停止发放贷款,甚至提前收回贷款的方式来减少损失,为了获得贷款银行的支持,贷款企业的大股东也会选择减少对资金的占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