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9)
2023(6539)
2022(5438)
2021(5030)
2020(4161)
2019(9112)
2018(8616)
2017(17158)
2016(9139)
2015(9783)
2014(9314)
2013(9024)
2012(8296)
2011(7303)
2010(7036)
2009(6563)
2008(6732)
2007(5798)
2006(5125)
2005(4624)
作者
(27203)
(22500)
(22494)
(21302)
(14446)
(11188)
(10137)
(8703)
(8682)
(7895)
(7840)
(7535)
(7278)
(7235)
(6939)
(6934)
(6836)
(6755)
(6745)
(6572)
(5635)
(5611)
(5329)
(5251)
(5189)
(5167)
(4940)
(4845)
(4467)
(4454)
学科
(33168)
经济(33123)
(28454)
管理(27436)
(24251)
企业(24251)
方法(18691)
数学(17324)
数学方法(17254)
(16445)
银行(16299)
(15043)
(14866)
(13198)
(10063)
财务(10061)
财务管理(10051)
企业财务(9784)
(9756)
金融(9756)
业务(9144)
(8964)
制度(8959)
(7928)
银行制(7922)
中国(7533)
(7235)
贸易(7229)
(7079)
业经(7058)
机构
大学(127250)
学院(125434)
(53539)
经济(52663)
管理(50411)
理学(44138)
理学院(43708)
管理学(43099)
管理学院(42887)
研究(40012)
中国(38344)
(28424)
(27187)
(25171)
科学(24457)
农业(22963)
财经(22199)
业大(21887)
(20495)
(20474)
(20359)
中心(19706)
银行(19500)
研究所(18727)
(18133)
(17557)
经济学(17167)
财经大学(17135)
(16251)
金融(15995)
基金
项目(88123)
科学(69482)
基金(67791)
(61380)
国家(60891)
研究(56745)
科学基金(52340)
社会(39118)
社会科(37409)
社会科学(37396)
基金项目(36681)
自然(36245)
自然科(35461)
自然科学(35448)
自然科学基金(34902)
(32822)
(28397)
资助(27271)
教育(25292)
编号(20107)
(19638)
重点(19569)
(18772)
科研(17918)
创新(17619)
计划(17589)
(17148)
国家社会(17133)
教育部(16863)
(16470)
期刊
(49451)
经济(49451)
研究(35849)
(29642)
金融(29642)
学报(25198)
(24206)
(22331)
科学(21144)
中国(20477)
大学(18388)
学学(18097)
管理(16405)
农业(14059)
财经(11734)
(9727)
经济研究(8977)
业经(8180)
(7455)
理论(6947)
问题(6870)
业大(6770)
(6763)
技术(6537)
实践(6299)
(6299)
财会(6288)
商业(6079)
国际(6007)
农业大学(5906)
共检索到18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玮  汪佳  
一、“以股抵债”对银行债权的影响从企业保障偿还银行贷款的来源来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是企业的收入;其次是企业在贷款时的担保。1、企业在“以股抵债”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目前有关研究表明,实行“以股抵债”的前提条件是:对于资产负债率低、经济效益好和净资产报酬率高(应当高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费率)的企业,并且其股东或出资持有的股份足以清偿其债务的,在资产重组中可以实施以股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钱海波  
本文首先界定了以股抵债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以股抵债对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指出以股抵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国有股减持和以股抵债的关系,提出以股抵债是为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股票回购方式,是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可能采用的特殊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郑玉忠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其他各种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致使其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生亏损,资金周转不灵或暂时出现资金紧张,难以偿还到期债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但在债务人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关于以股抵债的合法性与公平性争论忽略了该交易在税法上的效果。对电广传媒以股抵债交易的税负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出税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变以股抵债交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弱股份定价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当然,它也使得管理层面临更复杂的利弊权衡。关注以股抵债交易的税务成本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价以股抵债政策的意义或者局限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青松   王啸  
以股抵债,无法律障碍(暂可比照《公司法》有关回购的规定),有先例可循(申能股份、云天化等曾进行定向回购试点),有利于标本兼治。通过以股抵债削弱发生占用的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切断占用源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绍德  王新颖  
2004年证监会与国资委原则同意上市公司进行“以股抵债”的试点,同年电广传媒正式宣布实施这一方案。“以股抵债”的推出可以看作是管理层对大市的长期利好,也有人说“以股抵债”漏洞太多,治标不治本。本文就“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比率、变现能力以及股权结构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凯颂  胡燕珊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在上市公司中是较为普遍的。为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联合国资委于2003年8月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以探索金融创新的方式进行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同时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债转股17年后正式重启。之所以启动债转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突出体现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事件数量激增,为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斌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以及银行巨大的不良债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鉴于此,本文试图从银行债权转股权这一途径来解开银行与国有企业这一债权债务死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同时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债转股17年后正式重启。之所以启动债转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突出体现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事件数量激增,为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彩虹  
关于银行债权变股权的思考陈彩虹一、银行债权变股权: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经济问题,它涉及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巨大历史性变革,涉及到中国的银行制度变革,涉及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对于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英辉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此路不通于英辉当前我国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表现为“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贷款)。据粗略统计约占专业银行总资产的五分之一左右。数量如此之大的资金沉淀不仅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使银行业务经营捉襟见肘,步履维艰。为摆脱银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