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
- 2023(1360)
- 2022(1163)
- 2021(1152)
- 2020(1053)
- 2019(2336)
- 2018(2201)
- 2017(4635)
- 2016(2543)
- 2015(2942)
- 2014(2726)
- 2013(2475)
- 2012(2348)
- 2011(2082)
- 2010(2075)
- 2009(1889)
- 2008(2008)
- 2007(1820)
- 2006(1560)
- 2005(1483)
- 学科
- 业(10089)
- 济(9397)
- 经济(9388)
- 企(9349)
- 企业(9349)
- 管理(9134)
- 财(5376)
- 方法(4772)
- 务(4747)
- 财务(4746)
- 财务管理(4746)
- 企业财务(4684)
- 数学(4268)
- 数学方法(4250)
- 中国(2572)
- 制(2554)
- 政治(2375)
- 教育(2279)
- 融(2033)
- 金融(2033)
- 理论(2000)
- 农(1990)
- 体(1968)
- 学(1820)
- 人事(1808)
- 人事管理(1807)
- 体制(1731)
- 土地(1724)
- 业经(1695)
- 银(1644)
- 机构
- 学院(34221)
- 大学(34052)
- 济(14574)
- 经济(14322)
- 管理(13183)
- 理学(11537)
- 理学院(11441)
- 管理学(11284)
- 管理学院(11224)
- 研究(9153)
- 财(8017)
- 中国(7793)
- 财经(6561)
- 京(6401)
- 经(6020)
- 经济学(5128)
- 财经大学(5023)
- 经济学院(4586)
- 江(4549)
- 科学(4331)
- 中心(4282)
- 所(4120)
- 商学(4101)
- 商学院(4079)
- 北京(4054)
- 范(3832)
- 师范(3806)
- 州(3722)
- 农(3659)
- 业大(3617)
共检索到4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晓阳
本文将党员身份和科级以上干部身份作为政治资本的代理,利用CGSS2003数据对我国城镇地区"以权择校"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父母政治资本显著提高了子女择校的概率,更高的政治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女的择校费支出,具有更高政治资本的人具有更消极的公共教育态度,但是具有更高政治资本并用于子女择校的父母则没有显著的消极态度。同时,本文还得到了党员作为政治资本的异质性以及隔代影响的证据。
关键词:
择校 政治资本 党员 CGSS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先佐
择校,就是家长愿意以较高的经济代价,换取子女进入重点中小学就读的机会。换言之,择校,就是使“钱”做为教育选择的一种手段,让“钱”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使之“多花钱便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是近几年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也是颇为引起非议的一个问题。持非议同志的主要观点是:普通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的、无偿的,而择校是有悖于“免费教育”原则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关键是对“免费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群力 陆铭
基于全国性的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更高的家庭收入、父母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均增加了给中小学教师拜年的概率,而由拜年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又增加了子女择校的机会。本文说明,家庭可以通过投资于社会网络增强资源的获取能力,这由代际间社会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来实现,从而减少代际的社会流动性(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关键词:
拜年 社会网络 人力资本 择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远发
既有研究未能有效解释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因而未能将其归因于"拼爹"还是"拼搏"。本文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实施的"从学校向职场过渡调查"(SWTS)之中国数据,采用剔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偏差的区间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有:(1)父母政治资本确实促进了子女人力资本积累,在控制家庭规模和父母教育年限后,"官二代"的教育年限比"非官二代"显著高0.42年;(2)"官二代"进而将教育优势转化成了职场优势,获得了5.5%的工资溢价,也即父母政治资本通过子女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产生了工资溢价;(3)"官二代"的工资溢价来源于"拼博"积累人力资本而非"拼爹"进入高收入行业。这些发现共同...
关键词:
父母政治资本 人力资本 工资溢价 官二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父母通过其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其子女创业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本文评估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父母为党员的家庭可能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或体制内单位对其子女创业的限制造成子女创业动力不足。(2)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自我实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生存型"创业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且有职位的党员父母的子女的创业概率显著增加。估计结果显示,中等职位的父母对于男性子女创业概率的影响最为明显。(3)同时发现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父母的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创业活力影响的效果差异;然而,利用中共"十八大"后的反腐这样一个"自然实验",发现了寻租动机可能是有职位党员父母其子女较高创业活力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政治身份 创业 寻租 社会网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父母通过其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其子女创业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本文评估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父母为党员的家庭可能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或体制内单位对其子女创业的限制造成子女创业动力不足。(2)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自我实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生存型"创业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且有职位的党员父母的子女的创业概率显
关键词:
政治身份 创业 寻租 社会网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良 方行明 雷震
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2010),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父母的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显著地提高子女的深造意愿,父母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意愿也越强烈。本文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验证了父母政治资本通过学校资源、专业资源和家庭经济资本的中介作用间接提升了子女深造意愿,同时子女自身人力资本和家庭经济资本中的消费支出也是父母人力资本影响子女深造意愿的中介,而家庭收入在父母人力资本对子女深造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此外,深造意愿的提升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毕业生进入公有部门的意愿,也会提高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这些发现表明了父母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方文 刘国恩 李辉文
中国的市场化深刻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女儿更有能力提升父母的福利;但同时由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传统农业文明下形成的"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女儿是否给父母带来比儿子更多的幸福感,就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经验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定量研究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本文发现,在子女的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到了子女的结婚生子阶段,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感比女儿显著
关键词:
幸福感 子女性别 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凤莲 杨鑫尚
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本文使用probit、OLS和Tobit模型分别估计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参与率、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子女升学会降低父母劳动参与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并增加无酬劳动时间;第二,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父亲和母亲分别通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参与率来适应子女升学,且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同性之间,这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加剧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第三,子女升学降低了父母劳动和娱乐时间,增加了生活照料和教育照料时间。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小学阶段儿童照料如何影响父母劳动供给和家庭性别分工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儿童照料 升学压力 家庭分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埃蒙·凯伦 孙兰芝
“大球理论”是在“自由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大球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希望和理想并不意味着要为子女规定固定的成长模式。父母拥有选择子女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但同时,子女也有接受教育的自主权。关于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权利,应该既反对压制子女,同时也要公正地对待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他们为抚养子女做出的牺牲;关于子女受教育的自主权,应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使之懂得追求心灵的自由。
关键词:
大球理论 选择权 自主权 自主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方文 刘国恩 李辉文
中国的市场化深刻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女儿更有能力提升父母的福利;但同时由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传统农业文明下形成的"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女儿是否给父母带来比儿子更多的幸福感,就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经验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定量研究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借助第一胎子女性别的外生性,本文发现,在子女的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而到了子女的结婚生子阶段,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感比女儿显著更低。特别地,本文没有发现儿子通过"养儿防老"渠道给父母带来更高幸福感的证据:分析显示女儿带给老年父母的幸福感也比儿子更高,这对于有养老保险的父母尤为显著;但发现了父母因为"助儿买房"而损失幸福感的证据:城市里更高房价让男孩父母的幸福感更低。
关键词:
幸福感 子女性别 社会转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咏梅 李佳丽
本文利用CGSS2008年的数据,分析父母的政治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子女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是官员的"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只比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高2个百分点,且不显著。但是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能力的控制且加入父母官员和高校等级的交互项后发现,同是来自等级较高的大学的"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高出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12.65个百分点,对于高校等级低的大学毕业生,官员的子女收入则略低于非官员的子女收入。说明父母的官员身份对大学毕业生子女收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政治资本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选择,父母是官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有制单位的机会是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
关键词:
政治资本 工资收入 代际传递 大学毕业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虹斌
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社会是一种权利的差序格局。西方发达国家家长择校权利的实现,大多数遵循的是差序原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政府改变最初对择校限制的态度,转而制定政策让择校成为现实。择校权利的实现依赖于经济条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法制的完备。在我国,对待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择校政策的制定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办法。
关键词:
择校 差序格局 受教育权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松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制度。由于初中教育优质资源相对的紧缺,所以,为子女选择优质学校成为毕业班家长关注的焦点。奥数原本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学习项目,现在则成了众多学生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全民奥数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加沉重,而且产生一大批厌恶学习的小学生。
关键词:
择校 奥数 学生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