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0)
- 2023(5579)
- 2022(4765)
- 2021(4622)
- 2020(3829)
- 2019(8770)
- 2018(8542)
- 2017(16026)
- 2016(9291)
- 2015(10435)
- 2014(10069)
- 2013(9426)
- 2012(8912)
- 2011(8145)
- 2010(7998)
- 2009(7169)
- 2008(6855)
- 2007(6123)
- 2006(5496)
- 2005(4925)
- 学科
- 济(31269)
- 经济(31232)
- 管理(22148)
- 业(19423)
- 企(15910)
- 企业(15910)
- 方法(12124)
- 数学(10457)
- 数学方法(10342)
- 中国(9908)
- 农(9814)
- 地方(8729)
- 财(8664)
- 学(8346)
- 制(7568)
- 业经(7206)
- 教育(7159)
- 体(6369)
- 农业(6306)
- 理论(6056)
- 产业(5440)
- 结构(5317)
- 务(5301)
- 财务(5299)
- 财务管理(5283)
- 体制(5149)
- 企业财务(5017)
- 环境(5011)
- 贸(4762)
- 贸易(4759)
- 机构
- 大学(123632)
- 学院(118214)
- 研究(45389)
- 济(42321)
- 经济(41224)
- 管理(40050)
- 理学(34565)
- 理学院(34017)
- 管理学(33167)
- 管理学院(32959)
- 中国(32009)
- 科学(29803)
- 京(27907)
- 农(24156)
- 所(23098)
- 研究所(21201)
- 业大(20188)
- 中心(20111)
- 财(19942)
- 农业(19256)
- 江(19156)
- 范(18896)
- 师范(18625)
- 北京(17479)
- 院(17462)
- 财经(15635)
- 师范大学(15080)
- 州(15005)
- 经(14231)
- 研究院(13709)
- 基金
- 项目(82589)
- 科学(64286)
- 研究(59597)
- 基金(58205)
- 家(52232)
- 国家(51746)
- 科学基金(43105)
- 社会(36281)
- 社会科(34068)
- 社会科学(34055)
- 省(33544)
- 基金项目(31034)
- 划(29097)
- 教育(28946)
- 自然(28882)
- 自然科(28125)
- 自然科学(28114)
- 自然科学基金(27622)
- 编号(23886)
- 资助(23605)
- 成果(20573)
- 重点(19512)
- 课题(18318)
- 部(18212)
- 发(18144)
- 大学(17298)
- 创(17291)
- 科研(16077)
- 创新(16039)
- 计划(16015)
共检索到18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晋
我国政府追求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学开展学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过这样的"追赶"逻辑客观上导致"对不太容易快速出成绩"的本科教育的忽视。大学校长、院长和学科带头人都有任期或者聘期,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其施政重心往往放在科学研究和师资建设上,客观上挤压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大学人事评价导向不可避免地与学科建设的贡献度挂钩,相应地,大学教师的大多数精力和时间投入科学研究。大学生较多关注的是文凭的功用价值,提升文凭的含金量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追求。只有建立起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学治理格局,将其重要性提至大学发展价值序列的第一位,才有可能建成一流本科教育,从而真正支撑起"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
以本为本 本科教育质量 大学 治理结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琳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务。现行大学治理结构是基于高度行政化的治理,即以"权本"为核心,实践证明这种治理结构存在诸多弊端。提高大学治理水平,首要的就是要转变治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结构,即建立去行政化的组织体系、教授治学的学术体系、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权本 人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生
本文从当前国有企业股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将企业股本结构的优化作为改制的重点,才能推动有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摆脱行政过度干预与“内部人控制”并存在的困境。
关键词:
股本结构 法人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成文
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最核心目标,反映了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明确提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这是对本科教育相关责任主体发出的最明确的信号。理解、落实和实践"以本为本"
关键词:
本科教育 精细化 流程再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也成为几乎所有组织的领导最喜欢讲的理念。然而,我们发现,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时候往往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组织或领导的行为甚至走向了以人为本的反面。看看近期发生的几个典型事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国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大学章程大多是根据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条文形式对大学设立及运行的重大事项及行为准则作出基本规定,进而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大学章程规定了大学的组织及运转程序,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准则。对大学内部而言,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基本法,是规范大学内部各种行为的基本依据,因而具有组织维系、行为导向,权力配置、关系协调、利益整合、意愿表达和历史记载的功能。对大学外部而言,大学章程是国家法制的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杰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坚持道路自信,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之道,推动建设四大创新体系,激励师生创新,实现三大模式转变以建立持久有效的"制度激励"体系,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之路。
关键词:
大学治理 以人为本 模式转变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欢迎 高晓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尧在8月3日《科学时报》撰文提出,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并进一步错误地认为教材是知识的浓缩和精华,是知识的全部,从而确立了教材的中心地位。大学教学中出现"以本为本"的现象教学实际上已沦为移植教材的认知活动。对教学内容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大学师生成为教材的附庸,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这种以本为本的教学内容观,致使教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冰生
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都是由在中国最早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首都钢铁公司的同志撰写的,作者对他们成功的经济实践进行了独到的理论概括和分析,本刊特予以发表,以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期特稿《中国企业进入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时代》,是彭剑锋副会长的力作。只有像他这样站在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前沿的教授型企业家,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提出如此高屋建瓴的命题。我们必须明确,这个命题的行为主体是企业,是企业经营进入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时代,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入效能管理时代。这就是说,进入这个时代的企业,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利润率的增长主要靠提高人力资源的效能。因此,人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忠
会计主体问题是环境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会计主体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以资为本、追逐资本增值的经济组织,其制度设计的先天基因决定了其不可能从全体人民的利害关系出发来统筹考虑环境责任的承担问题,并且核算宽口径的环境成本,因此环境会计的主体尤其是宏观环境会计主体只能由真正的人民政府来担当。
关键词:
会计主体 环境责任 环境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