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0)
- 2023(13555)
- 2022(11413)
- 2021(10713)
- 2020(8959)
- 2019(20762)
- 2018(20590)
- 2017(40359)
- 2016(21934)
- 2015(24828)
- 2014(24831)
- 2013(24554)
- 2012(22359)
- 2011(20068)
- 2010(20143)
- 2009(18350)
- 2008(17776)
- 2007(15540)
- 2006(13689)
- 2005(11969)
- 学科
- 济(85892)
- 经济(85775)
- 管理(63379)
- 业(60896)
- 企(50268)
- 企业(50268)
- 方法(40965)
- 数学(35722)
- 数学方法(35335)
- 农(24360)
- 中国(23384)
- 财(22703)
- 业经(20064)
- 地方(18216)
- 学(17975)
- 制(16701)
- 农业(16547)
- 贸(15949)
- 贸易(15939)
- 易(15444)
- 理论(15303)
- 务(14458)
- 财务(14391)
- 财务管理(14362)
- 银(13832)
- 银行(13795)
- 技术(13725)
- 和(13647)
- 企业财务(13614)
- 行(13062)
- 机构
- 大学(304736)
- 学院(303967)
- 管理(122495)
- 济(117191)
- 经济(114465)
- 理学(106058)
- 理学院(104955)
- 管理学(103246)
- 管理学院(102700)
- 研究(96540)
- 中国(72955)
- 京(64207)
- 科学(59381)
- 财(55811)
- 所(47392)
- 农(46380)
- 江(45468)
- 中心(45386)
- 财经(44825)
- 业大(44034)
- 研究所(43008)
- 范(41335)
- 师范(40971)
- 经(40697)
- 北京(40584)
- 州(37242)
- 农业(36103)
- 院(35245)
- 经济学(35094)
- 财经大学(33360)
- 基金
- 项目(208547)
- 科学(163507)
- 研究(156005)
- 基金(149882)
- 家(129299)
- 国家(128168)
- 科学基金(110650)
- 社会(97075)
- 社会科(91942)
- 社会科学(91917)
- 省(81936)
- 基金项目(79612)
- 教育(72619)
- 自然(71135)
- 自然科(69464)
- 自然科学(69449)
- 划(68584)
- 自然科学基金(68208)
- 编号(65066)
- 资助(62086)
- 成果(53415)
- 部(46120)
- 重点(46087)
- 课题(44630)
- 发(43940)
- 创(43475)
- 创新(40404)
- 项目编号(40274)
- 教育部(40052)
- 科研(39632)
- 期刊
- 济(127520)
- 经济(127520)
- 研究(90669)
- 中国(58020)
- 学报(46722)
- 管理(44188)
- 科学(42243)
- 农(42152)
- 财(41825)
- 教育(39877)
- 大学(35626)
- 学学(32976)
- 农业(28923)
- 融(28672)
- 金融(28672)
- 技术(26843)
- 业经(21812)
- 财经(21608)
- 经济研究(20104)
- 图书(19047)
- 经(18249)
- 问题(16434)
- 理论(15852)
- 实践(14682)
- 践(14682)
- 业(14669)
- 科技(14275)
- 技术经济(14057)
- 版(13850)
- 商业(13617)
共检索到443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书灿
经过学术界的长期争讼,《穆天子传》以小说、神话为主并兼具多学科价值的文学类文献的体裁性质,逐渐成为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的普遍共识。正因为《穆天子传》的文体具有固有的复杂性,从而引发学术界在《穆天子传》所载史事是否可信的问题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无论认为《穆天子传》所记几无一件“真确可信”,抑或认为《穆天子传》为周穆王“西征纪实”,“《穆天子传》所记确为事实”,显然均不符合历史实际。晚清民国时期不少学者错误地将原本为文学小说的《穆天子传》视为凿凿可信的史地著作,混淆文学作品中寓意与纪实的区分。滥用文史互证法,不仅不能做到文史结合,还给古史研究造成了一系列混乱。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多学科视野下的《穆天子传》研究应做到以下几点:(1)正视《穆天子传》以小说、神话为主并兼具多学科价值的文学类文献的体裁性质,准确把握《穆天子传》的产生背景、著述动机和意图;(2)尊重现代学科的独立性,推进《穆天子传》研究在学术分工的基础上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3)重视综合与比较研究,拓展与深化《穆天子传》研究的新旧领域;(4)推进《穆天子传》研究范式从传统考据学向文化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转变。
关键词:
文史互证 《穆天子传》 体裁性质 走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代数
地方政府城投平台是中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特殊央地财政关系的特别产物,是地方政府在事权过大、财权过小的制衡中寻求突围的创新产物,是预算法约束地方财政负债的"明规则"与地方政府事实上普遍负债的"潜规则"的结合体。作为地方政府事实上的"第二财政",城投平台在过去二十年来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债务负担沉重、战略定位模糊、市场机制缺失、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转型困境。文章研究了当前中国政府城投平台的现状与问题,总结了城投平台从1. 0到3. 0转型的一般范式,剖析了上海、长春、重庆等地城投平台成功转型的案例,认为政府城投平台转型的前提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政府应由全能型政府、经济建设型政府、统治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监管型政府,并从战略定位、治理结构、考核体系、产业经营、资本运作等角度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城投平台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晨 曾坚 辛儒鸿
城市边缘区的人地系统矛盾日益凸显,其复杂的空间演变机制对传统规划范式产生巨大冲击。通过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构建解释和干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首先,阐明城市边缘区生态困境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城乡双向胁迫和空间内生矛盾。其次,基于复杂科学中的扰沌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应性演进的“属性—时间—尺度”三维解释框架,提出生态衰退与复杂干扰叠加影响下的规划响应机制。最后,协调底线思维与增长主义发展逻辑,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适应性规划转型路径,包括生态网络功能培育、关键生态服务优化、土地资源精细配置与跨尺度的规划传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芬
在教育数字化的全球时代,学校是向社会传递价值并且形塑未来社会的中心。其中,教育研究承担的使命是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生成情境包括本体论的困惑、认识论的整合转向、价值论迷茫及方法论历经从逻辑推理到算法的变迁;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进程中,遭遇技术建构的主体性失衡、数据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技术主义的价值僭越性、算法主义至上方法论的非人文性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通过提升技术教育性的本体论、基于实践智慧的认识论、生命化的价值论和超越算法主义的方法论,促进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形成和应用,推动科学有效解决教育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阳杰
会计信息化引发的范式革命,提出了设计科学研究的需求。在会计信息系统(AIS)工程设计中,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原理,引发了AIS的工程设计困境。在AIS的设计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借助洞悉工程师的设计背景和用户的使用背景的优势,通过构建并评价创新的概念、模型、方法和实例,来解决AIS工程设计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或者采用一个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来解决现已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创造出了新的知识。能否给知识库增加新的知识,是设计科学与设计实践的根本区别。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新争 曹宇彤
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螺旋动力,技术与制度是否协同匹配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和速度。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我国技术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技术范式和制度框架内技术—制度的互动稳态,激发了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当前,我国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滞后于技术范式的转换,现行的制造业相关产业政策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还不适应数字技术范式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这是导致制造业企业陷入生产率困境、转型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从多制度变革入手,通过调整传统的制度框架适应技术范式的转换,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体的制度变革路径包括改变强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取向、致力于数字技术底层逻辑的制度变革、强化竞争导向的市场化制度改革、侧重促进协同创新的制度创新及聚焦动态能力的企业内部制度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显涵 李子建
20世纪末期,教育革新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国尤为关注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这一趋势直接推动绩效与评价研究的深入发展。[1]另外,吸取七八十年代"防教师"课程在课程改革尤其是评价中"丢盔弃甲"的教训,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关键角色已成为学界研究者的共识。[2]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评价范式转型进行概述,并在梳理评价理论配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同时分析教师发展所存在的实践困境。
关键词:
评价 教师发展 范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华磊
主流经济物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偏执:从物理学上看,忽视非统计物理学在其领域的应用;从经济学上看,局限在数据丰富的金融领域,追求普适性法则以及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从数学上看,局限在非线性、概率统计以及随机方面,忽视代数、几何以及更适合经济系统的半定量和半确定数学的应用;从研究方法上看,热衷于逻辑实证主义和复杂科学,确立了从数据出发的研究模式;从理论检验上看,推崇裁判竞争性理论的数据维度;从经济学的自然学派看,忽视经济学自然维度的寻找。主流经济物理学在中国面临着挑战:长期的文理分科使得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美国经济物理学研究范式在中国硬性推广,而忽视了国内经济行为自身环境。因此,中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玉 李志文
海洋划界研究范式是对海洋划界问题进行理论化的解释、追问、反思的学术模式,其基本逻辑结构是分析海洋划界规则及其运作,归纳出海洋划界相关的国际法理,进而解决实践问题。但在单边国家利益驱动下,本应是客观中性的研究逐渐倾斜,限制了国际法理的完整语境,使国际法理被劣化解释成了仅为佐证国家主张的国际法依据,研究范式也就此陷入了实践困境。对此,需要在理解国际法本质状态的基础上让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完整,再完成研究范式与国际法理完整语境的相对应的深化,使海洋划界研究范式在保证实践意义的同时契合国家利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云霞
在治理范式下,预算活动不仅应实现从"官僚主义"向"后官僚主义"的转变,还应实现从"国家单独治理模式"向"国家-社会共同治理模式"转变。在具体预算权力的配置上,一应合理配置预算权力,除确保人大预算权力的真正行使、限制政府预算权力外,确认社会主体预算权,扩大公民参与预算的广度及深度,并在法律实施层面予以落实。二应加强预算权力的外在控制,破除预算信息垄断,定期公开财政信息,探索互联网时代预算公开的新方式。
关键词:
官僚预算最大化 预算权 治理 法律规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桥
"大教育学"范式是教育学获得独立之初形成的一种低层次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论。它束缚了教学论的独立学科地位,把教学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限制在大教育学分配的现成任务——传授和学习以系统知识为核心的间接经验。"大教育学"范式给我国教学论的发展造成了一种多米诺式的系统缺陷,主要表现在:视野狭窄,主题移位;价值观陈旧,与时代精神脱节;知识本位,"教书"成了教学的代名词;结构封闭,教学论固化为"教书论"。教学论的创新和发展要突破"大教育学"范式的束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大教育学——教学论体系的合理性限度;重建"教学"的概念,探寻教学的本真内涵;突破"教书论"的旧框架,建构"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论。
关键词:
大教育学 教学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云霞
在治理范式下,预算活动不仅应实现从"官僚主义"向"后官僚主义"的转变,还应实现从"国家单独治理模式"向"国家-社会共同治理模式"转变。在具体预算权力的配置上,一应合理配置预算权力,除确保人大预算权力的真正行使、限制政府预算权力外,确认社会主体预算权,扩大公民参与预算的广度及深度,并在法律实施层面予以落实。二应加强预算权力的外在控制,破除预算信息垄断,定期公开财政信息,探索互联网时代预算公开的新方式。
关键词:
官僚预算最大化 预算权 治理 法律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枫 李云龙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光伏产业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光伏应用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装机量总体市场规模仍偏小,产能利用率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解决。最后,本文从法律、技术、财税、金融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光伏产业 新能源 SCP范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慧明 刘倩 左晓利
党和政府在"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深刻影响并约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使之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长远战略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隔阂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生产,重技术,轻消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转变消费模式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回顾、评述国内外十五年来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争论、可持续消费驱动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战略推进面临的困境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呈先 郭东强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嬗变。文章首先梳理传统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即增长极理论的提出、发展与批评。然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传统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接着提出在知识经济阈境下需要进行增长极范式的转换,并在新范式中提出知识发展极的概念,论述其内涵、特点与作用。文章最后基于前面的讨论,提出建立和评价知识发展极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增长极 知识发展极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