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8)
- 2023(11881)
- 2022(10334)
- 2021(9926)
- 2020(7959)
- 2019(18726)
- 2018(18496)
- 2017(35990)
- 2016(19791)
- 2015(22395)
- 2014(22600)
- 2013(22065)
- 2012(19723)
- 2011(17833)
- 2010(17706)
- 2009(15767)
- 2008(15276)
- 2007(13581)
- 2006(11607)
- 2005(10062)
- 学科
- 济(76540)
- 经济(76445)
- 管理(55916)
- 业(51919)
- 企(42066)
- 企业(42066)
- 方法(35190)
- 数学(30555)
- 数学方法(30225)
- 农(23491)
- 中国(19504)
- 财(16994)
- 业经(16548)
- 学(15980)
- 贸(15165)
- 贸易(15156)
- 易(14737)
- 理论(14475)
- 地方(14358)
- 农业(13724)
- 制(13098)
- 教育(12069)
- 技术(11809)
- 和(11697)
- 银(11269)
- 银行(11227)
- 环境(11130)
- 务(11046)
- 财务(10984)
- 融(10975)
- 机构
- 学院(274232)
- 大学(273049)
- 管理(110747)
- 济(104921)
- 经济(102509)
- 理学(96115)
- 理学院(95114)
- 管理学(93544)
- 管理学院(93068)
- 研究(88384)
- 中国(65567)
- 京(57891)
- 科学(55055)
- 财(47675)
- 所(43818)
- 农(43686)
- 业大(41817)
- 中心(40289)
- 研究所(39991)
- 江(39097)
- 财经(38968)
- 北京(36684)
- 范(36387)
- 师范(36047)
- 经(35435)
- 农业(34316)
- 院(32308)
- 州(32132)
- 经济学(30655)
- 技术(30176)
- 基金
- 项目(190077)
- 科学(148500)
- 研究(141847)
- 基金(135719)
- 家(117323)
- 国家(116299)
- 科学基金(99948)
- 社会(86476)
- 社会科(81748)
- 社会科学(81722)
- 省(75348)
- 基金项目(72600)
- 教育(66114)
- 自然(65304)
- 自然科(63762)
- 自然科学(63749)
- 划(63028)
- 自然科学基金(62574)
- 编号(59801)
- 资助(56202)
- 成果(47984)
- 重点(42196)
- 部(41638)
- 课题(41133)
- 发(40217)
- 创(39809)
- 创新(36952)
- 项目编号(36761)
- 科研(36113)
- 大学(35826)
- 期刊
- 济(114666)
- 经济(114666)
- 研究(80324)
- 中国(51505)
- 学报(42780)
- 农(40310)
- 管理(39647)
- 科学(39073)
- 教育(36449)
- 财(34723)
- 大学(32452)
- 学学(30469)
- 农业(28580)
- 技术(24783)
- 融(23747)
- 金融(23747)
- 业经(20269)
- 财经(18732)
- 经济研究(17978)
- 经(15846)
- 问题(14976)
- 理论(14889)
- 图书(14254)
- 业(14108)
- 实践(13817)
- 践(13817)
- 科技(13072)
- 技术经济(12783)
- 现代(12346)
- 商业(12286)
共检索到394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章萍
"以房养老"是养老体系的有益补充。从试点情况来看,特定的老年群体具有"以房养老"的需求,但养老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和意愿不足,制度、政策、技术和法律层面的缺失导致交易条件缺乏,制约着"以房养老"市场的发育。试点城市"以房养老"的市场培育模式主要有3种:注重引导需求的北京模式,注重提供多样供给的杭州模式,注重完善交易条件的上海模式。"以房养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形成"激发需求、增加供给、完善交易环境"的合力。这种合力的形成,需要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统筹考虑,探索培育"以房养老"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市场培育 试点模式 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成林 王锋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本质内涵应是交易的联合。在农村合作组织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交易,这种交易在不同博弈力量的驱使下,其运作效率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组织与内部农户的交易,以及对外部市场的交易的博弈路径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培育有效农村合作组织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组织 博弈 交易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培育和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研究□《培育和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课题组AStudyonDevelopingHousingEstateMarketinShanghai¥(TheStudyGrouponDevelopingHousingEstateMarke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巅
目前国内有关生态文化培育路径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广义的路径研究和狭义的路径研究两种;前者探讨的大多是培育生态文化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后者则主要探讨了中外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重点又往往在于继承,至于如何在继承中创新、繁荣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化,则有待更系统深入的研究。生态文化的培育路径,应当从主体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的位移过程来分析和归纳。从主体吸收文化资源培育生态文化的过程来看,有传承创新和引进创新两条路径。传承创新需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与需要,搭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培育具有时代属性和内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共育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引进创新则要"以我为主",采借、融合国外生态文化要素,涵养中国特色,厚植文化底蕴,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从主体孵化和发展生态文化的过程来看,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由国家而社会而公民个人的"自上而下"的培育路径与由公民而社会而国家的"自下而上"的培育双向贯通,互为补充。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培育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琼 宋洁绚
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在高等教育战略重点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高的背景下,国家聚焦高校教学质量,高度重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推动高校培养和造就大批教学名师。依据政策界定,教学名师是指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培养优秀青少年有突出贡献,对教育思想和方法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跨界文化是个富有创新的本土概念。跨界文化的意境体现了创新,是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的内在力量。跨界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或者说是高职院校师生"生活样式"的文化。这种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育人。培育高职跨界文化,一是要以法律法规加以引领。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企校合作发展条例》,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在两个法律文本中,增加关于跨界文化培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兰海涛 马兰菊
成熟的林产品市场是林业企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标志之一。分析了林产品市场的结构及特性。针对林产品市场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海涛 马兰菊
成熟的林产品市场是林业企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林产品市场的结构及特性,针对林产品市场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雯 李婧婧 薛伟贤
聚焦于数字经济培育西部零碳工业园区的实现路径探讨。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厘清零碳工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并赋予其以量化意义。其次,阐明数字经济培育零碳工业园区的理论机制,揭示出数字经济形态下智慧零碳共生体是工业园区零碳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而,基于碳排放脱钩与“碳源-碳汇”平衡的双重评价角度对西部工业园区零碳培育的潜在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以及类型划分,明确低碳发展型、集约扩张型、低效扩张型、粗放扩张型四种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功能形态、发展阶段,以数字赋能零碳场景落地为目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培育路径进行全景画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景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农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培育新型农民是因应农业现代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民教育在培养对象、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慕课在培育新型农民中具有学习成本低、学习方式活、学习内容实、学习效率高的优势。然而,要将慕课应用于新型农民的培育,还需要农民、政府、社会群体以及职业院校多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MOOCs 新型农民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庹飞 张润昊
厚植创客文化是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基因工程之一,高职院校要坚持学校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动,加大保障力度,建设创客文化载体,浓厚环境氛围,丰富物质空间,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及市场化活动中推动创客文化培育及多元融合渗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文化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燕 姜明房
隐性知识理论为我们更全面认识"什么是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对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隐性知识的逻辑再先性、社区教育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个性化地位和独有价值的要求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现状,社区教育课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隐性知识应遵循以下路径:要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践和表达机会;注重教师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深度交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师本人基于隐形知识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社区教育 课程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王伟哲 胡静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效果的达成。本文运用资料收集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全国2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经验,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个体素质评价的KSAIBs模型,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各试点县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认定标准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