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4)
2023(15001)
2022(13094)
2021(12498)
2020(10586)
2019(24165)
2018(24028)
2017(45287)
2016(25257)
2015(28570)
2014(28194)
2013(27082)
2012(24448)
2011(21879)
2010(22106)
2009(20155)
2008(19041)
2007(16329)
2006(14109)
2005(12117)
作者
(68755)
(57084)
(56975)
(54153)
(36447)
(27436)
(25917)
(22489)
(21790)
(20493)
(19571)
(19045)
(18117)
(18004)
(17536)
(17361)
(17249)
(16910)
(16415)
(16284)
(14164)
(14057)
(13903)
(13065)
(12781)
(12732)
(12675)
(12592)
(11515)
(11221)
学科
(89632)
经济(89531)
管理(66906)
(60779)
(51472)
企业(51472)
方法(43173)
数学(37549)
数学方法(36856)
中国(25162)
(23270)
(21723)
(21166)
业经(19671)
理论(19284)
地方(17800)
教育(16807)
(16034)
贸易(16024)
(15519)
农业(15377)
(14755)
(14717)
技术(14251)
(13997)
财务(13916)
财务管理(13893)
环境(13614)
企业财务(13123)
教学(12645)
机构
大学(339639)
学院(335520)
管理(129886)
(122828)
经济(119918)
理学(113279)
理学院(111925)
研究(111207)
管理学(109323)
管理学院(108730)
中国(79218)
(72328)
科学(71250)
(55958)
(55355)
(52168)
研究所(50795)
业大(50753)
中心(50165)
(49837)
师范(49416)
(48477)
北京(45775)
财经(45376)
(41344)
(41051)
农业(40911)
师范大学(39876)
(39823)
技术(38332)
基金
项目(235384)
科学(184781)
研究(174319)
基金(167850)
(146087)
国家(144853)
科学基金(124147)
社会(105992)
社会科(100232)
社会科学(100203)
(93529)
基金项目(88844)
教育(84190)
自然(81871)
自然科(79995)
自然科学(79979)
(79534)
自然科学基金(78455)
编号(73072)
资助(69446)
成果(60307)
重点(53562)
课题(51598)
(51454)
(49517)
(49149)
大学(45770)
创新(45478)
项目编号(45273)
科研(45112)
期刊
(130183)
经济(130183)
研究(100148)
中国(67803)
教育(57199)
学报(54753)
科学(48996)
管理(47077)
(47014)
大学(42257)
(41025)
学学(38168)
农业(33400)
技术(31075)
(23751)
金融(23751)
业经(22002)
经济研究(21351)
财经(20754)
图书(20431)
(17918)
(17713)
科技(16803)
问题(16210)
(15521)
理论(15138)
技术经济(15050)
资源(14835)
职业(14796)
统计(14135)
共检索到486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波  李劲湘  邱意弘  魏佳妮  
"以人为本",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下分析美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能够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以美国六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对美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体系化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培养目标导向确定能力培养要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要素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从三个方面给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培养目标寄予学生高期望;要素设置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设置顶峰课程或项目、提供本科生科研机会,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严淞  
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正确理解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需之举。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具有导向价值、标识价值和激励价值。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普遍重视人才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重点强调人才的国家性与社会性、创新性与视野性以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目标方向不明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等问题,而这也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家茂  张胤  
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还必须具有高水准的人才培养。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出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才能够凸现出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实现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本真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家茂  潘晓卉  
本科人才培养只有突出"培养目标的精英性、教学活动的研究性、价值追求的创新性、培养活动的实践性、培养模式的开放性",突出在研究中学习,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才能凸显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实现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本真价值。这也是我们在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东南大学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芳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组合这种结构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的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与研究的协调发展。世界一流高校都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本科教学始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景川  姚岚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足。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等。为不断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建设立足本土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培育大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设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全晓洁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婷婕  
"卓越"是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育硕士培养目标表述中的高频词汇。科学借鉴教育硕士培养的国际经验,聚焦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大学的办学定位、传统及优势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重要依据。大学的人才培养活动始于培养目标的设立,就任何学科专业而论,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定位能否契合大学办学定位与方向、遵循专业内在知识结构逻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等,都将影响并最终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人才培养体系,可以说是一个被经常使用,但没有准确界定或定义的概念。其含义往往取决于被引用的目的:或者被看成是一组要素,或者被看成是一种结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或者被看成是静态的,或者被看成是动态的,或者被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我们借助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一川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研究型大学如何在由科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今研究型大学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按笔者的初步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遭遇三大“对手”、两大“矛盾”、一大“陷阱”的挑战(当然远不止这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萌  宋永华  伍宸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代表理论,具有TQM的全部内涵。基于PDCA循环对东京大学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计划(P)-执行(D)-评价(C)-改进(A)四个步骤的循环中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观,树立了充分尊重学生的管理哲学,在回应政产界问题的同时,在人才育成理念、评价指标上实现了超越,建立了开环整合的完整培养体系,可为我国全球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钢建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课程设置是本科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通过对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究隐藏在课程背后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长青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与社会责任。中山大学坚持"人心向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基础-能力-职业导向三重螺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学科会聚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面向未来,中山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培育"世界一流人才"的实践中,仍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问题的解决既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及社会各种力量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