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2)
2023(7944)
2022(6183)
2021(6136)
2020(4830)
2019(11114)
2018(10940)
2017(18412)
2016(11420)
2015(13544)
2014(13463)
2013(11806)
2012(10768)
2011(9626)
2010(10356)
2009(8658)
2008(8468)
2007(8188)
2006(7396)
2005(6296)
作者
(26746)
(21807)
(21673)
(20876)
(13847)
(10463)
(10034)
(8476)
(8339)
(8302)
(7584)
(7340)
(7095)
(6909)
(6906)
(6839)
(6687)
(6522)
(6470)
(6425)
(5858)
(5525)
(5441)
(5262)
(5110)
(5060)
(4978)
(4798)
(4489)
(4400)
学科
管理(28783)
(25136)
经济(25111)
(23738)
教育(23312)
(20870)
企业(20870)
中国(17868)
技术(14317)
教学(13534)
理论(13032)
(9345)
技术管理(9067)
业经(8322)
学法(7858)
教学法(7858)
地方(7778)
(7259)
(6865)
(6774)
(6698)
学理(6596)
学理论(6596)
学校(6490)
方法(6353)
(6025)
银行(6019)
(5794)
农业(5775)
思想(5770)
机构
学院(137478)
大学(134397)
研究(46563)
管理(42402)
(39817)
经济(38313)
教育(35144)
理学(35046)
理学院(34466)
管理学(33527)
管理学院(33237)
(32392)
师范(32226)
(31129)
中国(28796)
职业(27675)
技术(26585)
科学(26511)
师范大学(25964)
(24912)
(21926)
中心(21140)
北京(20790)
(20415)
(20331)
职业技术(19598)
研究所(19532)
技术学院(18618)
(17240)
业大(14960)
基金
项目(82981)
研究(76959)
科学(66139)
基金(49969)
教育(47292)
社会(42205)
(41108)
国家(40451)
社会科(39359)
社会科学(39347)
(38316)
编号(37600)
科学基金(34353)
成果(34029)
(33096)
课题(31882)
(28050)
基金项目(25334)
规划(22940)
项目编号(22106)
(21017)
重点(20923)
(20251)
(20037)
(19391)
创新(19187)
(19113)
资助(18870)
研究成果(18857)
自然(18017)
期刊
教育(71139)
研究(52714)
(50210)
经济(50210)
中国(48765)
技术(22814)
职业(22033)
管理(18003)
(16363)
学报(14449)
技术教育(14187)
职业技术(14187)
职业技术教育(14187)
(14004)
科学(13875)
大学(13204)
(11961)
论坛(11961)
(11049)
金融(11049)
图书(10397)
农业(9832)
学学(9676)
业经(9019)
高等(8886)
成人(8090)
成人教育(8090)
(7952)
书馆(7850)
图书馆(7850)
共检索到23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涛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职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高职课程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未来生活世界的适应。作为一种课程范式的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基础,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开发过程,将会给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带来新的变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张俊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国荣  徐国庆  吴建设  
资源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需要把握系统性、紧密性、逻辑性、共享性等特征。可以在时事政治中、产业领域中、优秀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中挖掘思政资源,并通过设计资源建设框架、确定资源建设主线、加强资源质量建设、创新资源呈现形式等路径来建设课程思政资源,经依托《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检验证明,可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提供技术范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健极  
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在课程目标上的指向性不同,职业教育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存在,对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心理机制的理解等元认知不同,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范式应当采用"行动范式"而非学科范式,职业教育课程的"行动范式"包括"行动范式"的课程共同体、"行动范式"的元认知、"行动范式"的范例三个要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建国  
一、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匹配和整合程度以及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比例关系,可以把高职教育课程分为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四种整合程度由低到高的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庆国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加拿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其富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运利  虞未章  
高职课程模式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学科课程转变为实践导向的模块课程,作为实践教学场所的实训基地应进行"概念重建",转变为课程教学的主场,实行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纲领   李政  
在产教融合制度背景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理想范式是“嵌入式”评价。制度嵌入理论视角下,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的过程评价,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嵌入式评价尚未成为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评价的范围未在产教融合制度上明确规定,评价的职能未在产教融合平台中充分凸显,评价的机制未在产教融合运行上有效形成。为此,建议重塑产教融合理念,确立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职能;健全产教融合制度,规定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范围;完善产教融合平台,搭建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载体;优化产教融合运作,形成行业企业嵌入式评价的机制,从而有效助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评价的范式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赐岚  
课程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顺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诉求,但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程中,课程改革依然存在与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范式未转向回归工程的"工程范式",致使学生"知"与"行"的分离。因此,提出重构"知行合一"工程课程范式策略:以提高工程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目标、以集成的思维重构课程结构、以校企协同育人方式重构课程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玺  刘志遥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以提升学习者实践能力为发展本位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继续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升社区居民成长能力已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厘清CBE教学模式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CBE教学范式对社区学院课程设计的启示,是社区教育教学机制重构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建构范式是职教课程研究突破目前低水平重复状况的根本途径。这种努力面临许多选择,合理的选择应当是技术学范式,因为要理解职业教育课程,首先必须理解技术;而技术学近年来富有成效的发展,也确实能在问题领域、研究方法和解题答案方面为职教课程研究提供丰富源泉。技术学范式下职教课程研究目前主要有五大领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宝利  陈玉玲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职业教育并未照搬欧洲母国的传统路径,而是创设出"博雅取向"的课程范式。20世纪,"博雅取向"贯穿美国综合中学诞生、生计教育、STW与STC运动等重要职业教育历史事件。作为美国本土文化、教育哲学、经济范型等多元因素的整体反映,博雅取向与能力本位交互演绎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范式,其背后都有其课程观的理论支撑,也都有其实践的指导价值。由于学生特殊需要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或排斥某一课程取向,或完全否定它的意义。因此,当代特殊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的补偿性、发展性或功能性,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强调三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赛  
对国内外过去40年来有关教师教育课程范式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功能观、特点观、性质观是学者们对教师教育课程范式进行界定时采用的维度;指向学者型教师的知识本位、指向教学技术员的技术本位、指向反思型实践者的反思本位、指向社会变革推动者的批判本位等不同类型的范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或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未来教师教育课程范式研究重心将从关注师范生转为关注中小学学生,体现在以有关中小学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证据评价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以学生为本位"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应当从理念、质量、效果三个维度解读其内涵,即理念上,以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质量上,以能力培养为根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效果上,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就业为标签。当下高职教育对"以学生为本位"的现实偏离和异化遮蔽表现在:口号化倾向,工具化异化,学科化错位、就业化偏失。践行"以学生为本位"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寻求有针对性地化解对策,做到:破解口号倾向的形式遮蔽,回归目的价值的本然尺度,彰显能力本位的特色内涵,遵循就业导向的科学引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