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5)
2023(12458)
2022(10948)
2021(10542)
2020(8598)
2019(19684)
2018(19573)
2017(37009)
2016(20717)
2015(23510)
2014(23441)
2013(22220)
2012(19954)
2011(17836)
2010(17720)
2009(15872)
2008(14681)
2007(12588)
2006(10808)
2005(9113)
作者
(55211)
(45477)
(45184)
(43043)
(28930)
(21837)
(20593)
(17983)
(17281)
(16215)
(15608)
(15042)
(14075)
(14074)
(13941)
(13926)
(13682)
(13465)
(12906)
(12867)
(11274)
(11095)
(10823)
(10339)
(10319)
(10241)
(10125)
(9983)
(9108)
(9077)
学科
(70751)
经济(70673)
管理(55792)
(50687)
(42958)
企业(42958)
方法(32948)
数学(28019)
数学方法(27616)
中国(20161)
(20101)
(17350)
业经(17324)
(15956)
理论(15836)
地方(15246)
教育(14484)
农业(13445)
(12966)
贸易(12958)
技术(12914)
(12657)
(12537)
(12118)
环境(11743)
(11419)
财务(11352)
财务管理(11335)
教学(10962)
企业财务(10670)
机构
学院(276476)
大学(269024)
管理(107390)
(97325)
经济(94866)
理学(93708)
理学院(92630)
管理学(90800)
管理学院(90326)
研究(85340)
中国(60475)
(57029)
科学(55067)
(43874)
(41628)
业大(40285)
(39582)
(39564)
(39477)
师范(39244)
中心(38837)
研究所(38170)
技术(35858)
财经(35848)
北京(35770)
(33167)
(32518)
(31537)
师范大学(31206)
农业(30938)
基金
项目(192920)
科学(151014)
研究(148159)
基金(135050)
(115935)
国家(114820)
科学基金(98978)
社会(88651)
社会科(83627)
社会科学(83607)
(78855)
基金项目(72220)
教育(71643)
(65691)
编号(64912)
自然(63667)
自然科(62132)
自然科学(62120)
自然科学基金(60950)
资助(54717)
成果(52604)
课题(45475)
重点(43359)
(41504)
(41360)
(40912)
项目编号(39820)
(38490)
创新(37685)
大学(36973)
期刊
(105687)
经济(105687)
研究(78175)
中国(52865)
教育(48245)
学报(41068)
管理(37928)
科学(37784)
(36436)
(31906)
大学(31244)
学学(28835)
技术(27736)
农业(26146)
业经(19534)
(18757)
金融(18757)
经济研究(16724)
图书(16685)
职业(16503)
财经(16017)
(13578)
科技(13419)
理论(13230)
问题(13222)
(12700)
(12641)
论坛(12641)
实践(12440)
(12440)
共检索到38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虹  
历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成长问题,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其仍然存在学生家庭偏见认知有待改正、学生在校学习投入有待改进、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审视和构建了由自我驱力、场域驱力、家庭驱力、社会驱力和导向驱力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多驱力—阶段递进”成长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路径为:建立“导向—自我—场域”驱力联动,筑牢初始成长阶段的认知根基;建立“场域—社会—家庭”驱力联动,夯实中间生长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建立“社会—场域—自我”驱力联动,巩固末端领悟阶段的实操素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文涛  
教师角色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它根植于教师理念又通过教师理念和教育行为表现出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变革的时代对高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方兴未艾的高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创新行为作为重要的变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和整个教育改革的实施。因而,探讨在新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师角色反思教师角色作为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教师的职业理念、社会期望、社会责任以及行为方式。本文着重探讨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理念和身份定位。高职教师的成长路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斌  胡婧超  张增水  
生本理念主张尊重学生差异,调动学生自主性,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将其作为高职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推进学生参与管理,优化学生管理机制,维护学生权益等举措,构建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亚微  邓春生  朱根华  
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探讨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以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意义,最后提出了职业院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应采取的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庆国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加拿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其富有成效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臻  赵新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特殊性和教学特点更加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改革路径及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李伟  
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思想、精神和灵魂。为保证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理应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应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配置,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波  董礼  曹宇  冯倩倩  
课堂教学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整个本科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是最为关键、最困难的环节,涉及大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获得和传播方式日益便捷,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现代本科教育应传授学生如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旭雯  
高职大学生成长评价是高职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外驱力。如何建立全面、科学、操作性较强的高职大学生成长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学生成长评价改革的现实需求,借鉴大学生评价的相关研究,在对高职大学生成长评价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生成长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苑健   甘宜涛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情景化、适应性、开放性的、相互协作的活动与过程,这使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是全部学生参与全部课程的、全过程的教学活动和过程。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自带设备技术的课程教学在抓住学习动机激发、开放环境创设两个关键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课前运用云班课、“学习强国”等软件平台选择学习任务并搜索学习资源;课中运用云班课、微信解决学习问题并分享学习成果;课后利用云班课和微信平台进行学习效果总结与反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君丽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出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下滑的现象,学生能力水平差异逐渐扩大,这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分析高职院校理想信念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价值的目标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建议和方法,进而实现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炜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针对性的重要途径。在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中选取L同学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他在这种培养体系下的成长轨迹,并根据L同学的成长阐释学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以期为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研究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国泰  吕玲  
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性评价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的成长性评价作为育人目标达成度诊断项目之一。依据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采用入学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和毕业成果性评价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考察学生三年来的自我成长与进步。就如何进行学生成长性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全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并建构与这一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制度。当前高校面临教育管理行政本位化、人才培养维度单一、教育教学评价线性化、一线教师边缘化、教育教学生态异化等问题,对此,可以实行教育管理去行政化、评价体系多维化、教育生态正常化、教师地位主人化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