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8)
2023(11509)
2022(9518)
2021(8830)
2020(7125)
2019(16676)
2018(16673)
2017(31479)
2016(16884)
2015(19132)
2014(18918)
2013(18481)
2012(17370)
2011(15711)
2010(16011)
2009(14517)
2008(14080)
2007(12385)
2006(11168)
2005(10156)
作者
(48638)
(40733)
(40198)
(38356)
(25950)
(19673)
(18158)
(15755)
(15653)
(14640)
(14141)
(13856)
(13379)
(12883)
(12567)
(12364)
(11934)
(11854)
(11758)
(11606)
(10307)
(10113)
(9894)
(9543)
(9160)
(9124)
(9060)
(8915)
(8158)
(7893)
学科
(76991)
经济(76935)
管理(40311)
(39539)
(28581)
企业(28581)
方法(27953)
地方(26822)
数学(24931)
数学方法(24390)
(23530)
中国(23029)
业经(17327)
农业(16252)
(14863)
地方经济(13855)
环境(12722)
(12555)
贸易(12540)
(12352)
(11967)
(11708)
金融(11704)
(11686)
(11670)
(11245)
银行(11235)
技术(11174)
理论(11174)
(10955)
机构
学院(232744)
大学(228595)
(91473)
经济(89207)
管理(87594)
研究(83876)
理学(74129)
理学院(73131)
管理学(71506)
管理学院(71073)
中国(63975)
科学(53323)
(50769)
(42470)
(41233)
(40740)
(39645)
中心(38849)
研究所(38496)
业大(35691)
(34978)
师范(34637)
北京(31804)
农业(31759)
(31362)
(30941)
财经(30445)
(29139)
师范大学(27843)
(27296)
基金
项目(156952)
科学(123454)
研究(115807)
基金(110232)
(96121)
国家(95282)
科学基金(81877)
社会(71567)
社会科(67758)
社会科学(67742)
(66292)
基金项目(58774)
(53671)
自然(53103)
教育(52932)
自然科(51810)
自然科学(51801)
自然科学基金(50767)
编号(48166)
资助(44704)
(39672)
成果(37868)
重点(35901)
课题(35020)
(32683)
(32662)
发展(31630)
(31105)
创新(30631)
科研(29298)
期刊
(112880)
经济(112880)
研究(69551)
中国(55961)
(38529)
科学(34015)
学报(33679)
管理(33034)
教育(30870)
(28573)
农业(26681)
大学(25858)
学学(23935)
技术(23889)
(22255)
金融(22255)
业经(20764)
经济研究(16689)
资源(15128)
(14803)
问题(14376)
财经(13668)
图书(12476)
统计(11947)
(11904)
技术经济(11850)
(11772)
科技(11717)
(11403)
现代(10927)
共检索到36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衔春  陈宇超  栾晓帆  
以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为例,探索正、反向飞地“以地谋发展”模式的空间重构方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以地谋发展”模式的空间重构是不同层级政府权力再安排以建构区域尺度的土地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2)正、反向飞地中“以地谋发展”模式体现了不同空间重构路径,并受制于不同的路径锁定,亟待建构区域性土地发展权益再分配机制;(3)“以地谋发展”模式的持续建构是深化山海协作的重要制度方案,反向飞地建设是未来路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结果表明,调整优化“以地谋发展”模式是区域协调的重要措施,需要借助区域性土地产权实践发挥其管制与赋能的双重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志龙  杨露  
融合发展的理念与模式,改变了传统上城市发展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局面。本文立足于前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述了近域城市组群融合发展的背景、内涵,重点阐述了近域城市组群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浙江实际,提出了"H"型、"△"型、"钻石"型等三种融合发展模式,以期为近域城市组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旭昶  董世洪  
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环节,处于都市圈的节点城市要融入都市经济圈获得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避免"回波效应"和利用"扩散效应",为此节点城市实现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融合、市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对接显得至关重要。浙江省德清县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其经验表现为主动承接配套、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和中心城市的直接竞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创新政府公共协调机制、建立复合行政体制等方面。文章认为,促进节点城市在都市圈内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伟  
本文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教师教育的新课题,针对教师网络培训、网络教研和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以浙江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的调查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教师网络学习的SIRT模型。该模型倡导对学习者、平台、资源和学习主题诸要素进行系统思考。认为教师与平台交互、与资源交互、与主题交互、以及教师间的交互产生教师网络学习的绩效。强调在组织教师网络学习过程中,要协调各种力量,发挥每一个要素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  
本文通过对商业保险介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浙江的运营实践,总结了现已存在的两种基本运营模式,探讨了商业保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的实际效果,并对商业保险介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的预期发展和运行中需注意的环节进行了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土地在中国上一轮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独特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时期土地制度不仅是实现经济高增长的秘密之一,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权利二元、政府垄断、非市场配置和管经合一的土地管理体制,为地方政府经营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但也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未来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以地谋发展模式,包括推动以产权为基础的市场配置方式改革,完成土地财政转型,完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财产税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服务现代社会管理的统一登记制度等五个方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晖  
在"上海协作网模式"有效性和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应遵循联盟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采取以政府推进为主体,以社会化需求为导向,循序渐进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总体思路。并结合我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系统地资源配置和有效共享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课题组  程杭  
浙江省自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一直采用共保体模式,大大推动了农业保险在浙江省快速有序地发展,在应对自然灾害,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与农户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期许。因此进一步分析共保体模式特点,研究该模式是否符合浙江省现有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各省市开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深入剖析浙江省共保体模式开展情况,研究共保体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现阶段浙江省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矛盾,就下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池仁勇  
浙江省小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池仁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小型企业迅速崛起,至1994年底,小型企业数达七十多万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职工人数占90%以上,工业产值5000多亿,占全省工业总产值近80%,“三分天下有其二”,素有“中小企业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茜  李冬梅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总结了"非镇非区"的发展空间平台和建制镇为基础的两种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异同点。研究发现,坚持科学规划、保证强有力领导、强化一二三产融合是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有特征,而要素禀赋、领导主体、特色产业等差异是导致发展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农业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韵琴  余学军  
针对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难题,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和白沙村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制约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利用2个调研村成功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山区农村基于发展优势林特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就推广应用该类发展模式的优势、作用、意义以及政策保障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惠明  朱宇轩  
本文基于宁波市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发现,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人才引进是宁波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惜地心理"和较低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宁波家庭农场的发展;宁波家庭农场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快、规模适度、经营管理水平较好、产业面广、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等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也面临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土地流转难度加大、融资约束等问题;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宜、有重点、分层次、逐步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破解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华  
以浙江省为例,将我国现阶段编外用人管理的三种模式归纳为以严格控制为特征的计划管理模式、部分授权的管理模式以及以动态管理为特征的适度监管模式,并对三种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三种管理模式各有优劣,分别服务于政府对编外用人管理的不同管理目标。当政府对编外用人的管理目标发生变化时,应通盘考虑编外用人管理问题,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模式,避免运动式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