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7)
- 2023(9664)
- 2022(8127)
- 2021(7482)
- 2020(6560)
- 2019(15268)
- 2018(14611)
- 2017(28800)
- 2016(15631)
- 2015(17788)
- 2014(17781)
- 2013(17800)
- 2012(16593)
- 2011(14730)
- 2010(15172)
- 2009(14837)
- 2008(14273)
- 2007(12775)
- 2006(10898)
- 2005(9864)
- 学科
- 济(62962)
- 经济(62905)
- 管理(46438)
- 业(45456)
- 企(37656)
- 企业(37656)
- 财(32677)
- 方法(29132)
- 融(26452)
- 金融(26450)
- 数学(25907)
- 数学方法(25733)
- 银(24648)
- 银行(24627)
- 行(23706)
- 中国(23657)
- 农(17914)
- 务(17867)
- 财务(17843)
- 财务管理(17790)
- 制(17418)
- 企业财务(17006)
- 地方(15879)
- 学(14686)
- 财政(13326)
- 业经(13062)
- 农业(11863)
- 贸(11402)
- 贸易(11394)
- 体(11208)
- 机构
- 学院(216768)
- 大学(216124)
- 济(90667)
- 经济(88729)
- 管理(81361)
- 研究(71610)
- 理学(69240)
- 理学院(68504)
- 管理学(67461)
- 管理学院(67069)
- 中国(63018)
- 财(53057)
- 京(45054)
- 科学(43159)
- 农(38521)
- 财经(38052)
- 所(36883)
- 中心(36079)
- 经(34303)
- 江(33811)
- 研究所(32996)
- 业大(32251)
- 农业(30336)
- 经济学(29577)
- 北京(28229)
- 财经大学(27952)
- 经济学院(27087)
- 州(26841)
- 范(26626)
- 师范(26388)
- 基金
- 项目(138981)
- 科学(107968)
- 研究(102623)
- 基金(100096)
- 家(86309)
- 国家(85570)
- 科学基金(72782)
- 社会(64876)
- 社会科(61496)
- 社会科学(61476)
- 省(54923)
- 基金项目(53305)
- 教育(46634)
- 自然(45784)
- 划(45546)
- 自然科(44623)
- 自然科学(44607)
- 自然科学基金(43821)
- 编号(42331)
- 资助(41095)
- 成果(35129)
- 重点(31633)
- 部(31304)
- 发(30125)
- 创(29021)
- 课题(28949)
- 性(27625)
- 创新(27176)
- 科研(27072)
- 国家社会(26778)
共检索到333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峰 陈冰玉 林小燕
PPP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且内部收益率相对有限,但我国地方政府成功地利用了PPP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究其原因,本文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是我国PPP项目在股权和银行信贷两个方面得以成功融资的重要保证。随后的实证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规模与该地区政府入股PPP的资金规模、PPP吸收社会资本入股的资金规模以及银行向PPP项目投放信贷的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资源促进PPP融资后,所募集资金更多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此外,上述现象更显著地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非官员变更的年份。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促进PPP项目融资这一模式,在积极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金配置结构过于倾向基础设施等建设领域,将信贷资金偿还风险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相联结,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天柱
财政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实现途径 ,在促进有效经济增长、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在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和启动宏观经济 ,财政投融资更有着其他政策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
关键词:
财政 投融资 功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吉瑞 王怀芳 朱平芳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杨 满燕云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使得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地方债务的风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难度。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土地为杠杆借债融资的模式可能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出显性风险,而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同时需要启动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走上更加理性和规范的道路。
关键词:
地方债务融资 债务风险 土地财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 陈建华
与主流文献不同,本文认为,改革土地财政的焦点不在于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而在于确保土地收入的用途遵循合理的融资原理。基于此,全文从融资的视角,对我国特有的"土地财政"问题进行客观阐述和中立评判,对其融资功能予以明确和展望。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土地出让收入 公共设施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新亚
土地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性增加,且有过度举债的动机。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与土地出让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继而提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财政体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元强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偏高。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收入使得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风险交缠在一起。地方政府对债务的控制难度增加。文章就地方政府融资方法与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土地为杠杆的融资模式会产生风险。规范土地债务融资以及施行相应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土地财政 融资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莉 魏鹤翀 欧德赟
中国的高经济杠杆率和地方债务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较少研究地方债务中的银行贷款,而地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是其中重要的融资来源。本文首次利用爬虫工具获取了中国土地市场网上的土地抵押数据,并且搜集了地方融资平台名单,通过对比融资平台和非平台公司的土地抵押信息,发现地方融资平台在抵押金额和抵押率上,都显著高于非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我们进行了各种稳健性检验,通过采用PSM方法,降低样本选择偏误,发现结果是稳健的。此外,本文还探究了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因素,发现中西部的抵押金额和抵押率显著高于东部;未到期的城投债存量越大,土地抵押越大;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越大,土地抵押也越大。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融资平台获得的土地抵押较高,是出于地方政府强烈的举债动机和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导致信贷资源的无效率配置。即使是土地抵押这种相对来说风险较小的融资渠道,依然可能蕴含着地方债务风险,这也为地方债务融资的抵押率高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 土地抵押 地方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雷
财政投融资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实现社会资源配置优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政府如何选择和确定财政投融资的资金运用方向及其通过动态调整 ,使财政投融资的基本功能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恰到好处的体现和发挥是成功地运作财政投融资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财政投融资资金运作的重点对象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业、科技进步、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的深入分析 ,旨在使读者对我国财政投融资资金的具体动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
财政投融资 资金运用 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靖雯 王敏 郭凯明
本文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这两种土地融资方式的权衡选择。我们首先构建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提出土地价格是决定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上涨越快,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用土地抵押获得资金;土地价格上涨越慢,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直接出让土地。利用2008—2013年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模型的基本结论,土地价格增长率对人均城投债发行额具有正向影响,拉动了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东部和一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大。此外,地方政府抵押土地获取资金的融资成本并非外生,受到土地价格增长率的影响,土地价格上涨越快的城市,发行城投债的实际利率越低。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土地抵押 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光宇 刘晨冉 周黎安 刘畅
本文利用2004-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自然实验,使用1994—2009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上检验了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立这一假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导致的财政冲击越大,县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设立融资平台的概率越高。这一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保持稳健,并通过了基于改革前样本和利用其他税种收入变动构造的安慰剂检验。我们还排除了上述发现由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等其他财政制度改革驱动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面临更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初始财政禀赋较低的县更倾向于设立融资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财政压力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财政体制与金融制度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鹭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存在的财政自给率不足、对转移支付依赖加大、土地资源出让收入倾向最大化、地方政府债务隐性化和可持续贷款能力受限等问题,认为应正视未来20年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融资行为的必然性,建议从五个方面入手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即以培育地方主体税种为基石深化分税制改革,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优化转移支付制度,通过正确处理土地出让金收入改变卖地财政境况,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收入来弥补市政建设缺口,以及鼓励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上市融资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雅龄 赵杰 马骥
我国地方政府大规模投融资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本化过程出现的特殊财政现象,我们称之为土地财政,即以土地预期收益为交易标的或定价要素的公共收支。地方政府在《预算法》约束下发展了脱离公共预算的融资平台支持其城市化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土地财政规模及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呈现出与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基本区域规律。从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利用未来若干年收益融资本质,阐述土地财政替代融资机制涵义。选取2000—2012年地方财政收支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并结合定性方法,将31省区划分为淡出、高度、中度、低度4类融资区域。依据公共财政、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构建土地财政替代融资机制政策方案。国家层面:建立财事权相平衡财政体制、完善征地补偿与政绩考核制度、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征收物业税;区域层面:发挥土地整理潜力的财政功效、改变土地财政为动力源泉的城市化、发行地方基础设施债券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融资、发展高端服务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增加税源等。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差异 替代融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祝志勇 高扬志 卢存焦
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的原因与性质的分析,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质就是充当了地方政府的"第三财政",其作用就是将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中的资本存量部分转化为资本流量并且将政府可支配的其他资源也转化为政府的资本流量,从而解决政府支出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第三财政 体制性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