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8)
- 2023(6830)
- 2022(5727)
- 2021(5184)
- 2020(3989)
- 2019(9295)
- 2018(9249)
- 2017(17233)
- 2016(9282)
- 2015(10392)
- 2014(10327)
- 2013(10236)
- 2012(9924)
- 2011(9116)
- 2010(9237)
- 2009(8258)
- 2008(7936)
- 2007(7049)
- 2006(6538)
- 2005(6164)
- 学科
- 济(44255)
- 经济(44214)
- 业(21350)
- 管理(21074)
- 地方(19762)
- 中国(16224)
- 农(14657)
- 企(14183)
- 企业(14183)
- 业经(11461)
- 地方经济(10477)
- 农业(10407)
- 方法(9510)
- 发(9348)
- 融(8509)
- 金融(8507)
- 银(7891)
- 银行(7883)
- 数学(7811)
- 环境(7776)
- 行(7767)
- 数学方法(7732)
- 学(7359)
- 贸(7294)
- 贸易(7283)
- 制(7135)
- 易(6882)
- 技术(6805)
- 发展(6795)
- 展(6775)
- 机构
- 学院(127677)
- 大学(124038)
- 济(51203)
- 经济(49911)
- 研究(49679)
- 管理(44415)
- 中国(38369)
- 理学(36508)
- 理学院(35945)
- 管理学(35386)
- 管理学院(35126)
- 科学(30326)
- 京(28866)
- 所(25278)
- 财(22979)
- 中心(22917)
- 农(22702)
- 研究所(22602)
- 江(21646)
- 范(20864)
- 师范(20683)
- 北京(18864)
- 院(18337)
- 州(17977)
- 业大(17886)
- 农业(17348)
- 财经(16994)
- 省(16605)
- 师范大学(16562)
- 科学院(15197)
- 基金
- 项目(80147)
- 研究(62832)
- 科学(62438)
- 基金(54114)
- 家(46412)
- 国家(45898)
- 科学基金(38860)
- 社会(38351)
- 社会科(36186)
- 社会科学(36179)
- 省(33954)
- 基金项目(29072)
- 划(27847)
- 教育(27702)
- 编号(27025)
- 发(24548)
- 自然(23127)
- 自然科(22497)
- 自然科学(22494)
- 成果(22156)
- 自然科学基金(22036)
- 资助(20950)
- 发展(20117)
- 课题(20003)
- 展(19754)
- 重点(18169)
- 创(16873)
- 年(16656)
- 部(16301)
- 创新(15744)
共检索到21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义国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只是外部政策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样重要。以生为本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要立足学生发展,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以生为本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外部与内部;规范管理与自主发展等几对关系。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良 马元方 谢峰 吴开腾 王希尧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系、"教、学、做统一"的系统实施、"一条主线、两个延伸、三大平台"的育人环境,是育人新模式的三大基本内容。在育人新模式理念指导下,围绕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实现品德与才能的统一、实现环境与自我的统一、潜能与发展的统一,实现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推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中,追求教育的新境界。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本教育 教育模式 人的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昆勇 任春晓
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明确中国城镇化发展定位并推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增添正能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应积极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策略;促进公共服务投入效益最大化;走环保、循环、低碳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又再次强调了协调统筹、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应该是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城乡间、区域间、性别间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就谈不上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实现。同时,促进城乡间、区域间、性别间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和推进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选择适合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阐述发展观演变的基础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建武 赵静 王克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学管理者应从服务于教师教学发展的角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队伍的重建、多维管理制度的构建、教师自我修正的课堂教学监控以及教学评价与教学激励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教师教学发展 课堂教学 质量管理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楚章
今年我行将继续按照办商业银行的要求,以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改革、科技、安全、党建”开展全年的工作。 一、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加大市场拓展和客户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有效发展,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优质公司业务、优质房地产业务、金融同业客户及高收入客户群体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作为我行的主攻目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同时,加大省行直接经营客户的力度,积极推行分层服务,坚持本外币一体化营销,加快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21世纪的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尹世杰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大趋势传统的社会发展观一直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新的发展观则认为:社会的发展不仅在于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晓梅 高倩倩 尹今格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旨归。新文科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达成这一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主动学习调整,更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范式合理引导。教师要立足时代背景,紧跟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情景分析,增强课程设计对现实问题的反映能力;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注重课程设计目标、过程、测评的一致性,突破传统拼接式模块教学范式向讲授、体验、反思为主的全方面主动性教学转变;同时,还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设计深度融合,全方位、综合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力的培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修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从理论、现实的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的根本指导理念。它是摆脱"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从未来趋势分析,则是适应中国现阶段人的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国强
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应在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更宽的角度来认识人口问题,从更广泛的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计划生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向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上,提高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的服务水平,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走少生、快富、文明、奔小康的道路,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汇丰 邓忠奇
将双重差分法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中,采用中国大陆285座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更准确地评估了成渝经济区政策对规划范围内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政策效应并进行机制检验,同时对政策效果的中心—边缘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成渝经济区政策显著提升了规划范围内城市的TFP;(2)从传导途径看,企业集聚、城市创新和行业创新是成渝经济区政策促进城市TFP提升的主要机制;(3)成渝经济区政策虽然显著促进了“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TFP,但是对“中心”城市TFP的促进作用更强;(4)成渝经济区政策通过对产业结构与企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缩小了政策效果的中心—边缘差异,但通过对创新水平的影响,扩大了政策效果的中心—边缘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琰 杨程方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农业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领域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对外开放发展之路,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征
1997年底,国务院领导同志听取国家科委邓楠副主任的汇报后建议,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改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从以人为中心全面综合发展为宗旨的示范试点,逐步走上了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实施科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