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9)
- 2023(14271)
- 2022(11844)
- 2021(11357)
- 2020(9291)
- 2019(21108)
- 2018(21120)
- 2017(37661)
- 2016(22003)
- 2015(24477)
- 2014(24612)
- 2013(23615)
- 2012(21684)
- 2011(19561)
- 2010(20156)
- 2009(18737)
- 2008(18612)
- 2007(17017)
- 2006(15456)
- 2005(14013)
- 学科
- 济(77048)
- 经济(76930)
- 业(65707)
- 管理(60831)
- 农(50513)
- 企(45165)
- 企业(45165)
- 农业(33677)
- 财(32318)
- 中国(27210)
- 方法(25946)
- 制(24648)
- 业经(24330)
- 教育(22494)
- 数学(22342)
- 数学方法(22026)
- 体(18832)
- 学(18327)
- 地方(17853)
- 务(15957)
- 财务(15920)
- 财务管理(15869)
- 理论(15550)
- 企业财务(15076)
- 财政(14966)
- 策(14893)
- 发(14819)
- 银(14098)
- 体制(14077)
- 银行(14059)
- 机构
- 学院(295400)
- 大学(295229)
- 济(112567)
- 经济(109814)
- 研究(107871)
- 管理(104879)
- 理学(89310)
- 理学院(88262)
- 管理学(86635)
- 管理学院(86088)
- 中国(79677)
- 农(69718)
- 科学(65605)
- 京(64560)
- 财(61547)
- 所(55725)
- 农业(53524)
- 业大(49908)
- 研究所(49841)
- 江(49717)
- 中心(49082)
- 范(46338)
- 师范(45858)
- 财经(43540)
- 北京(40901)
- 经(39314)
- 院(38543)
- 教育(38210)
- 省(37991)
- 州(37675)
- 基金
- 项目(191413)
- 科学(150220)
- 研究(147032)
- 基金(133555)
- 家(116935)
- 国家(115684)
- 科学基金(97270)
- 社会(90529)
- 社会科(85015)
- 社会科学(84992)
- 省(78918)
- 教育(73289)
- 基金项目(69678)
- 划(66407)
- 编号(62870)
- 自然(60340)
- 自然科(58875)
- 自然科学(58854)
- 自然科学基金(57782)
- 成果(54137)
- 资助(53242)
- 课题(47049)
- 重点(44810)
- 部(43919)
- 发(42975)
- 制(40288)
- 创(40218)
- 性(39108)
- 年(38026)
- 农(37568)
- 期刊
- 济(138249)
- 经济(138249)
- 研究(99414)
- 中国(81482)
- 农(72599)
- 教育(62651)
- 财(52839)
- 学报(49924)
- 农业(49049)
- 科学(44128)
- 大学(39735)
- 管理(36523)
- 学学(36372)
- 融(29668)
- 金融(29668)
- 技术(28186)
- 业经(27245)
- 业(23731)
- 财经(22115)
- 经济研究(19112)
- 经(18955)
- 问题(18022)
- 版(17756)
- 职业(16522)
- 农村(15719)
- 村(15719)
- 农业经济(15269)
- 业大(14352)
- 世界(14195)
- 科技(13560)
共检索到47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靳卫东 徐银良
"以县为主"体制迫使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中"尽责",而"新机制"改革增加了地方政府投资教育的经济激励,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以县为主"体制中,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普遍具有"卸责"冲动;而"新机制"改革也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所以,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主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另外,虽然两次改革消除了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中部凹陷"现象,但最终形成的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差别也有悖于财政中立性原则。因此,尽快调整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科学设计有地区差别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仍然是未来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斌 郝秀宁 董云霞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就2001年"以县为主"改革与2005年"新机制"改革前后中国县级地方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变动状况,以及两次改革对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1999年以来中国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水平先升后降,中部地区县域间差异高于东部与西部,且持续增大;(2)改革后分布两端的极化现象得到改善,但同时有大量县级单位向分布下四分位区域转移,形成生均教育事业费处于中下和中上水平的县级单位之间的支出分化;(3)虽然两次改革对于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都具有一定改善效果,但这一正面效果完全被地区间财力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抵消。
关键词:
教育财政 体制改革 县域间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飞舟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案例资料 ,分析了税费改革和“以县为主”体制改革的关系 ,力图探讨我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模式。文章指出 ,“以县为主”之所以能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 ,并非县级自身财力加大投入力度的结果 ,而是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农业税在税费改革之后的增量。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 ,县及其以上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规模、投入方式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 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的"软肋",制约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财政优先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责无旁贷。当前,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1985年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办义务教育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小土 刘明兴 安雪慧
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学区校长调配学区内教师的权力格局,比较有利于基层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而人事权力的过度集中,或者县教育局和乡镇政府进行交叉控制,都不利于基层学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与激励。相对而言,由乡镇政府同时掌握学区校长的任命权和教师调配权,要优于过度集中和交叉控制这两种模式。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事权力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明慧 曾艳芳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我国一些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缺乏后劲。根本原因之一是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通过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也是世贸组织的规则所允许的。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是农村振兴的新机遇和新起点。近几年,广西凌云县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村发展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财政应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不断创新支持农村发展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村发展,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财政投入农村发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杰 刘伟平
通过调研发现,福建林权制度改革尚存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亟待健全,林业信贷扶持力度不够;森林保险尚待推进;林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林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创新和完善林业融资体制,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全森林保险制度,降低森林经营风险;加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规模化程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福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华桥
充沛而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驱动力,而教育财政投入是实现人力资本增值、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注重量的变化,还应注重质的提高。本文介绍了现有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情况,认为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应把握系统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数量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最后以高等教育为例对教育财政投入进行了经验分析,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投入效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绩效评价 教育财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傅久岭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截至2000年,全国有12.66亿人口,其中8.07亿在农村。全国80多万所中小学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2亿多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在农村。江泽民同志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晓平 李建平 黄中茂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农民自主生产的积极性。但以户为单位的平均承包方式,导致经营规模狭小且分散,使得现代农业技术和耕种管理方式难以推广,规模经营效益难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文素 李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立承
基层财政运行困境归因于财政压力。从基层财政收入、支出、政府间财政关系三个环节 ,围绕存在于基层财政运行中财政压力的产生、集聚、传导、协调等方面的分析就可以揭示基层财政运行恶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选取农业县 (市 )作为研究案例 ,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 (市 )级财政统发这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举措纳入基层财政制度演进过程中加以考察 ,深入分析这一改革的作用机理与政策实施的效果。最后针对完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财政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压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新机制 经费保障 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