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6)
2023(4270)
2022(3567)
2021(3269)
2020(2960)
2019(6387)
2018(6262)
2017(11737)
2016(6624)
2015(7612)
2014(7588)
2013(7432)
2012(6780)
2011(5997)
2010(6262)
2009(5674)
2008(5876)
2007(5239)
2006(4432)
2005(4141)
作者
(18451)
(15340)
(15094)
(14333)
(9852)
(7336)
(7279)
(5917)
(5865)
(5397)
(5153)
(5151)
(4965)
(4904)
(4778)
(4659)
(4632)
(4581)
(4408)
(4274)
(3748)
(3703)
(3587)
(3456)
(3451)
(3414)
(3414)
(3394)
(3062)
(3051)
学科
(22687)
(21752)
经济(21690)
管理(19684)
(17624)
企业(17624)
(11299)
保险(11208)
方法(11194)
数学(9843)
数学方法(9725)
(9630)
(8694)
中国(8469)
(7182)
银行(7171)
(6695)
理论(6344)
制度(6311)
(6311)
(5999)
金融(5999)
(5702)
财务(5699)
财务管理(5685)
企业财务(5399)
(5369)
各种(4908)
业经(4825)
技术(4759)
机构
大学(91367)
学院(89822)
管理(36722)
(36405)
经济(35362)
理学(31021)
理学院(30685)
管理学(30232)
管理学院(30041)
研究(27389)
中国(24683)
(21416)
(19095)
财经(16137)
(14746)
科学(14604)
(14249)
中心(13883)
(13057)
北京(12441)
财经大学(12186)
(12185)
研究所(11558)
业大(11295)
(11273)
经济学(11160)
(10519)
师范(10390)
经济学院(10133)
(10069)
基金
项目(57965)
科学(45688)
研究(44274)
基金(41775)
(35394)
国家(35046)
科学基金(30956)
社会(27960)
社会科(26284)
社会科学(26278)
(22704)
教育(21924)
基金项目(21588)
自然(19770)
自然科(19393)
自然科学(19389)
自然科学基金(19079)
(18708)
编号(18153)
资助(18124)
成果(15178)
(13503)
课题(13093)
重点(12951)
(12659)
教育部(12101)
(11936)
创新(11752)
(11693)
大学(11602)
期刊
(39242)
经济(39242)
研究(30608)
中国(23685)
(17440)
(14860)
金融(14860)
教育(13838)
管理(12869)
学报(11369)
科学(10223)
(10135)
大学(9413)
学学(8771)
财经(7758)
技术(7579)
农业(6642)
(6475)
经济研究(5865)
(5400)
财会(5289)
业经(4894)
理论(4504)
保险(4382)
(4382)
会计(4342)
统计(4263)
(4221)
卫生(4221)
问题(4177)
共检索到14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肖建华  
CLHLS 2014年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养老金收入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健康,并且主观健康还能显著增进生理健康。路径模型进一步检验发现养老金能通过显著改善受访者的居住条件、水果摄入量、及时就医、经济状况等途径来提高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医疗保险支出与老年人主观健康、生理健康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比医疗保险支出,养老金能带来更正面更积极的健康绩效,且促进老年人健康的途径更为丰富。实证结果说明,相比"以医促养","以养促养"的老年人健康绩效更优。本文建议我国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为依托养老金购买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健康保障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杰  秦雪征  
各国政府投入医疗保险巨额资金能否有效提高人们健康是卫生经济学最具争议的命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医保对个人健康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相关因果研究文献并作简评。医保和个人健康交互影响,造成了因果关系识别的困难。相关文献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在于健康度量、目标人群和识别方法选择的不同。国内相关研究较为有限。在医保实现全民覆盖的医改大背景下,该方向将是下一阶段中国卫生政策与经济研究的重点之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鹏  杨翠迎  周彩  
医养结合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CHARLS2015和2018两期数据,以2016年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了慢性病管理与门诊就诊随访概率,但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精神健康层面的改善并不明显。(2)服务效果受到老年人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等)与代际因素(居住区域、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照料、子女受教育程度等)的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方面,体检、日间照料、上门巡诊、娱乐活动服务等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文章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应当重新梳理其主体行为逻辑,逐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关联制度衔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与需求多维度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弄清不同层次人群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现实需求,打破制度壁垒,提高资源与政策制度的衔接能力。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形成医养结合的基本制度,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李月朦  韩越  边恕  
该文在阐述我国目前农村独自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子女养老三种模式基础之上,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新型网络居家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办适合农村老人需求的护理养老模式,实行多元化服务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创新医疗保险制度满足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商业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李月朦  韩越  边恕  
该文在阐述我国目前农村独自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子女养老三种模式基础之上,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新型网络居家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办适合农村老人需求的护理养老模式,实行多元化服务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创新医疗保险制度满足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商业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伟  
使用CHNS(2006)的数据,通过建立健康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个人的身体、经济、社会、行为特征以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对健康风险与健康结果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选用同代人平均受教育程度、社区参加保险比例作为个人教育程度和是否参加医疗保险的工具变量,并在同代人教育水平的计算中考虑了时代的政治事件冲击,以使工具变量有效,不再有弱工具变量问题。两阶段估计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保险对个人的健康结果存在正向影响,个人的经济、社会特征及健康行为等都会影响健康结果,而医疗卫生资源的地理可及性和价格也会显著影响健康结果。因此,当前医改的目标应当是健康保障,而不仅仅是基本医疗服务的获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明霞  仇春涓  
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挑战,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实现"老有所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参加三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征与过去一年住院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从住院行为、住院支出以及住院自付费用比例三个方面进行医疗保险的绩效评价。其中对住院行为和支出分别建立两部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群的住院率和住院支出,并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对于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而言,提高的比例更大。对自付比例建立OLS进行实证,基本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杰  雷晓燕  刘国恩  
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是各国的主要卫生政策,其巨额支出能否有效促进人们健康成为全球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2007—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各城市对参保人群的政府补助比例作为工具变量,利用相关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显示,医疗保险有利于促进参保个人的健康,且对社会经济状态较差的人群影响更大。另外,对影响机制的分析,证实了城居保提高人们卫生服务利用但并未增加个人的经济负担。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医疗保险制度可以促进参保居民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弱势群体有相对更大的优势,这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甘犁  
本文利用2002—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LHLS)来估计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老年人总医疗支出和家庭自付医疗支出,以及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利用两部模型和扩展的样本选择模型研究医疗支出发现,在过去一年中享受医疗保险的老人,家庭自付医疗支出比无保险的老人低43%(约合1149元),而总医疗支出则比无保险的老人高28%—37%(约合1072元—1264元)。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结果表明,享受医疗保险的老人,死亡风险比无保险的老人低19%;利用扩展的Kaplan-Meier生存函数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发现,享受医疗保险的老人的平均生存时间比无保险的老人多5年。研究表明,享受医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新军  郑超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阳义南  肖建华  岑敏华  
使用CLHL2014年数据测评养老金与照护支出的"以养节医"经济绩效,路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养老金与自付医疗支出呈倒U型关系,养老金低于拐点值时,自付医疗支出随养老金增加而增加,超过拐点值之后,自付医疗支出趋于下降;养老金还显著增加了老人的照护支出,照护支出则与自付医疗支出呈U型关系,在老人身体状况较好时,自付医疗支出随照护支出的增加而减少,但当老人身体状况较差时,照护支出对降低自付医疗支出的作用有限。这说明养老金水平要尽量高,照护的介入则要尽量早,才能取得更优的"以养节医"经济绩效。使用2011、2014两期数据的多组比较显示,养老金、照护支出对自付医疗支出的影响作用具有稳健性。建议遵循养、护、医影响健康的内在机理和传导路径,从"治病"转向"治未病";并建议养老金支付方式从递增型生存年金改为递减型生存年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文  
基于2002—2018年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差分GMM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绩效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医疗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其普及程度、筹资规模以及保障水平的提高均能显著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由于不同经济状况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存在差异,使得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绩效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总体上在欠发达地区具有更强的健康保障效果。进一步从地理位置和险种类别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医保对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促进作用更强,且待遇水平更高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样具有更好的健康绩效,并表现出更大的"亲贫性"区域异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一帆  张霞  
已有研究表明,健康水平会影响个人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被保险人健康行为的选择。为检验医疗保险对不健康行为的影响是否受到参保者健康水平的干扰,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年和2013年的面板数据,按照自评健康水平的差异将样本分为自评健康较好、一般、较差三个组别,利用Probit模型分别研究医疗保险对抽烟、过度饮酒、不经常运动三种不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自评健康较差组抽烟行为的影响较自评健康较好组更为显著,存在异质性;医疗保险对过度饮酒和不经常运动行为的影响均不受健康水平的干扰。基于此,提出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与改革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提高医保制度体系的精准性,树立健康导向、预防优先、质量至上的理念,改善医保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格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一帆  张霞  
已有研究表明,健康水平会影响个人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被保险人健康行为的选择。为检验医疗保险对不健康行为的影响是否受到参保者健康水平的干扰,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年和2013年的面板数据,按照自评健康水平的差异将样本分为自评健康较好、一般、较差三个组别,利用Probit模型分别研究医疗保险对抽烟、过度饮酒、不经常运动三种不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自评健康较差组抽烟行为的影响较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跃群  马原  付小鹏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从战略高度审视居民健康水平,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文章通过构建医疗保险、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的模型,采用2010—2018年CFPS五年的追踪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医疗保险、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医疗保险的参保类型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型关系社会中,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能加强或者减弱医疗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新农合”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居保”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地,结构性社会资本对“新农合”产生正面影响起到了阻碍作用,却充当了“城居保”扩大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