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
2023(1598)
2022(1325)
2021(1399)
2020(1212)
2019(2731)
2018(2833)
2017(4612)
2016(3125)
2015(3625)
2014(3557)
2013(3113)
2012(2719)
2011(2548)
2010(2659)
2009(2374)
2008(2320)
2007(2274)
2006(1987)
2005(1880)
作者
(7318)
(6122)
(6053)
(5888)
(3942)
(2921)
(2784)
(2439)
(2415)
(2297)
(2061)
(2048)
(2035)
(1878)
(1861)
(1839)
(1798)
(1797)
(1776)
(1720)
(1664)
(1537)
(1507)
(1452)
(1420)
(1392)
(1362)
(1306)
(1296)
(1289)
学科
(7239)
经济(7231)
管理(6842)
教育(4324)
(4137)
中国(4001)
(3024)
企业(3024)
学校(3020)
工作(2891)
方法(2600)
(2509)
教学(2508)
理论(2483)
政治(2158)
思想(2145)
数学(2133)
数学方法(2101)
(2074)
思想政治(2044)
政治教育(2044)
治教(2044)
德育(2039)
研究(1940)
(1849)
农业(1779)
地方(1739)
(1568)
学法(1553)
教学法(1553)
机构
大学(38874)
学院(34042)
研究(12286)
(11228)
经济(10843)
管理(10360)
中国(8450)
理学(8410)
(8330)
理学院(8306)
管理学(7960)
管理学院(7895)
(7217)
师范(7177)
科学(6956)
(6662)
(6462)
(6121)
(6090)
教育(5854)
业大(5471)
研究所(5403)
北京(5385)
中心(5352)
师范大学(5322)
图书(5293)
书馆(5209)
图书馆(5208)
(5194)
农业(4635)
基金
项目(20901)
研究(18217)
科学(15726)
基金(13024)
(10864)
国家(10719)
教育(10503)
社会(9932)
社会科(9269)
社会科学(9265)
(9185)
科学基金(8874)
成果(8794)
编号(8187)
(7502)
基金项目(6753)
课题(6697)
高校(6380)
(6054)
资助(5302)
项目编号(5221)
研究成果(5178)
大学(5133)
自然(5037)
自然科(4933)
自然科学(4932)
(4860)
重点(4838)
自然科学基金(4828)
(4794)
期刊
教育(14580)
研究(13971)
(13871)
经济(13871)
中国(13839)
图书(6335)
学报(5926)
(5817)
大学(5070)
(5067)
书馆(4915)
图书馆(4915)
管理(4804)
科学(4353)
高等(3903)
学学(3572)
农业(3299)
高等教育(3253)
技术(3198)
职业(2961)
成人(2798)
成人教育(2798)
(2528)
金融(2528)
财经(2489)
(2236)
论坛(2236)
(2228)
(2219)
(2033)
共检索到6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小玲  赵平  
高校办学要坚持“两个全心全意”,即“全心全意为了学生成才”和“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前者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后者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两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丽  
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加强自身建设和对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改进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入手,注重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管理上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变藏为用”工作准则;在规章制度管理中推行“换位思考”管理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和谐图书馆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留成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六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引导高校思想教育走出困境、回归思想教育本质而做出的时代回应,对高校思想教育实践必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需从六个方面入手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世卫  
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引领与保障作用。实践充分表明,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以民为先、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科技才能真正得到有效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机遇新挑战,把满足人民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必然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云翔  蔡洪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硕果。更为重要的是,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事关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因此,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承江  
坚持“以人为本”的治行方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央行领导者做好新形势下的央行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民,曾庆义,赵红征  
政府在卫生投入上,应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保障人民健康的总目标,不断完善卫生投入政策,做到整体协调、比例基本合理和实现最佳效益,使卫生投入更好地起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壮大卫生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毓圭  
十八大报告主题恢宏,立意高远,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以人为本"出现5次,凸显了党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的坚定承诺,具有深刻的真理性、现实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性。一、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长江  
社会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贯彻保障权益、尊重意愿、满足需求、激励士气、自我管理五项原则,必须体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的和谐共处的发展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我国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思路、建设内容、指导原则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召海   任治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