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4)
2023(15310)
2022(12832)
2021(11983)
2020(10607)
2019(24313)
2018(24061)
2017(46998)
2016(25137)
2015(28449)
2014(28286)
2013(28316)
2012(26138)
2011(23039)
2010(23117)
2009(21849)
2008(22075)
2007(20027)
2006(17327)
2005(15860)
作者
(72177)
(60205)
(60066)
(57261)
(38761)
(28999)
(27509)
(23469)
(22951)
(21493)
(20459)
(20311)
(19362)
(18876)
(18792)
(18765)
(18057)
(17862)
(17490)
(17204)
(14998)
(14733)
(14720)
(13802)
(13617)
(13494)
(13485)
(13377)
(12134)
(12065)
学科
(110789)
经济(110678)
(99342)
(89363)
企业(89363)
管理(87601)
方法(56820)
数学(47688)
数学方法(47190)
(36498)
(32152)
业经(31666)
(28723)
(26917)
财务(26874)
财务管理(26818)
企业财务(25527)
中国(24484)
(23462)
银行(23433)
农业(22454)
(22084)
技术(20078)
(19614)
贸易(19600)
(19336)
金融(19333)
(19054)
理论(18726)
(18065)
机构
学院(362309)
大学(360967)
(154538)
经济(151351)
管理(150124)
理学(128561)
理学院(127378)
管理学(125461)
管理学院(124788)
研究(111440)
中国(94427)
(75065)
(74393)
科学(63978)
(60319)
财经(59689)
(56243)
中心(55267)
(54267)
(54211)
业大(51701)
研究所(48616)
农业(47232)
经济学(47099)
北京(46280)
(44396)
财经大学(44341)
经济学院(42842)
商学(41320)
商学院(40982)
基金
项目(236605)
科学(188455)
基金(175003)
研究(172413)
(150372)
国家(149097)
科学基金(131178)
社会(110965)
社会科(105440)
社会科学(105408)
基金项目(92722)
(92554)
自然(86120)
自然科(84229)
自然科学(84205)
自然科学基金(82781)
教育(80572)
(76794)
资助(72704)
编号(69312)
成果(54457)
(53701)
重点(52415)
(51596)
(49163)
创新(47598)
教育部(46844)
课题(46604)
(46441)
科研(46051)
期刊
(168041)
经济(168041)
研究(105303)
中国(67578)
(63475)
管理(58417)
(53933)
学报(49921)
科学(48157)
(47225)
金融(47225)
大学(39366)
学学(37517)
农业(35709)
技术(34666)
教育(31456)
财经(30578)
业经(27974)
(26111)
经济研究(25834)
问题(22058)
(21962)
技术经济(20977)
统计(19548)
财会(19086)
理论(18266)
(18211)
(18162)
商业(17319)
现代(17004)
共检索到543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田彦花   马光明  
“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深化加速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而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是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以2007—2019年中国A股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基于创新性构建的“企业层面外汇衍生品监管指数”(FFDRI),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监管与企业信用评级正相关,即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能有效促进企业信用评级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了“合规效应”、“信号效应”和“管理者过度自信抑制效应”三方面的效应,即外汇衍生品监管是通过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来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可以抑制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整动机。因此,优化衍生品监管法规、倡导套期保值原则、提高评级机构违规成本和增加衍生品交易信息透明度是外汇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和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吕媛  程悦  
通过借鉴La Porta等"法与金融学"思想,本文手工整理了96部外汇衍生品监管法律法规,自行构建了中国"外汇衍生品监管指数"(FEDRI~(BTBU)),并以2007—2016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监管政策对中国海外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内,外汇衍生品监管政策会促进海外企业的投资效率,即存在"督促效应";但在短期内会抑制海外企业的投资效率,即存在"抑遏效应"。考虑股权集中度的影响时发现,在短期,适度的股权集中能对外汇衍生品监管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在长期内,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则会产生负向影响。按所有权性质划分样本,发现外汇衍生品监管与投资效率的影响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过度投资企业,外汇衍生品监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投资不足企业中更为显著;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跨境投资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性越高,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程度越大。本文结论对于政府评估外汇衍生品监管的政策效果和中国海外企业提高自身投资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颜忠宝  张甜甜  
以"法与金融学"思想为基础,选取2007~2018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手工构建"金融衍生品监管指数"作为监管法律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政策能促进我国企业的跨境投资水平提升,即存在"激励效应";长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对民营企业跨境投资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大,但短期内金融衍生品监管对国有企业的正向作用更大;股权过于集中,会促使金融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而股权制衡可促进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发挥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缓解融资约束这两条渠道来最终影响企业跨境投资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晗  王玮  
本文阐述了美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制,介绍了与外汇衍生品监管相关的法案和判例,对场外和场内外汇衍生产品监管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外汇衍生品及其监管现状。本文建议,未来我国货币衍生产品的监管要注意从国家层次立法和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胜  朱新蓉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立岩  张小磊  
在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部分国企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损失惨重,其中既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有著名企业,这对于刚刚涉足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讲是不小的打击。本文从代表性国企衍生品投资亏损重大案例着手,深入分析衍生品投资亏损过程。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包括行业周期失察、内部控制失效和外部监管缺位,而巨额损失主要来自于投机而不是套期保值。因此我国企业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还应当继续发展。本文从投资内容、企业内控、外部监管、行业指导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峰  刘远  程悦  
本文通过手工查阅96部金融衍生品监管法规,构建中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指数"(FDRI),并以2007—2016年中国上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探究金融衍生品监管对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会促进企业做外汇风险对冲,存在"鞭策效应";从短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会抑制企业做风险对冲,存在"抑遏效应";较强的外部审计监督会弱化衍生品监管与外汇风险对冲的影响关系。按所有制性质不同,发现衍生品监管与外汇风险对冲的影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跨境投资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性越高,金融衍生品监管对企业外汇风险对冲影响越显著;考察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效应,发现危机期间出台的监管政策在短期存在"抑遏效应",在长期存在"鞭策效应"。本文结论对于政府评估金融衍生品监管政策效果和企业合理利用外汇衍生品管控风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飞  马瑞  
人民币汇改以来,不少中国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外汇风险。但企业因公司治理缺陷进行衍生品投机而发生重大损失的情况常常发生。文章对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否增加企业价值,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对外汇衍生品风险对冲效果的影响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我国在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鹭  
以2013~2016年中证800指数样本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治理、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能够显著增加企业价值,使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其企业价值要比未使用的企业高出5.7%;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使用外汇衍生品;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外汇衍生品使用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晓玲  
本文以2009至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现金流波动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的使用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支持了外汇衍生品使用的"投机说",并且现金流波动在外汇衍生品使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产生了显著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进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晓玲  
本文以2009至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现金流波动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的使用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支持了外汇衍生品使用的"投机说",并且现金流波动在外汇衍生品使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产生了显著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进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