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
2023(954)
2022(859)
2021(810)
2020(726)
2019(1649)
2018(1596)
2017(2929)
2016(1506)
2015(1666)
2014(1569)
2013(1671)
2012(1476)
2011(1419)
2010(1425)
2009(1340)
2008(1380)
2007(1086)
2006(1026)
2005(1003)
作者
(4331)
(3611)
(3516)
(3509)
(2322)
(1710)
(1612)
(1414)
(1405)
(1374)
(1217)
(1212)
(1210)
(1196)
(1162)
(1123)
(1094)
(1090)
(1071)
(1049)
(865)
(857)
(852)
(848)
(845)
(826)
(780)
(763)
(761)
(749)
学科
(6242)
(6181)
企业(6181)
(5706)
经济(5693)
管理(5626)
方法(2830)
(2183)
数学(2149)
(2138)
数学方法(2134)
(1839)
(1765)
财务(1763)
财务管理(1760)
企业财务(1741)
体制(1659)
中国(1556)
(1508)
业经(1482)
理论(1287)
(1159)
贸易(1159)
(1128)
(1122)
供销(1121)
(1117)
(1080)
(1010)
教育(1009)
机构
大学(23461)
学院(22223)
管理(9403)
理学(8186)
(8112)
理学院(8090)
管理学(7995)
管理学院(7933)
经济(7931)
研究(7198)
中国(5641)
(5000)
(4247)
科学(4178)
(3628)
(3407)
财经(3403)
师范(3388)
北京(3357)
商学(3269)
商学院(3244)
中心(3242)
研究所(3231)
(3194)
(3137)
(2958)
师范大学(2934)
业大(2799)
财经大学(2579)
(2514)
基金
项目(14253)
科学(11679)
基金(11283)
(9863)
国家(9769)
研究(9766)
科学基金(8586)
社会(6469)
自然(6253)
自然科(6151)
自然科学(6151)
社会科(6111)
社会科学(6110)
自然科学基金(6048)
基金项目(5948)
教育(4948)
(4748)
资助(4614)
(4300)
编号(3745)
(3537)
教育部(3229)
成果(3192)
重点(3033)
人文(3006)
大学(2818)
科研(2789)
(2712)
项目编号(2614)
青年(2548)
期刊
(10257)
经济(10257)
研究(7333)
中国(5179)
管理(4512)
学报(4124)
(3850)
科学(3794)
大学(3304)
教育(3148)
学学(2953)
(2427)
(1965)
金融(1965)
财经(1951)
经济研究(1726)
图书(1712)
业经(1685)
(1655)
农业(1605)
商业(1416)
书馆(1398)
图书馆(1398)
世界(1306)
(1279)
技术(1259)
(1221)
现代(1083)
林业(1078)
财会(1072)
共检索到35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  杨运来  
对底层女性的关注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持续性叙事点。以阶级/阶层与性别两个范畴之间复杂纠葛作为学理背景,选择丁玲《阿毛姑娘》和21世纪初年底层文学潮流中"打工妹叙事"的几个代表性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讨论。不仅可以体知"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底层女性形象的"前世今生",更探讨了底层女性形象作为一种"他者"形象,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文化权力机制:底层女性的主体位置源自阶级(阶层)、性别、族群、国族、城乡等等多重身份的交叉、协商,因而是复杂、多元的。对其中任何一种身份的过度强调,都必然造成对其他身份的遮蔽,从而将底层女性形象本质化、刻板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冀川  
随着《扬名立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几部电影的出现,一个旧的电影类型又再一次被提及——室内剧电影,原指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它的特点便是几乎所有的发生的剧情均遵循“三一律”,这种复兴的潮流不仅重塑了室内剧电影的叙事空间,而且在固定空间的基础上拓展了原始的叙事空间。基于此,文章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类型、空间叙事手法、空间叙事特征三部分对于室内剧电影的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室内剧空间中不同类型空间对于叙事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朝阳  
越洋打工妹的辛酸泪朝阳横亘国门三十余载的门闩轰然落地后,中国迅速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许多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大量输入中国劳力近年来,女性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她们以中国女性可贵的品格和非凡的吃苦耐劳精神,潇洒闯世界,赢得了成功。但是,也有一些女同胞...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琰娇  
20世纪80年代转折期电影的爱情叙事,在处理"历史/当下"题材时,主要表现为歌颂无私奉献与批判情感交易两条路径。前者以崇高的牺牲弥合历史创伤,后者借由当代青年的情感困境,展现了诸多现实问题。以"失恋"作为剖析爱情叙事的事件性视角,可以发现失去崇高爱情在影片中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创伤转写;而对现实爱情来说,则是以失败的结果反证了以情感交易改变个人处境的意义。在此过程中",爱情"的政治意味得以呈现。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杨玉龙  
21世纪以来,土耳其对叙利亚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2年,土耳其对外抛出以经济合作为主轴的“零问题”睦邻周边外交政策,暂时化解了与叙利亚之间的“冷和平”关系;2011年,为加强中东地区影响力,土耳其选择了旨在使巴沙尔政权倒台的对叙政策,使土叙关系转为全面敌对状态,政策失败引发了土耳其周边外交和安全环境的双重恶化;2016年,土耳其对叙政策调整为“安全化”议程,重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传统外交战略,但安全收益并未达到合理预期,对叙军事干预政策陷入两难。总体而言,土耳其对外推行的积极进取型外交使其地区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度,但也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对外关系呈现出紧张化的不利局面。在当前中东地区和解浪潮的新形势下,对外缓和是土耳其改善对外关系、缓和国内矛盾的现实选择。对外推行缓和外交、实施“再接触”对叙政策、追求土叙两国关系正常化等对外目标已成为土耳其国内政治新的呼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双泉  马昱  朱光亚  
巴别塔隐喻着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在神性的时代,人们将认知有限性的原因归之于上帝。然而,理性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挤压神性的空间,代表着人类对无限性领域的开拓。但是,由于人类认知有限性的存在,理性大厦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稳固的根基,尤其是到了后现代,理性大厦逐渐崩塌,人类仿佛又回到了神性的时代。其实,人类不是回到了神性的时代,而是走向了诗性的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由神话叙事转向了语言叙事。在语言叙事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发现,人类失去了对真的追求,那么所有的语言叙事就失去了“能指”,他们无可奈何的将哲学诉诸于“偶然性”去重建知识的大厦,哲学似乎不再需要根基而只需要“想象力”,而全部哲学的努力,也似乎只是为人类寻求诗意的栖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亚玲  陆克寒  
文章从汉语成语"倾城倾国"的语源和语用角度,结合文本的细读,探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叙事设置。张爱玲通过演绎一个现代"倾城"的"传奇",表达了她对诸多历史"倾城倾国"事件的质疑,对古老的"红颜祸水"思维定势的颠覆,也正是通过这一艺术化的解构过程,张爱玲表达了她的现代女性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亚男  
当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世纪的帷幕正徐徐拉开之时,本刊编辑部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同仁、朋友致以诚挚的祝福和感谢,祝福朋友们在新的世纪心想事成,大展宏图,感谢大家长期来对敝刊的厚爱、理解与支持。本刊首期为广大读者呈上的是我国图书馆界部分专家、学者迎接新世纪的一组笔会文章,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收益。一个新的世纪开始了,在展望未来发展时,我们想仍然有必要回头看看,作世纪的回眸和反思。今年本刊将注重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的深层次研究,注重对发展规律以及相关的观念、法制、战略、周期等方面的反思和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将继续关注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面临的诸多新问题。欢迎更多的朋友关心...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洪华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处于动荡的战乱时期,一部分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不但无法切实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而且还暴露出各种性格缺陷和精神弱点。这一时期的大学叙事更多地把讽刺批判的矛头投向"象牙塔"内的各类大学人物,或批判他们在革命救亡低潮时期的幻灭退守,或嘲讽他们在民族危亡时期的道德沦丧,或批判他们在启蒙救亡时期的不学无术,并由此进一步剖析大学人物的性格缺陷和人性弱点,以及造成这种缺陷和弱点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因素,彰显了同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们在民族救亡过程中的自我反省和责任担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景欣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旧社会”相关的叙事频频出现在小说中,承载了隐喻式的历史想象。作品借助此类叙事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完成了“新中国”历史合法性的话语建构。其间,一些女作家的创作与主流叙事同中有异。她们或通过个人回忆的方式书写“复线的历史”,以幽微的怀旧情绪疏离了进化史观的线性逻辑;或偏爱用日常生活反映社会进步,在国族想象中有限度地保留了个人话语;或在痛诉阶级苦难的同时关注个体尊严、女性困境,触及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其所展露的观念意识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折映了进化论在本土语境中衍生出的复杂内涵。女作家笔下“旧社会”叙事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国妇女近代以来的历史境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现象学的方法是对传统科学尤其是实证科学的调整和更新。更新之后的第一个策略是"悬隔",第二个策略是"返回生活世界",第三个策略是"描述"。而悬隔、返回生活世界以及描述的办法也就是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彦  王枬  
教育叙事的兴起使叙事从文学世界走向了教育视野,教育叙事就是通过对人身上这种"能感觉到的东西"的深描、挖掘,通过对人内心深处的体验的描述,让这种"能感觉到的东西"自己站出来说话,即"让事实本身来说话"。本文即从谁在叙事、如何叙事、所叙何事三个难度对教育叙事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教师研究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研究逐渐从科学取向转变为叙事取向,即从"作品"走向"文本"。叙事可以提升教师的发现意识、反思意识与主体意识。"文本"叙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教师个体层面的生活史方法,以及共同体层面的合作传记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本文分析了20世纪到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20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回眸、20世纪西方教育流派及其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与回应。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乔雪  
歌剧《白毛女》作为延安文艺的代表作,是20世纪脍炙人口的作品。《白毛女》故事原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形态,文章以40年代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的歌剧和"文革"时期出现的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其从民间流传到成为40年代延安文艺的代表作,又随着时代变迁走向革命样板戏的历程。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干扰其版本变化和叙事细节的具体原因。以两部作品内容和形态的异同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艺政策和作品产生的影响力,从政治权力话语干涉和民间话语两方面分析了叙事产生变化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