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4929)
- 2022(13142)
- 2021(12335)
- 2020(10358)
- 2019(23755)
- 2018(23664)
- 2017(44385)
- 2016(24739)
- 2015(27887)
- 2014(27547)
- 2013(27004)
- 2012(24383)
- 2011(21812)
- 2010(21891)
- 2009(20175)
- 2008(19530)
- 2007(17098)
- 2006(14965)
- 2005(13030)
- 学科
- 济(87756)
- 经济(87651)
- 管理(75895)
- 业(67529)
- 企(58668)
- 企业(58668)
- 方法(41959)
- 数学(34842)
- 数学方法(34399)
- 财(25988)
- 农(24186)
- 中国(23745)
- 学(21719)
- 业经(21440)
- 理论(20220)
- 制(18165)
- 务(16867)
- 财务(16787)
- 财务管理(16752)
- 地方(16615)
- 农业(15893)
- 企业财务(15848)
- 和(15744)
- 贸(15409)
- 贸易(15401)
- 教育(15265)
- 易(14915)
- 划(14519)
- 技术(14245)
- 银(13968)
- 机构
- 大学(339019)
- 学院(337985)
- 管理(135194)
- 济(125084)
- 经济(121832)
- 理学(116054)
- 理学院(114717)
- 管理学(112670)
- 管理学院(112026)
- 研究(108182)
- 中国(79976)
- 京(72255)
- 科学(69455)
- 财(60065)
- 农(54878)
- 所(54273)
- 业大(51751)
- 江(50667)
- 研究所(49602)
- 中心(49357)
- 财经(47367)
- 范(46470)
- 师范(45999)
- 北京(45213)
- 农业(43104)
- 经(43033)
- 州(41161)
- 院(39431)
- 技术(38187)
- 师范大学(36812)
- 基金
- 项目(231983)
- 科学(181022)
- 研究(171189)
- 基金(165414)
- 家(144180)
- 国家(142934)
- 科学基金(122399)
- 社会(104790)
- 社会科(99067)
- 社会科学(99041)
- 省(92159)
- 基金项目(88053)
- 教育(80658)
- 自然(80104)
- 自然科(78169)
- 自然科学(78149)
- 划(77431)
- 自然科学基金(76723)
- 编号(71691)
- 资助(67791)
- 成果(58595)
- 重点(52153)
- 部(50409)
- 课题(49616)
- 创(48476)
- 发(48476)
- 创新(45001)
- 项目编号(44385)
- 科研(44283)
- 大学(43496)
- 期刊
- 济(139470)
- 经济(139470)
- 研究(96868)
- 中国(69149)
- 学报(55809)
- 管理(50794)
- 科学(49805)
- 农(48943)
- 财(47664)
- 教育(47498)
- 大学(41999)
- 学学(39146)
- 农业(34139)
- 技术(30604)
- 融(25558)
- 金融(25558)
- 业经(23260)
- 财经(22947)
- 图书(21562)
- 经济研究(21026)
- 经(19671)
- 业(19088)
- 问题(17178)
- 版(16407)
- 科技(16215)
- 理论(15952)
- 技术经济(15467)
- 现代(15228)
- 书馆(14844)
- 图书馆(14844)
共检索到49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海波 彭万秋
在"人职匹配"视域下,加强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新闻素养"的培育是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公共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更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针对当前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对"新闻素养"培育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新闻理论学习,基本功缺乏以及缺少新闻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弱的现状,对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新闻素养"培育准确定位,从营造氛围,创设培育平台;提高认识,理论与实践并进的路径促使问题有效解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卫红 曹雨
21世纪以来,会计核算、列报的工具和载体已向信息化发生根本性转变,信息素养成为财务类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我国的财务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论述了财务人才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其次对现有的财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内容分析,总结了信息素养培育的现状。最后结合四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创新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四维度 财务人才 培养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卫红 曹雨
21世纪以来,会计核算、列报的工具和载体已向信息化发生根本性转变,信息素养成为财务类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我国的财务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论述了财务人才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其次对现有的财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内容分析,总结了信息素养培育的现状。最后结合四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创新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四维度 财务人才 培养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纲 李冬 韩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严雪怡
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招生制度不合理,不仅促使很多青年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且,不按照动作技能要求选拔学生,以致有些学生学习一辈子也成不了高级工。建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单独招生,并按照"人职匹配原理"选拔学生,以便能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年轻化又能吸引更多青年成为技术工人。按"人职匹配原理"选拔学生的根本优点是实现人尽其才,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本华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问题。文章探讨了人-组织道德匹配的概念、模型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当人与组织的道德匹配度高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有积极影响,建议从增加违约成本、加强舆论监督、改进企业领导者道德标准等方面提升企业道德。
关键词:
企业道德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 员工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肇宏 刁晓平 胡国柳 张银东
以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为例,以前沿性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的项目研究、社会化实践参与和国际化合作互动为主线,对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阐述了五维创新机制模型的实践和成效,以期对研究生科研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能力 国际化 工商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同燕 周海峰 柯俊
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共同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多从不同专业出发而不够系统,极少见到成功的实践探索案例。以总结海星盛宴读书会的五年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解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起点何在、有何难点、重点在哪等问题,以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绍让
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用人标准 大学生 就业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芳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改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能力。本文以管理类本科生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构建其初次就业能力指标,研究表明,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由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七大指标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提升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管理类本科生 初次就业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杨月君 赵建强
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则是巩固和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必要举措。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对象的纬度、建立动态的范式改革监控机制和保障机制是推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丰国 王淑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凸显滞后,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14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基于个体需求导向、分类别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以期对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141”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邸雅静
美国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支持学校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协助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以《21世纪学习者标准》与《K-12年级自然科学教育框架》的匹配工作为例,介绍美国学校图书馆如何将学习者信息素养标准嵌入学校教育标准中,并以此匹配结果为依据,指导学校图书馆员为课程教学服务。这两种标准的匹配结果也可以与循证实践方法相结合,用于论证学校图书馆的价值。分析我国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成因及其承担服务教学之责任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云飞 史烽 蔡翔
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统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人—职业匹配与人—组织匹配、人—工作匹配的相关关系;同时分别探讨了各匹配变量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职业成功等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玉梅 马建富 郑晓梅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包括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道德人格以及关键职业能力。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职业环境息息相关。调查发现在财经商贸类中职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着职业规划模糊、职业精神欠缺、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以课程体系、校园活动、校企合作等为载体,培育财经商贸类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可以有效提升中职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性。
关键词:
中职生 财经商贸类专业 职业核心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